■本报通讯员 朱俊辉
风起九峰,云聚三泖。古老而广袤的云间大地上,正崛起一座“人民向往的新城”。
年初,松江以8个重大建设项目集中开工、50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400亿元的决胜姿态,为新城建设从勾勒发展蓝图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吹响了冲锋号。松江新城建设按下快进键。
形成面向长三角标志性门户区
9月7日,沪苏湖铁路上海段施工处,打桩、做墩身、搭承台……现场一片热火朝天。为确保2024年全线竣工,自去年11月打下“第一桩”以来,铁路建设工作面全方位铺开。
新城建设,交通先行,沪苏湖铁路只是松江新城交通建设中的一个缩影。
为了与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这一定位相匹配,在总面积约158.4平方公里的新城土地上,打造松江枢纽,成为松江新城建设中的一张“王牌”。“它站位高远,定位是上海‘四主多辅’铁路枢纽体系中的重要节点。”松江区交通委主任杨进表示。根据规划,沪昆高铁、沪苏湖铁路、沪昆铁路、沪杭城际等将在此汇聚,东西联络线、嘉青松金线、9号线、23号线、T3线将于此集合,“未来松江枢纽将设置9台23线,站台线路规模居全市第三,将成为继上海虹桥站之后的又一综合枢纽客站,充分发挥其作为上海西南向综合交通枢纽的对外辐射能力。”
根据规划,松江枢纽示范样板区立足“站城一体”理念,将围绕高铁枢纽进行圈层功能布局,提升其功能复合度和区域辐射力。站点周边半径1公里以内为核心功能圈层,重点布局金融商务、会议会展、生产服务等功能,增设影视发布中心、产业服务平台等专业化公共设施,形成面向长三角、服务上海西南的标志性门户区。
未来,松江新城“30分钟实现内部通勤,45分钟实现与中心城区、其他新城乃至近沪城市的便捷通达,60分钟实现到虹桥、浦东等重要国际枢纽”的出行梦不再遥远,一座高铁时代“站城一体”与“四网融合”的独立的综合性枢纽之城正一步步从规划走向现实。
科创基因已刻在新城骨子里
一座城市,如果缺乏产业支撑则势必空壳化。因此,自规划之初,松江新城就被赋予了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的历史使命。
松江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策源地,“十三五”以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实现了从1.0版“源起松江”、2.0版“联通嘉杭”到3.0版“九城共建”,再到纳入顶层设计,推动基层生动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等科创企业纷纷在此集聚,为提高长三角地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贡献磅礴力量。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自建设以来,九城市GDP总量占全国比重上升到1/15,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比重从1/15上升到1/12,市场主体数量占全国比重从1/18上升到1/16,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国近1/10,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占全国超1/5。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在国务院督查公布的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名单中,松江作为全国十个推进高质量发展成效突出的地方,受到表彰。
“唯有坚持创新第一动力,才能迸发无穷的创造力、展现无限的可能性,始终充满科技范、未来感。”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表示,科创基因,已深深印刻在松江新城的骨子里。
根据规划,到2035年,松江新城常住人口将达到110万人。如今的松江新城,拥有“上海之根、人文松江”的历史文化底蕴,坐拥“沪上之巅、浦江之首”的山水资源禀赋,未来新城还将持续打造“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慢行有道、水岸共享”的新城宜居场景,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城。
“近悦”的同时,还要引才“远来”。2021年松江区储备人才招聘的报名人数达到3300余人,录用80人,报名人数和录用人数均为往年数倍之多,再创新高。他们“用脚投票”,选择扎根松江,所映射的正是对松江新城现在与未来最真切的肯定。
人民向往的新城
以世界眼光勾画重点区
■本报通讯员 夏婷
今年1月起,松江新城启动规划设计国际方案征集,15家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代表聚焦松江新城,以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为新城未来出谋划策。
■松江枢纽核心区
打造面向长三角和面向全国的上海西南门户枢纽,打造“站城一体”、具备上海城市副中心能级的新城南部中心。方便旅客在国家铁路、市域铁路、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中换乘,并构建区域快速、转换高效、内部畅达的松江枢纽集散系统
■上海科技影都核心区
打造全球影视科技体验总部基地和未来影城融合智慧生态社区。未来将发展成为具有高能级配套、高品质环境的智慧城区,和全球影视科技体验交流的特色功能区
■松江老城历史风貌片区
建设成为具有“上海之根,文化之源”特色的传统风貌区。未来,这里将“五水入城,城水相依,活力人文,漫道联动”,并构建松江水上特色旅游的核心节点
■松江新城产城融合示范片区
打造东西两翼产业发展提升区。东部产城融合示范区通过产城融合发展研究提升产业能级、推动产业用地更高质量发展;西部产城融合示范区以重点项目带动产业园区升级发展,推进建设集多元功能于一体的产业社区
人民向往的新城
以优质资源提升吸引力
■本报通讯员 夏婷
■教育 今年8月,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松江分校和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松江实验学校正式落户松江。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中学、云间小学也将“花落”松江区
■人文 人文松江活动中心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建成,为市民提供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
■医疗 松江区已完成松江区中心医院、方塔中医医院、松江区泗泾医院三个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院区二期扩建工程力争今年9月底开工,还将新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松江分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国际眼病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国际肿瘤中心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