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发布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央商务区“十四五”规划》,作为“主战场”之一,闵行区华漕镇目标定位为长三角总部经济首选地、国家产城融合示范标杆和绿色开放共享的国际化新城区,面对这一重大的历史机遇,华漕镇未来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加强党的领导
把“枢纽党建”的协同优势转化为“前湾中心”的发展活力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央商务区“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以“强化国际定位、彰显开放优势、提升枢纽功能”为主线,肩负起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历史重任,关键在党。华漕镇党委以政治建设为魂、干部建设为核、枢纽党建为形,内强素质、外强实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再创发展新奇迹。镇党委早早就确立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化特点、能够提供优质服务、更好地承载政府与企业良性互动的党建枢纽功能平台的目标,把资源和力量配置到工作最前沿,着力打造“前湾枢纽党建”品牌。
华漕镇党委书记吉玉萍明确表示,要“以更大的视野,在更大的平台上整合区域优势资源,真正使我们的党建工作成为思想上的引领、项目建设的枢纽、攻坚克难的支撑以及对外辐射的引擎”。
近年来,华漕镇党委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完善“华光、华彩、华虹”实训体系,做实产业学院等各类人才开发平台,营造近悦远来、比学赶超的创业氛围。
站上新起点,围绕商务区建设,华漕镇党委将落实“四个导向”,即以实干为导向,通过扎实开展“四史”教育,把全面树立干事创业的舆论环境作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的中心任务;以问题为导向,把思考华漕镇从新城向主城跨越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作为班子建设的重点;以实践为导向,围绕枢纽功能建设,深入研究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战略定位和区域实情;以创新为导向,结合国家战略,创新党建载体,深化前湾枢纽党建“五联四引”模式,做实“1+3+X”功能体系,深入探索产业链党建、项目化党建、网格化党建有效模式,以党建驱动、创新驱动提升前湾中心核心功能,打造前湾枢纽党建高地。
塑造一流环境
以高品质国际化公共服务构建“产城融合”的发展样本
“前湾地区不仅有高楼林立的大发展,还要有能服务百姓的公共设施,要真正实现产城融合。”华漕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多年以来,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华漕集聚了一定规模的高端社区,特别是国际化社区,这不仅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背景下华漕镇创新社会治理的机遇,更是挑战。
为了真正实现国际化产城融合,成为能留住人、涵养人的发展沃土,华漕镇立志打造国际医疗、国际教育、国际文化、国际体育、国际创新、国际社区,完善国际化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华漕“六大国际”功能。其中,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通过10余年耕耘,已经引入了10家规模化的社会办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并在政策的推动下,探索医疗资源和医疗人才的双流动,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实现整合集聚,通过与镇域内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相互促进,形成高端医疗服务集聚发展和医疗科技产业发展的“双高地”。
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为契机,华漕镇将打好国际化社会治理和国际化生活配套建设“两张牌”,把华漕打造成为开放、包容、具有上海城市特色和国际化的人民城市样板。
在国际化社会治理方面,华漕镇将进一步以党建引领国际社区治理,深化多领域融合、多主体参与,以金丰国际社区发展促进会和华漕国际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进一步激发外籍人士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同时,继续开展最美社区圈、最美服务圈等“最美”创建行动,着力打造一批城市亮点,并强化数字赋能,实现线上数据管理与线下自治实践的有机融合。
在国际化生活配套建设方面,华漕镇将持续探索优化国际学校办学模式,争取国际知名商学院落地,联动长三角区域内的国际学校,打造长三角国际教育高地;依托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应用场景建设,打造南虹桥智慧医疗创新试验区核心功能承载区;以现代海派文化的都市演绎为目标,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水岸共治,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会客厅。
提升产业能级
以高水平开发建设绘就“城水共生”的发展蓝图
“十三五”期间,华漕镇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经过土地腾退、闵北工业园区整体搬迁等准备,已经拥有了相对充足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资源,在“十四五”规划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双重刺激”下,华漕镇将以服务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为定位,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从引企业向招大引强转变,通过全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亩均产出效益,实现创新动能进一步增强、经济密度进一步提升。
华漕镇“十四五”期间全力打造的虹桥商务区前湾新中心,将在产业上,形成“1131”产业架构,即以生物医药为核心产业,以文化创意为新兴产业,以高端智能制造为优势产业,以科技服务、商贸服务、特色金融三大服务业态为支撑的产业格局,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80%;在驱动上,明确以创新动能持续积累、创新创业活力持续提升为目标,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培育、引进一批高能级研发总部,构建前湾地区科技创新产业集群,推动在线经济和集成电路产业园、国际新文创电竞中心以及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在形态上,以总部经济为导向,引进更多国际化、世界级生物医疗龙头企业,把华漕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的经济增长极。
未来已来,迈向新征程
未来五年,华漕镇将牢牢抓住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国家战略这一最大机遇,聚焦前湾这一未来之城最佳实践地,深耕生物医药这一最具潜力的主导产业,加快建设“开放繁荣、品质卓越”的国际化未来之城,努力成为打造枢纽党建的主阵地、引领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引擎、重塑城市功能新格局的主战场,在全区奋力迈向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现代化主城区建设新征程中,扛起华漕担当、体现华漕作为、贡献华漕力量。
为此,面向今后五年,华漕镇提出了一系列奋斗目标——
打造最具创新活力的产业标杆。华漕镇将坚持创新驱动,构建具有华漕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空间释放、推动产业转型,形成以生物医药为主导、在线经济为引领的重点产业集聚,打造长三角总部经济首选地。力争到2025年,实现财政总收入达到42亿元、区级地方收入达到15亿元,产业规模超百亿元,经济总量翻番、位列全区第一梯队。
打造共享诗意栖居的绿色之滨。华漕镇将着力践行未来城市发展理念,构建“10+10+10”城市空间格局,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准的产城融合示范标杆:10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区呈现“五分水景、五分城韵”的滨水风貌;10平方公里品质提升区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备的宜居生态;10平方公里功能拓展区布局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合的环城公园带。至2025年,努力把华漕打造成为领先全国的“绿色之滨”,成为推门见绿、移步换景的滨水公园城市。
打造引领现代治理的善治高地。华漕镇将围绕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织好“两张网”,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处置一件事,画好城市治理“工笔画”,加快激发城市数字化转型动能,争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特色品牌,逐步形成人人参与、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体系,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让社会秩序平安稳定、营商环境近悦远来、善治效能成为华漕最强软实力。
打造彰显品质民生的幸福家园。华漕镇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完善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养老等配套服务设施,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打造便民高效的“15分钟生活圈”,让华漕成为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最佳实践区。至2025年,每年新增就业1650人。
打造人人成就梦想的魅力之城。华漕镇将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华漕精神”引领攻坚克难、以“海滨精神”带动崇德向善,把文明风尚和城市文脉融入城市建设,打造新海派文化、乡贤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的国际文化地标,打响“会商文旅体”一体化发展品牌,让文化繁荣引领时代潮流、让开放融通成为闪亮名片、让创新创业梦想在此精彩绽放,把华漕打造成文通四海、人聚万邦的世界会客厅。
打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华漕镇将持之以恒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紧紧围绕闵行区“一南一北”发展战略,以“一核双翼两点”为主线,深挖本土“廉”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一个廉政主题教育馆、两个示范性宣传服务站、多个市民廉洁文化角,使廉政文化与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先进文化有机融合、同频共振,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在“润物细无声”中让“清廉党风”引领“清爽民风”。
数说华漕
过去五年,数字有温度
过去五年,华漕这片热土上奏响了“比学赶超”的激昂旋律,“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十四五”发展全面擘画,一串串数据充分展现了华漕镇的速度、力度和温度。
发展格局焕然一新
敢争人先,华漕镇制定《华漕镇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加快推进16类58项重点任务。敢破善立,拆除各类违法建筑274万平方米。敢于攻坚,基本腾出虹桥商务区中规模最大、最完整的10平方公里可开发区域。敢闯敢试,积极承接进博会溢出辐射效应,逐步构建“1131”特色产业格局。
经济活力竞相迸发
华漕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2%增长,财政总收入实现35.2%增长。成功引进云南白药、信达、威高等一批龙头企业,生物医药相关企业达70家。上海国际新文创电竞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开市客成为流量带货地标,13号线TOD开发加快谋划。建设南虹桥国际金融小镇,成功争取张江高新区政策覆盖优乐加园区。改革重组集体经济组织长效增收平台,物业总量达43.3万平方米。
城市品质显著提升
华漕镇累计完成国土非居动迁55家、集体非居动迁470家、民房动迁3185户,腾地5000余亩,完成土地收储3244亩、土地出让1102亩。虹桥水质净化厂等一批市政项目落地,13号线西延伸等一批重大工程开工,S26入城段等一批交通道路投入使用,48万平方米动迁安置房完成建设。启动12平方公里郊野单元规划和环城生态公园方案研究,完成2条市级廊道建设,综合治理175条河道,林地覆盖率达15.7%。成功创建2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6个小区完成“美丽家园”改造,获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
治理效能充分彰显
华漕镇完成全国“两会”、进博会、建党百年等重要节点专项保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社会协同治理模式100%全覆盖,获得“上海市平安社区”荣誉。积极探索信访标准化建设,化解24个历史积案。诸翟、纪王老集镇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一网统管”划分5个处置网格向居村延伸;加强人房管理,实现“以房控人”;形成国际社区治理新格局;助力闵行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民生福祉稳步增进
华漕镇快速构筑疫情严密防线,4个隔离点承担全区40%隔离任务。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新增就业岗位年均超额完成考核指标。华漕养老院建成投用,继王养老院启动选址。完成各类学校新建、改扩建12万平方米。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建成运营,览海康复医院等5家医疗机构加快建设。动迁回搬1032户。
党的建设提质聚力
华漕镇扎实开展“大调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教育和“比学赶超”等活动。搭建前湾地区枢纽党建“1+3”行动体系,推动近100名年轻干部“上轮下挂”。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