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汉民:浦东开发开放 勇毅突破 奋力攻坚

2021年10月12日 10阅读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微信公众号 2021年09月06日

周汉民认为,浦东开发开放,为中国改革开放打造了样板,树立了标杆。30多年筚路蓝缕,浦东实现了从阡陌农田到现代化新城的蝶变,并且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己任。未来,浦东更要昂起头、迈开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要用确定的勇气、目标和方向,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来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开发之源 开放之本

浦东为什么需要开发开放?周汉民强调,这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上海作为沿海港口城市,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连接着中国与世界的需求,是中国对外开放和融入全球的关键节点,因此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到上世纪80年代,上海面临人口密度大、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等瓶颈问题,经济增长连续7年低于全国的平均速度,上海人曾经引以为傲的一个个经济指标桂冠相继跌落,上海需要新的空间,新的动能。浦东开发开放成为了解决这个瓶颈问题的关键。

浦东的开发开放意在带动上海的大开放,其战略地位的确立历经了各种专项研究、反复推敲。1987年,开发浦东联合咨询研究小组应时而生,周汉民是小组最年轻的成员,小组集思广益,提出了“三点一线”起步,全面开发开放浦东的设想;198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发国际研讨会第一次向世界传递了开发浦东的信息,提出浦东要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现代化的标志,这是浦东开发史上一次里程碑会议;到1989年10月,随着《浦东新区总体规划初步方案》编制完成和“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机制的建立,开发浦东已明确成为将来振兴上海的引擎。同年,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局势,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把进一步开放的旗帜打出去”,在这一背景下,浦东开发开放成为中国向世界宣告“中国的社会主义旗帜不会倒下、中国改革的步伐不会停下”的一张王牌,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周汉民指出,浦东开发开放犹如平地起高楼、能向世界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背后离不开四方面原因:中央赋予上海的战略定位;有识之士的热情呼吁与海外同胞的睿智建言;连续多个建设方案的准备;政治家的远见和引领。

  天降大任 勇于担当

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重任已有31年,这些年浦东表现如何?周汉民总结评价为:浦东是一块勇于担当的土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法先行。1990年4月30日,在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浦东开发开放的决定12天后,上海宣布了浦东开发开放十条优惠政策,今天来看,每一条都是浦东发展的奠基石。在立法过程中,上海始终秉持持衡、明确、不应一成不变,但更不应当朝令夕改的立法理念。1990年9月,浦东开发首批九部法律以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向世界公布,这是浦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创业时代。1990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和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挂牌,标志着浦东开发开放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随后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公司、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公司和外高桥保税区开发公司相继成立。浦东的战略地位日益上升,成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龙头,上海向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目标前进。但在这一阶段,浦东也面临着资金缺乏这一大难题,由此开始尝试“土地批租、滚动开发”的创新开发模式。

(三)见证时代。1994年起,东方明珠、金茂大厦、浦东国际机场等浦东新地标相继建成,浦东以“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速度快速发展。2000年8月,浦东新区政府成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新体制诞生。在中国加入WTO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浦东迅速推出“应对入世的行动计划”,周汉民带队到美国,向当年撰写WTO文本的专家请教,浦东加速对外开放,化挑战为机遇。

(四)历史新阶段。2001年,上海经历了有史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世博会申请。周汉民认为,这场世博会让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率先实现生活更美好的目标,它给我们带来了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和开创未来等启示,如今即将举办的第四届进博会也可以看作是世博会的继续,是源和本的继续。

(五)自贸区时代。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浦东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开启自贸区1.0时代,上海市公布了第一版负面清单。2014年12月,上海自贸区扩区,陆家嘴、金桥、张江全部进入自贸区,自贸区2.0时代开启,其重点在于“四个叠加”和科创中心建设,同时,浦东新区政府进一步自我加压,推进三个清单管理模式运行。2017年,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浦东迎来自贸区3.0时代。作为领头雁,浦东自贸区为其他自贸区建设提供了经验,迄今,全国自贸区雁阵规模达21个,创造了沿海和内陆自贸区并行的模式,拥有不尽相同的区位和功能定位。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进博会开幕式上,赋予上海增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等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上海推进建设体制新、产业新、模式新的自贸区,自贸区4.0时代开启。

周汉民指出,自贸区的成功核心在于法治化、国际化和便利化。随着自贸区建设深入,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同时政府审批手段也在不断减少;《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是国际化的重要体现;浦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便利化深入发展。

两个放在 破浪引领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浦东新区发展提出了“三个成为、三个展示、五个‘新’”的定位,浦东自此开始了大步向引领区迈进的新征程。

从时代背景层面,周汉民认为,要深刻领会“两个放在”。一是放在两个大局的背景下。我们要把浦东新区的发展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之下、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面考量。二是放在科学把握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浦东的发展应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进行。

从政策层面,周汉民指出,浦东应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根据《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浦东到2035年要全面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2050年建设成为在全球具有强大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城市重要承载区,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的全球典范,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璀璨明珠。

为相应完成政策部署,全面实现发展目标,周汉民表示:“首先要成为创新的新高地,这片土地没有别的特殊任务,创新为本。二是发展一定要高质量,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和竞争,四是服务新发展格局,五是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人民的城市。”

周汉民进一步指出,中央文件首次提出全域特殊经济功能区,首次提出比照经济特区法规授权地方制定法规,首次提出制度型开放试点并同时赋予综合性改革试点任务,首次提出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构建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首次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首次提出一批高能级的功能性平台,这“七个首次”是给予浦东的重大支持、重大任务,向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提出了最高要求,给浦东以最重的担子,最硬的骨头,充分体现了总书记“两个放在”对浦东新的历史地位和使命的要求。

实操层面,周汉民提出应当扎实推进规划落地。浦东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取得重大进展。另外,加快提升“4+3+1”重点区域功能,实现“四区跃升、三区加速、一区壮大”的目标。

讲座最后,周汉民对浦东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第一,“人还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浦东未来的发展有三点不可或缺:激情、远见、决心。激情就是要排除万难、一往无前,远见就是引领区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一抓到底,决心就是永远要相信方法要比困难多。

第二,敢为人先。要“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第三,协调发展。四个区之间要协调,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要协调。

第四,改革举措和政策要集成。集成可以形成理论,再来指导实践。

第五,全面开放。浦东的发展一定要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联动,我们要更强调合作,才能够成为新时代中国开放的新高地。

最后,核心是要向国际规则学习,要把一些中国准备参加的国际规则尽快在浦东落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浦东的发展离不开敢为人先的精神,离不开自主改革的担当,离不开勇于迈步向前的胆识。这不仅是过去三十多年浦东开发开放的精神,也是未来三十年浦东引领区建设的重要宝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