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金佛山,集聚全国1/6种类的原产种子植物和1/5种类的野生动物
■本报记者 范志睿
虽已入秋,金佛山依旧草木葱郁。缆车直上山顶,满眼绿意,生机盎然。记者在山顶实时大屏上看到,此处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数高达16010个!游客驻足惊叹。
金佛山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广阔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使这里成为了重庆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4年,金佛山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多年来,南川依托金佛山,坚守生态红线,探索绿色密码,将生态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
“镜头中鸟儿种类数已远超名录”
清晨,摄影爱好者杨小萍熟练地在河边搭起帐篷。虽已年过七旬,他依旧会定期深入金佛山腹地,用镜头捕捉各种动物的身影。
这一爱好起源于6年前,那时杨小萍看到一本《重庆金佛山生物资源名录》,里面记录的228种鸟类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年轻时就爱好摄影的杨小萍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完整拍摄完这228种鸟。
此后,杨小萍每天早出晚归,守在山林里、溪水边,记录了大量鸟类生活的画面。其中,一组珍贵的红腹角稚照片,在鸟类摄影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几年过去,杨小萍的相册不仅留下了各种鸟儿的俏丽身影,也记录着生态系统的变化。据统计,金佛山保存了全国六分之一种类的原产种子植物和五分之一种类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内,各种珍稀动植物繁衍生息,种群不断扩大。去年,保护区对金佛山野生银杉展开了全面调查,新发现野生银杉181株。同时,持续开展的黑叶猴种群数量调查、生境恢复和监测工作,让地球最北界黑叶猴种群得到有效恢复发展。据统计,全球黑叶猴共2000余只,南川就有151只。
今年9月,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录》正式发布,金佛山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从6种增加到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从30种增加到86种。
“我镜头中的鸟儿种类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名录里的228种,达到260多种。”杨小萍说,“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让人惬意。”
金佛山“含金量”正在不断提升
保护区并非“孤岛”,而是可以触摸的“瑰宝”。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金佛山的“含金量”也在不断提升。
近年来,南川持续投入资金,实施了金佛山北坡滑雪场、假日酒店、古佛洞等项目提升改造。推出多条旅游线路,实施“文化+”“旅游+”战略,着力培育壮大冰雪旅游、山地运动、自驾露营、乡村度假等新型旅游消费业态,建设了古佛洞“光影剧场”、金佛山博物馆、山地运动公园等一批核心项目,打造了一批摄影、书画、文学创作、影视拍摄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金佛山的中医药资源,南川大力培育大健康产业体系。加快实施中医药产教融合示范区、中国生命健康科学城等重大项目;承接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800多万人的康养需求,打造市民“第二居所”;培育健康养老、温泉疗养等康养产品,建设金佛山山地户外运动公园,让游客体验“静的养心”。
除了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南川还依托保护区内的特色动植物资源,开发一系列特色产品。围绕杜鹃花、黑叶猴等创新开发一批文创产品;提升方竹笋、南川米等产品文化内涵,把消费者认可的一批产品推向市场;同时还开发推出了蓝莓保健饮品、玄参凉茶等一批特色旅游商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