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滁州琅琊区经信局:政企合力改靓城市“面子” 管线改造做实小区“里子”

2021年11月03日 10阅读 来源:人民网

“原来小区路边电线杆上挂满了像蜘蛛网一样的电线电缆,每次宽带升级的时候,一刻钟的事情往往搞半天才行,有时候搬家车都不好开进来。”家住北大街的居民王阿姨介绍说。如今,经过市、区、街道、社区、运营商等多部门统筹整治,这些“蜘蛛网”般的弱电线网也乖乖“束手就擒”。

当前,滁州市琅琊区3个老旧小区和330余个点位管线整治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少老旧小区由于“年龄大”,管线“骨骼”也渐渐“老化”,影响城市风貌,造成居民生活不便。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琅琊区经信局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强化工作统筹,积极开辟社会力量参与新路径,倾心倾力为民办实事,重塑老旧小区管线新“骨骼”。

打好“底子”,细化推进“专项整治”

弱电管线“蜘蛛网”、皮线光缆“空中飞”是目前管线杆线整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且多为上世纪建设,各种光缆、电话线等也纷纷接入单元楼巷道内,外加年老失修,新旧线缆交错更替,严重影响了小区道路两侧及楼道环境,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政企携手合作推进。为解决老旧小区弱电管线问题,根据管线整治专项调度会精神,滁州市经信局会同市文明办、通信运营商等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老旧小区通信管线改造规范要求,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弱电管线回头看专项摸排工作的通知》   ,形成了市级主要领导分片包保社区制、市经信局协调督办制、市创城办现场核查制、区级部门日报制等工作机制,督促指导通信基础运营商对下达整改的任务点位进行全面摸排、对新增整改点位按计划整改,并及时跟进反馈。

改靓“面子”,多线开展“全域治理”

整改过程中,针对原建设标准不高、年久失修、老化破损、违规架空线缆等问题,通信施工队对原有线网进行了梳理,对废弃搁置、私拉乱接弱电线缆进行清除,对随意牵拉,固定不牢的弱电线路进行固定,对多线程线路统一规范捆扎,对纳入改造提升的老旧小区重新布设光缆、进行迁改。“经过一段时间整改后,小区环境明显好了很多,很多居民向我反映,现在出门头顶都没那么压抑了,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电信接入维护中心杨胜永说。

坚持先易后难原则,序时高效有序推进。大力实施管线杆线整治三年改造攻坚行动,过去三年,琅琊区经信局通过基层上报、调研走访等途径收集整改线索,结合各街道、社区上报情况,收集学校周边、农贸市场、居民小区、城中村等需要整改点位752个,组织调度50次以上,现场协调解决困难50个以上。通过持续推进,琅琊区经信局三年累计完成20个老旧小区弱电升级改造任务,完成临时交办86处点位,完成683处弱电管线捆扎整改点位,整改率90%以上。

做实“里子”,自查确保“跟进销号”

“老旧小区弱电管线改造既是‘面子’工程,也是‘里子’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走马观花的形式。对小区管线整改后的结果及时跟进督查,逐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才真正地将‘为民办实事’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来。”琅琊区经信局局长张艳说。

加强闭环反馈部署,强化监管重点推进。开展弱电管线“回头看”专项整治工作,强化施工质量,做到整一处、完成一处,杜绝返工隐患,确保整治有效。截止目前,今年共接收市级督办及区级摸排338个,已完成305个,完成整改率90%以上。

下一步,琅琊区经信局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扭住重点计划,加强力量推动,拿出硬招实招,加快交办时间,确保整改时效,持续巩固提升滁州市文明创建工作水平,让管线杆线整治这项民心工程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徐江平 李晶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