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杨浦滨江,外形酷似钢琴的郎朗音乐世界映照着蓝天的影子,早起的市民已经在滨江的漫步道上舒展身体。杨浦滨江又开启了繁忙的新一天。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杨浦滨江的一草一树、厂房楼宇都有了新的样貌,浓缩着这个城区的更新变化,也眺望着城区的未来。
时光回溯,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杨浦滨江时,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杨浦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争做人民城市建设标杆,不断为上海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提高党对人民城市建设的领导能力
书写人民城市新篇章,要有思想引领。杨浦以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为统领,绘制了人民城市建设蓝图,规划好杨浦人民城市实践的基本路径。
11月1日上午10时,伫立在杨浦滨江岸线上的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迎来它的特殊一刻。这座由1902年“祥泰木行”旧址改造而成的展示馆,自开馆以来参观人次突破20万。屋外,市民沐浴着冬日暖阳,漫步在杨浦滨江,观赏后工业与新生活交织的“生活秀带”新风貌;屋内,人们在充满科技感的展陈中重温杨浦城市发展的历程。
走进展示馆内,两层的展示空间详尽书写着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理论和生动实践。从一席话到一个理论,杨浦将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融入城区发展的血液之中,以一往无前的决心,一丝不苟的韧劲,一以贯之的恒心,一心一意写好人民城市这篇大文章。
2020年6月,市委全会制定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杨浦区第一时间召开区委全会,制定《关于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争做人民城市建设标杆的决定》和《杨浦滨江全力争创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将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2021年11月,杨浦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作为杨浦下一步创新发展的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并将建设新时代人民城市标杆作为总目标。未来五年,杨浦将以建设新时代人民城市标杆为引领,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格局、城市发展新形态、产业发展新趋势、社会治理新走向、民生需求新问题,全面提升城区软实力,初步建成“四高城区”。
壮大人民城市的发展动力
书写人民城市新篇章,需提笔有力。杨浦以创新经济发展为燃料,在创新氛围营造上引领新潮流,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突破上跑出加速度,进一步深化“三区联动”、促进“三城融合”,加快实现校区园区化、园区社区化、三区一体化,推动“创新杨浦”向“创智杨浦”迈进,把杨浦60.61平方公里土地打造成为创新创业的福地、智慧智能的高地,努力成为全市乃至全国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
在大创智数字创新实践区,一条全新的“大创智绿轴”正在紧张建设中。它一端连着五角场大学路,一端连着新江湾钻石连廊,串联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五角场双创学院、创智科技中心、创智国际广场等大创智生态园中的重要节点。“绿轴”核心之处,一个名为“数字创想家”的大创智数字公园含苞待放。从空中俯瞰,数字公园像一颗种子,“城市舞台”位列中央,周边环绕着一圈“数字盒子”,它们将成为企业展示科技成果和生态的空间。
打造“大创智数字公园”“大创智绿轴”等高品质的智慧城市公共空间,是杨浦创新发展布局中的一步,它也是杨浦优化城区商业环境,壮大人民城市发展动力的缩影。
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和“科创中国”试点城区,杨浦聚焦产学研、大中小企业、跨区域等融通创新领域,大力发展“五型经济”,加快形成在线新经济、现代设计、智能制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实现“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向“在线新经济产业首选地”的转型升级。
顺着杨浦自东向西走过,一张创新创业的规划地图渐次铺开。目前,杨浦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机遇和重大使命,拿出杨浦滨江区域近六成土地来建设“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在最东端的杨浦滨江南段,在线新经济“总部秀园”将拔地而起;滨江中北段则将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在线新经济“研发创园”,加速将在线新经济“增长点”壮大成为新的产业“增长极”。未来,美团、B站、字节跳动等一批领军企业将落地滨江,成为杨浦在线新经济领域的耀眼明星。同时,杨浦还将加快推动复兴岛—共青森林公园沿线约6公里滨江岸线贯通开放。加强复兴岛战略规划研究,以现在“战略留白”展望将来的“无限可能”。
再往东走,大创谷立下打造“世界级创谷”的雄心。未来5年,杨浦将加快推动长阳创谷一期、四期等项目建设,大力营造富有活力的“双创生态社区”,培育创新企业,形成细分差异化、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品牌效应,全面对标硅谷、中关村、深圳湾等全球创新网络关键点,通过举办一批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双创活动,吸引更多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汇聚,持续提升区域创新创业的全球影响力。
在杨浦的西面,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以区校签订新一轮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全力打造2.0升级版。以现代设计产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不断提升“环同济”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发挥设计在工程项目中的核心作用,构建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服务生态体系,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意产业核心区。
激发人民城市的治理活力
书写人民城市新篇章,需群策群力。杨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全面提升城区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让人民共享发展红利。
“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将杨浦的治理触角从街头巷尾延伸到数据云端,展现了杨浦城区治理的现代化水平。由杨浦首发的“政银通”服务如今在全区24家银行124个网点实现了全覆盖,细致贴心的政务服务还搬到了企业“家门口”。在长阳创谷和7个国家大学科技园,杨浦将政务服务嵌入园区,设立了“创厢”工作站,让企业真正享受到办事的高效便捷。
杨浦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拓展“一线工作法”,在一线“知民情、解民忧、聚民智、听民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激发人民城市治理活力,让人人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真正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政立路545弄原本是一个狭长形、南北朝向的小区,南北纵深长达300米。小区大门朝南,由于没有北门,家住在第一排5楼的刘先友每天到小区北边的国权北路菜市场买菜,都要绕道小区外,单程就要步行20多分钟。居民日常办事的政立路第二居委会、休闲健身的江湾湿地公园、日常出行的公交车站等,原本空间直线距离不过50米,由于一墙之隔,居民们只能绕行近一公里。为此,居民集体写信到新江湾城街道,提议“破墙开门”。这个提议就像一颗种子,在业委会、街道居委等多方努力下,破土而出。今年11月,一扇“连心门”打开了,也打开了居民通往便民服务的“捷径”。
激活人民城市的治理活力,形成共治共建新格局。杨浦发挥人民建议征集等制度作用,将杨浦滨江作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示范区,率先建立全市首家基层人民建议征集站,构建起“1个示范区+12个街道工作站+X个合作伙伴”的工作网络,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深化睦邻家园建设,以睦邻中心为枢纽,以睦邻街区为突破,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睦邻家园体系。积极培育扶持专业化社会组织,发挥杨浦区社会组织(公益)总部基地的作用,构建各具特点的公益组织集群。大力培育发展专业社工服务机构,打造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杨浦还与复旦、同济等高校合作,形成了社区政工师、规划师、健康师,社区党建顾问、法律顾问、社会治理顾问的“三师三顾问”协同治理机制,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把群众的“想法”变成工作的“办法”,把群众的“金点子”变成发展的“金钥匙”。
彰显人民城市的宜居魅力
书写人民城市新篇章,不需华丽的辞藻,更需要扎实的推进。杨浦聚焦“老、小、旧”等民生问题,聚焦解决城区功能完善最急切、群众生活质量提升最迫切的重大项目和民心工程,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蜗居在杨浦老弄堂10平方米出租房里的黄道广、秦迎春夫妻,最近迎来了新生活。他们是杨浦环发公司的环卫工人,在上海生活了5年,得益于杨浦帮助一线工人申请公租房的“梦想家计划”,他们搬进了长白三村一套35平方米、厨卫独用的一居室。这个新家,抽油烟机、卫浴设施一应俱全,可以住上6年,月租只需1500元左右,夫妻俩最大的感触是“再也不用担心因房东涨价或是房屋动迁而重新找房子了”。
人民城市的宜居魅力就此彰显:让人人享有归属认同,人人切实感受温度,人人享有品质生活。
人人有家,才能安家。旧改,让百姓早圆安居梦。杨浦今年年底前将全面完成剩余的1.5万户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任务,全力改善群众生活居住环境。未来五年,杨浦还将完善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为重点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建立健全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同时,杨浦将加快推进加装电梯、早餐工程、居家养老等民心工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枝叶关情,民生在心。今年杨浦福利院以一曲《轮椅上的舞者》再度“出圈”,让人民群众看到了杨浦养老服务的温情。杨浦持续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让养老的温情时刻不断延续。杨浦将按照“15分钟服务圈”的要求,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提供更加充分、均衡、多样的养老服务供给。深化睦邻小厨助餐服务、尚体乐活空间等养老品牌建设,探索推进家庭照护床位、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等项目,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探索建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评估标准。
同时,围绕城区弱势群体,杨浦将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织密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救助兜底保障网;深入开展社区救助顾问工作,提高社会组织运作慈善超市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加强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完善残疾人“一人一档”精准帮扶工作机制;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措施。
另一方面,杨浦还将全力立“新”。科学改造公共空间、全力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世界会客厅”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示范区,在每一处细节上倾注精巧心思,让人民城市的底色更暖心、亮色更耀眼。
夜幕降临,四平路1028弄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光。银杏叶、梧桐叶和一行行诗句透过金黄色的灯光投射到地面上,照亮了居民的回家路。白领和学生们踏“诗”前行,结束了一天的忙碌。而杨浦建设人民城市的生动故事,还在继续。
未来,杨浦将按照中央、市委的决策部署,继续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扎实推进人民城市建设,加快把“五个人人”的美好愿景变成杨浦的生动图景,让人民城市杨浦实践这篇大文章有声有色,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更加鲜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