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群众满意的情况下鼓励小餐饮发展?市场主体发展与市民居住环境如何同时保障?武汉市硚口区给出的答案是主动作为、放管结合,既没有额外对市场主体登记设立门槛,又解决了油烟扰民的问题。
今年1月1日,生态环境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正式取消了餐饮服务类的环境评价备案,油烟、噪声排放转为事后监管。前置审批条件的简化却引发了许多火锅店、烧烤店开设在无烟道的小区底商,油烟扰民的问题频发,引发了群众的不满和投诉。在接到这类“好差评”评价件后,硚口区行政审批局立即举一反三,回应民生关注,解决热点问题。
硚口区行政审批局依法依规审批餐饮业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统一执行标准,不增设食品经营行政许可的条件,不擅自扩大审查范围,规范进行食品经营许可审批工作,为市场主体的发展保驾护航。
该局积极与监管部门联动,做好审批与后置监管的衔接。通过湖北市场监管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上传已审批的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并在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湖北省食品药品行政许可电子证书公示平台上公示发放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将市场主体信息共享至区市场监督局、区城管委、区生态环境局等监管部门,为做好事中事后监管提供基础;同时通过线下直接发放和线上邮寄的方式,向申请人发放餐饮服务业油烟噪声污染管理的温馨提示,宣传《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规,提醒市场主体履行其经营者主体责任。对餐饮服务业市场主体实行“两告知、一承诺”,为审批和监管的衔接做了前期的准备,真正做到放管结合。
发挥街道的辖区管理责任。联动街道对本辖区内涉及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业主体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科普,对无专用烟道或者不具备条件的场所事前做好提示,提前化解风险,减少了餐饮服务业违规经营而引发居民投诉的情况。
通过仔细向洺悦府、悦江时代等小区群众解读《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法规要求,群众认可了审批程序的合法合规,成功化解了群众的不满意。
今年以来,硚口区行政审批局结合“好差评”“双评议”工作,认真对待每一份群众评价,积极主动作为,没有对小餐饮经营许可取消行政审批后一放了之,放而不管,放而不服,而是通过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街道三方同心协力、联动配合,将小餐饮“放管服”改革工作形成了“行政审批、提示服务、落实监管”的闭环。今年以来,硚口区行政审批局累计审批小餐饮服务业办件1133件,真正做到了既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升市场活力,又为后续监管、保障民生奠定了基础。(詹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