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省孝感市举行“喜迎党代会,数说新成就”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会上获悉,五年来,孝感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工业底盘不断夯实 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民生领域短板加快补齐,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
五年来,孝感市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运行,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跃居全省前五位,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稳居全省4-6位;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50%;五年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居全省前6位,连续3年获评省固定资产投资及重点项目建设目标考核贡献奖。
围绕“三资一促”做总量。狠抓重大项目推进,坚持“项目为王”。五年来,全市共实施省级重点项目97个,总投资2553.8亿元。老澴河综合治理一期、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一期、316国道外迁、交通大道改造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期建成。高新区激光产业园、临空区清控科创基地、孝南恒安卫品产业园、汉川好莱客二期、应城三棵树涂料、云梦中一科技二期扩能、安陆永润薄膜、大悟正邦产业园、孝昌全成信电子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
五年来,全市争取各类竞争性资金超400亿元。抢抓中央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窗口期,积极谋划、争取各类抗疫资金超100亿元;围绕全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策划并纳入省项目库重大项目500个。围绕新基建等“七个聚焦”谋划建立全市“十四五”库,入库重大项目4456个。围绕庆祝建市30周年重大节点,谋划形成100个重大工程项目清单。
围绕“服务大局”促改革。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统筹推进,争取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省预算内资金共1.76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大力推进绿色能源,全市能源装机规模566万千瓦,其中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达到166万千瓦,居全省第4位;五年来,大力开展易地搬迁工作,全市共建成集中安置区432个,12931户、27199名贫困群众入住新家园,建改完成“六类厕所”超43万座;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对标国内最优水平,精简项目审批程序、优化流程,全市发改系统审批服务达到全国优秀水平。
工业底盘不断夯实 产业体系逐步完善
工业底盘不断夯实。通过强调度、优服务等一系列举措,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018-2021年连续四年高于全省水平,稳居全省前列。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在全省占比由2016年末的5.4%提升到6.3%以上。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两年平均增幅均居全省前六位。
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着力推进五大传统产业和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建成省内首个日商产业园,完善形成六大军民融合产业园、四大省级合规化工园,建成7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产业承载不断增强。纺织服装产业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元,食品、盐磷化工、纸塑包装、建材等传统产业均达300亿元左右,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光电子信息、大健康、新材料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较2017年实现跨越发展。该市生活用纸实现“华中纸都”到“中华纸都”的跨越。
企业培育后劲增强。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扭转前几年“进不抵退”的局面,五年累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80家,累计获批国家级试点示范近50家,获省级隐形冠军、智能制造、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各类试点示范300多家次。
转型发展成效显现。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由2016年末的15%提升到27%左右。完成了15家沿江化工、危化品企业“关改搬转”,连续两年获评省级优秀。连续实施4批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为全省之首;5G网络建设份额位居全省前列;建成全省第二家地市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全市上云企业数量达到1200余家。
涉企服务更趋优化。在全省率先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扎实开展领导干部走访服务企业专项活动,完善“六大机制”,推动市本级400多个企业问题解决。
紧盯民生领域短板 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确保惠民项目落地。紧盯民生领域短板,加强项目资金争取。五年来,共为172个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项目,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23.65亿元,惠及近9万住户,助力“五城同创”扮靓城市。围绕老澴河综合治理工程共争取中省项目26个、资金13.8亿元。同时,将老澴河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抢抓政策机遇,争取融资95.56亿元,推动项目比原计划提前2年完成,实现了老澴河旧貌换新颜。
确保粮食稳价保供。坚决执行国家粮食收储政策,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五年来,全市收购粮食总量保持在20亿斤以上,市县两级地方储备粮规模2.4亿斤以上,粮食应急主体达220家。疫情期间,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全力确保大米、面粉、食用油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84亿元,惠及194.6万人次。
确保能源安全供应。应城、汉川获批全省新能源百万千瓦基地。云梦、应城成功获批国家级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全市城乡电网改造累计总投资35.3亿元,城乡居民用电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千方百计加强组煤保电,严格落实“地方政府3天、城燃企业5%”的天然气存储目标,确保能源供应常年稳定可靠。(胡孝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