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罗文福)11月22日,贵阳经开区首宗工业项目“标准地”在贵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这是贵州省首批挂牌出让的工业项目“标准地”的两个地块之一。
今年以来,贵阳经开区先后出台实施方案及多个配套文件,将航空、小孟、王武、麦乃、陈亮、把伙、付官7个城市控规单元约35平方公里作为“标准地”改革试行范围。
“标准地”与以往挂牌出让的工业用地不同,是在完成相关区域评估基础上,带着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容积率、单位能耗标准、研发投入标准、亩均税收等至少5项基本指标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推行“标准地”供地改革,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要素向高端产业和优质企业集聚。
“企业落地后,最担心‘等’,而‘标准地’改革让项目跑出‘加速度’,节约时间成本。”贵州航天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贵东认为,“标准地”的推出,让企业拿地即可开工建设,切实帮助企业减负降本,增强发展信心。
“标准地”改革是贵阳经开区对土地出让方式的创新探索,背后则是项目审批变革、“贵人服务”的深入践行。作为全省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试点区域,贵阳经开区围绕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两主一特”产业体系,不断铸链、补链、延链,努力拼出项目落地的新速度。
“今年,贵阳海信的产量规模将突破230万台,其中30万台出口日本市场。”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安玉江说,通过加快大数据与生产、管理、运营的深度融合,公司产能得到逐步释放。目前,拥有4条电视机生产线和多台生产机器人,是名副其实的“数字工厂”。
通过数字化创新,将供、产、销进行实时数字化协同管理,实现以数字化制造赋能营销终端的数字化升级,贵阳海信得到快速发展,通过数据扫码识别,精准度可实现100%,产品不良率下降27.56%,实现生产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无独有偶,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铝型材生产数字化工厂及大数据平台”从今年8月启用以来,公司生产效率提高30%,单位生产成本降低至原有75%,铝型材成品率提高至95%。
“‘大数据平台’通过构建涉及生产、销售、采购等6个板块数据,有效解决公司业务、管理维度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衍雷介绍,在生产智能化“加速度”的同时,公司不断加强产品创新力度,推动产品向高端转型,今年,企业订单量比去年同比增加45%。
如今,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在贵阳经开区成长,科技成果加速产业化落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器。目前,航天电器等7户企业被列入工信部“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晨光生物等8户企业被列入2021年贵州省“千企改造”工程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项目累计达6个,占省、市比重分别为42.8%、54.5%。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