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贵阳12月10日电(高华) 12月9日,贵阳贵安“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第九场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贵阳市经开区发布了今年以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阳经开区深入一线开展调研,研究制定了《经开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及区级层面28项清单,梳理出重点办实事项目59项。截至目前,经开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2021年的任务已全部完成。
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经开区组织相关部门赴省内外老旧小区改造示范点学习调研,总结经验方法并加以运用。在黄河街道乐街小区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上,采取现场询问、入户走访、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走访了乐街小区658户居民。在项目实施中,聘请小区居民监工监督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项目建成后,设立“楼栋长”,成立“议事会”,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对项目成果实施长效管理。
在帮助企业解决中高端人才需求方面,通过开展“十百千”技能之星评选、“技能研修班”等活动和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引才活动,引进符合经开区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160人;在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问题方面,开发了“科创贷”科技金融产品,构建“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综合科技创新指数”,形成“白名单”,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深化政务服务方面,深化不动产集成套餐服务,打造“互联网+不动产+民生”一站式联办服务模式,将户籍迁移、水、电、气、广电网络过户与不动产登记并联,建立各部门(单位)资料共享、互认、网上数据流转联办机制,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贵阳市经开区通过整合多方力量,在推动实事联办上下功夫。”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副主任邓华军介绍,经开区组织包括非公企业在内的20余家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建活动。同时,推行“派单制”服务机制,时收集企业及群众服务诉求并将其派发至相关单位,督促各单位限期处理。截至目前,经开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派单制”,已协调解决了交通安全、营商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近20件。
据悉,贵阳市经开区通过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干部职工年度考核内容;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立志愿服务队伍,为群众提供理论政策宣讲、知识科普等志愿服务等措施,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实现我为群众办实事目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