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贵州松桃自治县:建强基层“堡垒”激发乡村活力

2021年12月15日 10阅读 来源:贵州日报

冬日的松桃自治县盘石镇响水洞村,潺潺流水穿越村庄,特色民居星罗棋布,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我们村山水自然风光秀丽,民族文化底蕴厚重。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我们积极谋划农旅产业融合,推进乡村振兴。”看着美丽的村庄,田兵笑容满面。

2019年7月,担任铜仁市政府办金融科科长的田兵被派到响水洞村任驻村第一书记。自驻村以来,他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扎实苦干、攻坚克难,为响水洞村脱贫摘帽、走向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响水洞村深入推进产业振兴,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村致富带头人+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全力打造特色田园乡村示范点,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优质大米基地200亩,油茶基地230亩基地,建设清水鲤、鲟鱼等水产养殖基地近50亩,同步规划修建鲟鱼餐饮体验馆,努力把响水洞村打造为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响水渔村”。

“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村里的发展才能有方向、有活力。”田兵说,目前该村已发展党员33人、预备党员9人、积极分子4人,今年4月被省委评为“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为了让群众转变思想、抱团参与产业发展,党员干部夜以继日走访动员,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村里才有今天这个样子。

“2019年以来,社区实施室内外及房前屋后硬化315户、房屋维修48户,建设便民桥2座,3个集中式安全饮水工程覆盖10个居民组所有农户……”说起世昌街道道水社区的发展,社区党支部书记田茂飞如数家珍。

田茂飞说,通过党支部引领,近年来,该社区生态水稻、辣椒、密抽等特优产业稳步发展,社区集体合作社还入股发展了蛋鸡孵化项目等。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实现“组组通”公路、连户路硬化率100%,移动、电信信号和4G网络无盲区全覆盖,户户实现100%安全住房。建成农民文化综合广场1个,安装太阳能路灯560盏,建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社区卫生室1个和50平方米的村级文化活动室1个。

“我们党支部现有党员24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今年自换届以来,充分依托“智慧党建云”、微信群、“铜仁组工”等平台,定期向社区党员推送学习资料组织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党员队伍的思想认识水平。”田茂飞说,为加强社区“两委”班子队伍建设,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该社区一边组织党员加强理论学习,一边走进家家户户了解社情民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群众一起谋发展。

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才能有“领头羊”。

今年以来,该县依托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干部队伍党性锤炼,累计为群众办实事1500余件。确定了县委书记、组织部部长、28个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联系的一个“村社合一”示范点,启动全县56个“村社合一”示范点建设工作。选定了20个区位条件优越、具有一定发展基础、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强、发展产业意愿强的村作为扶持村实施项目。

此外,完成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七期200人,村(社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率100%。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通过本村挖掘、跨村调派和定向招聘等方式,共配备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村干部518名,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目标,极大充实了村干部队伍力量。  (黄烈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