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7年突破万亿后,2021年,无锡经济社会又碰触到了多个体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数据。一是,规上工业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大关,主板上市公司突破100家;二是,全社会用电量冲破900亿千瓦时关口;三是,GDP增幅预计维持在8.5%-9%的区间,人均GDP继续在全国非资源型城市中排第一;四是,预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可突破1200亿元关口,其中体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收入、税占比等指标,在苏南地区维持前列;五是,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0亿元大关,其中用于工业的投资占比近50%;六是,进出口预计突破1000亿美元;七是,市场主体突破100万家。
值得关注的是,一系列体现高质量发展数据的背后,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土地常有流拍的2021年,无锡的国有土地出让已完成收入1000亿元。
土地市场的积极表现,为无锡进入2022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当前,无锡的房价相当于杭州的1/5,深圳的1/8,上海、北京的1/10。但这也意味着,进入“十四五”后,政府招商引资的方法论也迎来了一个关键拐点。
因此,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释放出了一个积极信号:在无锡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投资发展高地上,各路股权投资基金可以在无锡投资产业园。
经过108天的施工,12月8日,无锡尚贤湖基金PARK正式交付使用,也展开了与国内近50家头部股权投资机构的合作。上述的信号,就是杜小刚在当天晚上会见全国基金行业代表人士时释放的。当天,无锡市政府公布《进一步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力争到“十四五”末,聚集约500家股权投资机构,管理基金规模超过4000亿元,注册基金规模超过8000亿元,形成较为完善的股权投资市场体系。
“《意见》体现了聚、引、投、服4大特点,但核心在于地方政府不与股权投资基金争利。”无锡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顾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意见》发布后,意味着该领域市级范围内的统筹空间几近全部释放。比如,对符合条件的股权投资机构产生的税收市级分成部分,全部拨付其所在区。又如,地方政府在风险上承担比例提高到40%。以及,更加鼓励投资早中期的科创企业。
财通创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新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到2021年前三季度末,无锡有2800多个项目获得VC/PE的投资。长期以来,无锡的股权投资聚集在沪宁线上存在一定的洼地,这次无锡政策的出台,可以迅速提升无锡的地位和影响力,成为沪宁线上重要的股权投资节点城市,把股权投资在沪宁线上的点状分布进行很好的连接,构筑起了沪宁线股权投资走廊。
关键在于,在释放诸多红利的同时,为何无锡鼓励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具备明显重资产特点的产业园?事实上,多个参会的基金代表人士在会上指出,从一些转移到无锡的项目落地看,确实存在着协调部门过多的问题。弘晖股权投资公司创始人就表示,有的项目流程过长,程序化流程尚未完全建立。
有无锡某开发区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采取了“园中园”的方式,在开发区差异化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特色产业园,由一家基金公司牵头运作了“直播设备产业园区”,已有2家企业落户,另有3家在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