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海将持续抓好常态化防控

2022年01月10日 10阅读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讯(记者 黄杨子)昨天,上海举行第87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浦东新区副区长李国华、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介绍本市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李国华介绍,11月20日,浦东新区周浦医院、上海市浦东医院发热门诊各报告一例疑似新冠肺炎病例,两例病例系夫妻关系。20日晚,经市、区疾控中心复核,两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经专家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即转运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治疗。市、区相关部门立即行动,组成联合流调专家队伍,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排查追踪相关人员。

病例1,吴某某,男,39岁,11月19日晚自行至浦东新区周浦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入院体温39℃,肺CT显示肺部有炎症表现,即被隔离留观,现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治疗。该病例为浦东机场一货运站工作人员,在沪居住地为浦东新区周浦镇明天华城小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除工作场所外,该病例14天内到访过周浦医院、千里香馄饨听悦路拱海路口店、航头镇王楼村、祝桥镇新东村竞新小区等场所。上述场所已进行封闭管理、终末消毒。

病例2,李某某,女,34岁,与病例吴某某为夫妻关系,长期同住,11月20日出现发热、咽痛,自行至上海市浦东医院发热门诊就诊,肺CT显示肺部有炎症表现,即被隔离留观,现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治疗。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除浦东医院工作场所外,该病例14天内到访过航头镇王楼村、祝桥镇新东村竞新小区等场所。上述场所已进行封闭管理、终末消毒。

目前,浦东医院已暂停日常门急诊医疗服务,并进行严格封闭式管理。在院的4015名员工和患者及陪护人员已进行隔离观察,并全部进行了核酸采样送检。该病例工作场所环境样本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这两例确诊病例女儿就读的学校已落实好隔离、检测、消杀等相关措施,全部改为线上教学。目前已对相关场所的食品、物品、环境等进行采样,共采集336件样本,完成核酸检测,其中332件阴性,4件阳性。阳性样本均来自病例家中。

从本次两例确诊病例的居住地、工作场所、行动轨迹以及现在掌握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没有线索表明两例确诊病例和祝桥镇营前村的病例有关联。

邬惊雷介绍,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将浦东新区周浦镇明天华城小区列为中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相关人员原则上不离沪,确需离沪的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本市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紧盯“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抓好新冠肺炎常态化、科学化、精准化防控。

近期,上海接连出现了几例本土病例,有些市民也会担心:随着气温的变化,是不是有可能出现再一波的疫情?张文宏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随着冬季的到来、全球疫情的蔓延,输入性病例的风险会增加,特别是物流、冷链相关人员,全国各地都会面临这个风险。

张文宏说,上海整体能够做到快速反应和精准防控,保证市民过新常态防控下的生活。但是对于广大市民来讲,因为还是面临着输入性的风险,所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这句话虽然说了很多次,但是依然有效。“那就意味着,我们在前一阶段疫情防控当中培养出来的卫生习惯,不得不再继续记在心间。”

乘坐公交车、地铁时戴口罩了没有?离开公共场所之后洗手了没有?在公共场所或者家里是不是定期开窗通风了?张文宏说,“这几点,我希望大家还是要做到,除此以外,我们在公共场合如何尽量保持社交距离、打喷嚏时的防护、洗手等好的卫生习惯都要保留。”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