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以文铸魂擦亮“金字招牌”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记者汪洁琼

每当夜幕降临,众多乡村开始回归平静,而竹山县麻家渡镇却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集镇街道灯火通明,沿街绿松石商铺工作人员忙着雕刻、抛光绿松石,并通过网络直播向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推介和销售。

据了解,竹山县拥有世界49%的绿松石储量,而麻家渡镇绿松石储量和加工量占全县的70%,是世界罕见的绿松石富矿区,被誉为“宝石之乡”。近年来,该镇统筹资源、因地制宜,利用“宝石之乡、十星源头、施洋故里”三张独有名片,厚植文化沃土,在绿松石资源开发利用、精深加工、市场培育等方面下力深耕,着力打造独一无二的绿松石特色小镇,擦亮绿松石产业“金字招牌”。传承“十星”文明,保证“十星”品质

麻家渡镇是全国十星级文明发祥地。27年来,麻家渡镇集镇所在的营盘河村坚持把“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在

“十星级文明户”创评的基础上,依托本地绿松石行业协会、十星级文明协会,常态化开展“十星级文明经营户”创评活动。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绿松石行业协会、城建办等相关部门公开评议打分,把信誉良好、群众满意度高、社会评价好的商户评为“十星级文明经营户”。同时,深入挖掘“十星级文明经营户”的典型事迹,并大力宣传报道,逐步形成广大经营户争先进、比文明、赛发展的工作劲头,大力营造崇尚诚信、注重品质、文明经营的良好氛围。

如今,“争得十颗星,荣耀满门庭;丢掉一颗星,无脸见乡亲”已成为麻家渡镇绿松石从业人员普遍认同的荣辱观。崇尚“十星”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深深融入该镇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同时,“十星”文明又像一把标尺,指导着他们的生产、经营实践,保证着当地绿松石产品的良好品质,为他们带来不错的收益。

据了解,当地绿松石产品主销渠道是网络销售,在麻家渡集镇上有近300家直播间,每天少则成交十多笔,多则百余笔,销售额达数十万元。涵养松石文化,打造亮丽品牌

绿松石是深受古今中外人士喜爱的传统玉石,很早就被注入历史文化因子,有久远深厚的文化浸润与传承。同时,它作为国际珠宝界排定的十二生辰石,象征着幸福与吉祥,是人们寄托情怀的美好载体。而且,它色彩鲜艳、形象亮丽,一直被作为重要的珠宝制作与镶嵌材料元素,被国内外业内人士所推崇,深受消费者喜爱。

山林泉石本属自然,因为被人们赋予意义,才有了灵性。麻家渡镇充分挖掘绿松石的精美特质,把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审美趋向嵌入精美的绿松石,从而做大做强绿松石产业。古玉的血统、丰富的内涵、时尚的引领,使绿松石有了一种经久不衰的文化基因。

绿松石的不可再生性和艺术价值,决定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同时也为当地带来巨大发展机遇。2007年,

“女娲绿松石”获得湖北名牌产品称号;2010年,

“竹山绿松石”成功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录;2012年,

“竹山绿松石”获选

“灵秀湖北”对外宣传名片;2018年12月,麻家渡镇成功入选“湖北省第二批特色小

(城)镇创建名单”。2019年,麻家渡镇成功争创全国“淘宝镇”,营盘河村成功争创全国

“淘宝村”。2019年11月11日,淘宝小镇(麻家渡)电商中心在营盘河村正式运营,成为竹山县首家共享直播的孵化中心、培训中心、交易中心。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工艺精品

绿松石雕刻是一份需要耐心、灵气、体力的工作,因为绿松石外形、质地、大小、软硬变化万千,导致其设计、雕刻难度很大。

为打造出高品质的绿松石产品,营盘河村引进和培育了500多名来自

“玉雕之乡”河南镇平、江苏、浙江等地和本地的“松石工匠”。这些“松石工匠”无不把做好一件绿松石作品作为技艺挑战目标。他们每天沉浸在绿松石雕刻的世界里,以专注专业、精益求精的

“工匠精神”,精心选料、设计、雕刻、打磨,打造出一件件饱含智慧、充满工艺美感的绿松石精品。

据统计,目前麻家渡集镇共有绿松石店铺400多家、绿松石从业人员1200多人。当地大力打造的“宝石一条街”,精心加工高品质的绿松石产品,获得了良好口碑,成为当地的“金字招牌”。时下,在中低端的翡翠、和田玉、黄龙玉、南红玛瑙等市场渐入低迷的时候,绿松石市场价格依然坚挺,需求仍在增长。

文化的穿透力是强劲的。在受疫情影响的市场形势下,麻家渡镇通过涵养松石文化,精益求精做精品,使绿松石产业品牌越做越强,有效拉动群众增收致富。今年初,中国500强企业卓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驻营盘河村,计划总投资15亿元,建设“卓尔·中国绿松石小镇”,“宝石之乡”的“金字招牌”必将越擦越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