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义诊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裴久国(中)在新疆86团医院作小针刀临床示教关爱留守儿童,助力精准扶贫帮助建设中药材产业基地市中医医院帮扶干部为贫困户送米送油
记者 王雁博
通讯员 郑德元
巍巍武当山下,滔滔汉水之滨,有这样一群白衣执甲的战士,他们冲锋在救死扶伤的最前沿,也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他们用大医精诚奏响健康扶贫凯歌,也用戮力深耕谱写驻村扶贫华章。甚至,他们把大爱延伸到天山南北,在千里之外的新疆播撒健康的种子和致富的希望。
他们,是可爱可敬的十堰市中医医院人。他们,是十堰健康扶贫的主力军,也是新时代最美的奋斗者。精准施治开出消除贫困的“药方”
十堰市中医医院作为我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在脱贫攻坚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医药特色的扶贫之路。在市卫健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市中医医院与市内另外两家医院组成联合驻村扶贫工作队,进驻郧阳区大柳乡华家河村,扎扎实实扶贫、用心用情扶贫,针对华家河村实际开出一张张
“扶贫药方”,帮助村庄“强基固本、活血化瘀”,驶上脱贫致富快车道。
把脉会诊,找准症结,选好“药方”。驻村伊始,市中医医院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就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贫困户,找出每家每户的“贫困病根”。近年来,该院立足于实效与长效,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坚持走产业扶贫路子,重点围绕“巩固、提升、发展、壮大”做文章、出实招。如今,华家河村香菇、玉米种植,黑猪、土鸡养殖等小养殖、小作坊经济蓬勃发展,绿色循环生态经济劲头十足。
“我们家在市中医医院的帮助下发展庭院经济,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上种水果和蔬菜,收入可观。”走进华家河村,“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生态图景美不胜收,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致富。市中医医院还结合自身优势指导村民发展天麻、苍术、山茱萸等特色中医药产业项目,实现新旧动能转化,长短项目衔接。
“路通了,环境好了,生活有盼头了。”近年来,市中医医院持续帮助华家河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结合郧阳区开展的“三改两加强”(改水、改房、改厕)到户工程、“三通四有”到村工程,以建设环境优美宜居、生态文明和谐新农村为目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使村居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如今的华家河“一路皆风景、全村一幅画”。
“中医院医生隔三差五送医上门,再也不担心因病致贫返贫。”扶贫义诊期间,考虑到华家河村地处偏远,村民多以耕地为生,导致颈肩腰椎病多发,市中医医院疼痛科、风湿科医生每次都将诊疗器械带到村委会,并设立临时治疗室,现场为村民实施针灸、艾灸治疗,进行膏药贴敷。据了解,多年来,市中医医院持续组织专家团队开展经常性的
“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为村民免费提供义诊咨询等各项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定点帮扶和强化培训的方式,加强了大柳乡卫生院和华家河村卫生室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为健康扶贫打下坚持基础。
“以后你们身体不舒服,不管是大病小病都可以给我们打电话,我们一定竭尽所能提供帮助……”61岁的华家河村村民胡某,因体弱多病,常年吃药,妻子身体残疾,儿子在外务工,家庭贫困。市中医医院心身疾病科主任王学红作为胡某的帮扶干部,同时作为其签约的家庭医生,不仅为他制定了健康康复计划,还邀请随行的中医专家为他在家中进行中医针灸治疗。
据悉,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市中医医院积极探索扶贫模式,创新扶贫措施,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疗、预防、保健方面重要作用,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每一户贫困户安排一名家庭医生,建立联系卡,为贫困户开展个人健康评估、健康档案管理;根据健康状况及需求,主动提供健康咨询和康复指导服务;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定期上门诊疗咨询、家庭护理和随访管理。对于在医院就诊的贫困户,可享受省市知名中医专家提前预约挂号、绿色通道服务及健康扶贫减免政策等。拔除病根根治因病返贫的“顽疾”
不仅在华家河村,作为我市卫健系统精准扶贫“排头兵”,市中医医院还积极投身全市健康扶贫体系建设,通过对口帮扶基层医疗机构,让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构筑健康屏障,释放脱贫动能。
“在市中医医院的对口帮扶下,竹溪县中医院不仅拥有了市级名中医,还在健康扶贫战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竹溪县中医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悉,自市中医医院对口支援竹溪县中医医院、郧西县中医医院和丹江口市中医医院以来,始终把对口帮扶纳入医院日常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健康扶贫工作,制订工作方案,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院长具体抓。通过对口帮扶,市中医医院将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能力、中医药特色等方面的经验“倾囊相授”,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全方位帮扶3家医院,全面提升3家医院的管理水平、内涵建设、服务能力。
“市中医医院专家来县医院坐诊,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家服务。”郧西县的广大贫困户感同身受。多年来,市中医医院不断指派优势重点专科与帮扶医院薄弱专科精准对接,帮扶指导专科建设。医院国家级重点专科
(精神卫生中心)、省级重点专科(针灸科、心脑病科)等优势学科分别派遣骨干专家开展帮扶工作。通过业务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专科业务学习、知识学习讲座、门诊坐诊、免费接收帮扶医院医务人员进修学习、邀请帮扶医院医务人员参加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的帮扶,全面提升帮扶医院的业务内涵,并为帮扶医院培养了一大批业务骨干。
医院还通过微信、QQ等多种方式,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查房等工作,使帮扶医院患者能及时便捷地享受到三甲医院的服务,不断延伸健康扶贫的服务半径。千里援疆播种健康扶贫的“灵芝”
“感谢十堰中医师来到新疆,治好了我的老毛病。”千里之外的新疆博乐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86团百姓难掩喜悦。
湖北援疆八年来,十堰市卫健系统战线的医务人员积极响应号召,先后有多支医疗队奔赴兵团85团、86团医院开展医疗援建,留下了一串串可歌可泣的帮扶足迹。而十堰市中医医院优良的中医药特色技术更是受到了新疆人民的欢迎,从战略援疆、人才援疆、技术援疆到紧密托管分院,为十堰援疆工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自2011年6月开始,十堰市中医医院先后选派多名医生前往兵团医院支援,他们带去的是简便有效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如针灸、火罐、按摩、敷贴、理疗、小针刀、中医正骨、中药汤剂,还带去了很多的优势特色技术、中医绝活,疗效确切,受到新疆群众的一致信赖。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医治疾病的同时,还帮助当地医院筹建了中药房,开设了康复科、中医科,开办了中医科病房,兴办了名医堂;有的还在当地医院挂职副院长、科主任,帮助制定中医药发展思路及规划;开展传帮带,帮助培养了多名学徒,真正留下带不走的技术和人才。
2017年,十堰市中医医院86团分院门诊楼项目工程顺利开工建设。2018年8月28日,十堰市中医医院整体托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86团医院签约及揭牌仪式在新疆双河市举行,这是十堰卫生援疆的里程碑,更是援疆硕果。分院的挂牌成立,填补了双河市无中医医疗机构的空白,为当地群众种下了一株无比珍贵的“灵芝草”。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从武当山下到天山南北,十堰市中医医院脱贫攻坚势如虹,捍卫群众健康,共圆小康愿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