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颗樱桃“红”起来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特约记者柯勇房县城关镇八里村有种植樱桃的传统,如何让家家栽种的小樱桃发展成为增收致富的大产业?该镇通过能人引领、技术革新、线上线下,让一颗“小”樱桃带“红”乡村振兴大产业。

“五一”前后,记者走进房县城关镇八里村,实地探访樱桃产业的发展。能人引领“红”出新产业

“樱桃红得真快……”看着绿叶间圆溜溜的樱桃陆续成熟,八里村樱桃种植大户冯家洪脸上挂满笑容。连日来,冯家洪和老伴每天带领采摘队伍入园摘樱桃。

“昨天河南老顾客打电话来预定了50公斤樱桃,一会儿就要寄出去,我们要赶紧摘。”交谈间,冯家洪的双手从未停歇,不断重复着快摘轻放的动作。

谈起发展樱桃产业,冯家洪说:“2002年在网上看到

‘在美国种樱桃胜似种黄金’的信息后,我决定自己也要种樱桃。”当时,冯家洪已有四五台挖掘机,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包工头。

“挣了几个钱,头脑发烧!”亲友们纷纷反对。

那年农历大年初一,侄女来拜年,冯家洪让侄女在网上帮他查阅樱桃种植相关资料。第二天天未亮,他就开着挖掘机去整地挖窝,当年种植樱桃树60多亩。

4年后,樱桃树进入盛果期,冯家洪又租地120亩种植樱桃树。2011年,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冯家洪成立房县庐陵王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再流转农户闲置土地800亩,建起樱桃园,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带动112户200余人务工增收。2018年2月,他申报的

“房县樱桃”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通过了绿色产品认证。

近年来,八里村以樱桃产业为抓手,积极探索

“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产业发展模式,围绕

“吃、住、行、游、购、娱”打造十里樱桃产业长廊、万亩樱桃观光园,培育出

“庐陵王”

“八里旺”两个樱桃专业合作社,发展5个产业带头人,带动8个村

(社区)2000余户农户发展樱桃产业,全村发展农家乐50家,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年年攀升。技术革新“红”出新效益

谈起城关镇八里村樱桃产业发展,村民李建民功不可没。

20多年前,八里村曾发展樱桃近千亩,通过

“三元嫁接”小范围种出

“杜氏大樱桃”。这种樱桃个大、色艳、味甜,市场售价高。但因种植技术不成熟、本地气候差异制约,“杜氏大樱桃”一直未能形成规模。

为改良老品种,村民李建民四处拜师学艺,潜心学习樱桃种植及管护技术,终于培育出适宜本地气候条件的新品种。

近年来,李建民流转土地100余亩,建设高标准樱桃示范园和种苗基地,把树苗卖到陕西、重庆等地。来村里学习种植技术的人多了,他又建起30亩八里旺樱桃展示培训示范园,专门培训推广应用“多层覆盖高效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水肥一体化”

“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栽培管理技术,有效解决果农病虫害防控难题,樱桃产业走上了绿色高效的快车道。

2019年,李建民取得农业职业经理人资格,一年有四分之一时间在外讲课,卖树苗的收入已超过卖鲜果收入。

今年春季,李建民又嫁接10万株樱桃树苗。

“今年樱桃成熟以来,我们通过线上线下两个销售渠道,已卖出樱桃1000余公斤,收入3万余元。”5月8日,正在樱桃园里采摘樱桃的李建民告诉笔者,今年樱桃产业收入预计可达500万元。线上线下

“红”出新名气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房县城关镇八里村品尝樱桃,线上下单买买买,错过要再等一年哦!”这是4月29日,2020年房县第六届樱桃采摘节云上开园的开场白,相关部门负责人坐客直播间、变身网络推销员,为八里村万亩樱桃现场拉票带货。活动通过多个平台直播,网友反响热烈,当日电商平台收到订单上万个。

“我们全村人都靠樱桃吃饭,今年担心受疫情影响卖不出去,好在有政府组织网络直播帮助推销,我家10亩樱桃今年可收入8万元。”八里村果农谢宝云激动地说。

产业园与中国特产供销京东房县馆、顺丰速运签订樱桃网络销售协议,达成战略合作伙伴。通过

“产业合作社+电商销售平台+快递公司冷链运输+消费者”的

“阳光搬运模式”,将房县樱桃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日销售量达数千余公斤。目前,八里片区樱桃树种植面积达万亩,连续举办六届采摘节,

“一枚樱桃”声名远扬,红遍大江南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