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马胜江 李琳婕报道:2月16日晚,市第二定点医院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出现突发右下腹疼痛症状,后经专家会诊,确诊为急性阑尾炎、腹膜炎。为尽快救治患者,避免加重其全身感染风险,市太和医院领导当机立断决定带患者回院开展手术,该院胃肠外科住院总医师谭华勇主动请缨并顺利完成手术,目前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据悉,这是我市开展的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急性阑尾切除手术。
该患者为男性,今年36岁。1月23日自湖南坐火车途经武汉抵达十堰和妻子团聚,2月8日出现发热症状后到市太和医院发热门诊住院治疗,2月13日确诊为新冠肺炎,合并患有其他传染性疾病。2月14日,患者被紧急转往市第二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2月14日,接受隔离治疗期间,患者病情加重,市第二定点医院医疗组组长、市太和医院医务处副主任郑苏多次联系市太和医院胃肠外科主任狄茂军商讨对策,狄茂军建议先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后再诊断。看完部分检查结果,狄茂军判断患者除了新冠肺炎外,可能患有急性阑尾炎。2月15日,市第二定点医院将所有检查结果反馈给狄茂军后,经过综合考虑,他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并通过电话密切关注患者服药后症状。
2月16日,通过复查发现,患者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逐渐加重。狄茂军立刻安排谭华勇赶赴市第二定点医院参与会诊,确定患者为急性阑尾炎、腹膜炎。因急性阑尾炎、腹膜炎会加重患者感染及全身炎症风险,必须马上进行手术。狄茂军和谭华勇立即将此情况报告给市太和医院副院长、市第二定点医院执行院长唐以军,考虑到患者自身安全和手术风险大、难度高等问题,唐以军当机立断,提出将患者接回市太和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并于当晚派专车接患者。
“在全力以赴、克服一切困难救治患者的同时,请务必做好自身防护。”带着院领导的嘱托,谭华勇主动请缨成为此次新冠肺炎患者急性阑尾炎切除手术的主刀医生。在平时,这种手术对谭华勇来说是极其平常的一台手术,但此时却尤为特殊。患者既是新冠病毒感染者,也患有其他传染性疾病;在手术方式上,不能进行微创治疗,只能选择开刀治疗;在手术过程中,不仅要防止传染新冠病毒,还要防止传染其他疾病……这一切都给参加这台手术的医护人员增加了风险。
为充分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确保手术顺利开展,市太和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罗杰和副院长唐以军等院领导高度重视,制订了缜密的术前防护计划。
多部门联合,层层防护。院医务处总协调,麻醉科、中心手术室、防保感控处等部门通力协作,确保患者到达医院后可直接进入手术室,手术后再直接转入医院新冠肺炎患者单独隔离病房,减少传染风险。院防保感控处对所有参加手术医护人员进行了重点辅导,麻醉科主任王裕贤上阵实施麻醉,手术室提前安排好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全程护理。及时为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调集防护服、隔离衣、一次性无菌手术服、医用外科手套等一切防护用品。
术前一切准备就绪,手术即刻就要开展。穿着隔离衣、防护服,戴着N95口罩、护目镜、面屏、双层手套的谭华勇和其他医护人员沉着冷静进入手术间。因层层包裹,身体活动没有平时灵活,护目镜上的水汽影响视线,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了……这一切都给手术造成一定难度,但谭华勇和助手密切配合,克服一切困难,谨慎完成每一个动作。随着时间一秒秒推移,平时只需三四十分钟的手术,此次却用了一个多小时才顺利完成。
从2月16日晚7点在市第二定点医院会诊,期间同步进行术前防护准备工作,23时将患者接回市太和医院,24时正式开始手术,凌晨1点多完成手术,直到凌晨3点半将患者送至隔离病房后,狄茂军、谭华勇和其他医护人员终于能喘口气。据了解,目前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在与妻子电话交流时,妻子请他代为转达了对市太和医院的感激之情。
图为市太和医院医护团队为患者做手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