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凹模具加紧生产。刘涛摄
记者 毛以国
特约记者 徐春晓 赵尹
惠风和畅,草长莺飞。走进时下的张湾大地,处处充盈活力与生机。项目工地、工厂车间内,一台台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擂响加速生产的“战鼓”;广大建设者陆续返岗,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复工复产中,生产秩序有条不紊。
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张湾区以党建为引领,坚持防疫力度慎终如始,复产复工提档加速,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和生产发展两手抓”的主动战,为重启十堰经济社会运行,抢抓疫后发展机遇注入张湾活力。复工复产加速度
3月23日,记者在湖北巨隆锻造有限公司锻造车间内看到,60名员工在高温熔炉旁挥汗如雨,100公斤重的U型平衡轴每两分半钟准时从熔炉里“出生”。炉内火星不时跳跃,与大功率照明灯发出的灯光交相辉映,好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
受疫情影响,开年以来巨隆公司停工40天,年初签订的20万件订单面临无法按时交付的窘境。3月4日复工以后,公司临时组建若干小组,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半个多月来,实际生产情况由复工初期20%的产能恢复到90%左右,产值也达到高产期的80%左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完成产值900余万元。
“搬运工人手不够,公司里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全员上阵装卸货物,就连女员工搬起货物来也毫无含糊。”4月15日,记者在十堰亨纳贸易有限公司院内看到,一群人正热火朝天地忙着卸货。仓库内,货物堆积如山、码放整齐。自2月13日复工以来,该公司累计购进洗手液、84消毒液等消杀物资150吨,粮油、调味品等基本生活物资375吨,有力支持全市消杀物资和生活物资稳定供应。同时,向市社会福利院和儿童福利院捐赠价值10万元的生活用品和防护物资,体现了民营企业的社会担当。
随着疫情形势向好,张湾区既抓疫情防控又抓企业复产,用“两手抓、两手硬”确保“两手赢”,按照“安全有序、精准可控、便捷高效、主动服务”的原则,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以上正是该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的一个缩影。
统计显示,截至3月底,辖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已达662家,复工复产率99.8%,到岗人数53935人,到岗率99.9%,其中200家规上企业复工复产199家,93家限上和大个体商贸主体全部复工复业。疫情防控硬碰硬
在火热的复工复产景象背后,张湾区是如何确保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的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带着这一疑问,记者对该区复工复产企业的疫情防控情况进行了实地探访。
“曹X,36.7℃;张XX,36.4.℃……”3月12日早上7时,记者来到张湾区十堰工业新区湖北凸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只见公司大门前设置有消毒池,数十名员工正以一米的间隔在排队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公司董事长唐子卫介绍,公司早在2月初便开始着手复工复产前的准备工作,光企业复工复产方案就修改了不下十遍,并专门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组,由唐子卫任组长。在员工返岗前,企业统一安排大家到医院体检。返岗后,每天早、中、晚对厂区进行消杀,给员工测量体温,确保安全。为减少人员聚集,大部分工位前期只安排一到两名员工,口罩一刻也不能脱。企业提供一日三餐,员工排队间隔一米有序打饭,就餐时相互间隔3至5米。公司采用封闭式生产模式,所有返岗员工统一住宿在企业宿舍,一个宿舍只住两人,连上厕所也有要求。
无独有偶。十堰合威锻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张湾区第一家恢复生产的防疫车配套企业,在政府“保姆式”贴心服务下,49名复工生产人员全部采取封闭式管理,吃采取错峰分餐制,住在“方舱”宿舍,公司严格执行防疫制度,确保生产、防疫两不误。
为确保企业职工健康工作,高效生产,张湾区采取四项强硬举措,坚守防控红线不动摇。即开展“三方联查”,通过企业排查、街道社区核查、公安比对三重关卡,确保辖区企业上岗员工源头清、底子明;推行“定制公交”,上车即进工厂、下车即进小区,两点一线,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的交叉流动;“三测量+双报告”,坚持每天三遍测体温、每天健康双报告制度,出现情况早发现、早介入,及时将异常情况阻断在萌芽期间;严格“分级整改”,通过实地指导、日常检查的方式,对企业跟踪监管全覆盖,并下发“提醒—约谈—黄牌—停业整顿”,由轻到重四种形态的督办通知,强力促使企业做实复工防疫工作,确保了辖区复工复产不复疫。主动服务心贴心
“已接到30个订单,完成产值1500万元。”3月16日,在记者的采访中,湖北美瑞特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副总裁徐世军介绍,目前公司已恢复70%的产能,预计第一季度实现产值5000万元。该公司是张湾区复工复产试点企业,产品涵盖1000多个品种,为国内多家重点整车厂家供货。
和湖北美瑞特空调系统有限公司一样,张湾辖区大部分企业受疫情影响,面临员工返岗、原材料短缺、融资难、市场拓展等问题。张湾区委、区政府围绕企业招工用工、物流运输、消杀防护等方面,争分夺秒逐项破解企业难题。
该区积极应对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科学谋划,精准定位,将全区待复工企业按照行业差异,划分为工业企业、商贸企业、住建和房地产业、农业农村及重点项目与服务业五大类。针对行业类别,每一类由一名区委政府班子成员“一对一”牵头,成立专班,有的放矢。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包保和党员干部联系企业制度,统筹发改、科经、商务、住建等经济战线党组织,动员所辖基层党组织组建复产复工专班30余个,明确80余名党员干部“点对点”驻重点企业指导,扎实做好企业生产保障,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安全有序推进全区企业复工复产,由上到下形成一股强有力的红色动能。
同时,该区还对重点疫情防控保障企业,采取电话摸底、数据收集、比对分析数据等方式开展调度,摸清重点企业复工复产计划,用工、资金、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准备情况,提前研判全区企业复工复产形势。针对复工复产企业用工需求,建立网上春风行动招聘平台,为辖区29家企业发布用工需求,涉及200余个岗位。以加大企业防护保障、加大困难职工救助、加大就业服务保障为着力点,累计向7家企业赠送防护口罩5500只、防护手套4000只,及测温仪、酒精、消毒液等防护物资。畅通12315维权帮扶热线,发放困难职工救助资金达10万余元。设立专门服务热线,及时接听辖区复工人员咨询电话500余个,耐心做好相关问题解释及心理疏导。农业生产不误时
截止3月底,张湾区全区123家农民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3家龙头企业已实现全面复工,复工率达100%;全区累计组织代购种子25000袋、农药1.5吨、肥料500余吨、农膜20吨,有力保障了全区春耕生产有序进行;完成蔬菜播种5000亩、茶园管护5000亩、小水果管护10000亩,发展食用菌50万棒……
抗疫不松懈,春耕也不容耽搁。在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张湾区围绕“农”字统筹协调,确保供应、引导农民有序下田、服务企业规范复工,让“春天的希望”顺利播种。
为确保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张湾区强化组织保障,由张湾区防疫指挥部成立农业农村复产防控专班,确保春耕生产有序推进。区农业农村局制定出台农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预案,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复工复产条件、要求;帮助争取政策,择优筛选了10家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农业企业,作为重点稳产保供企业,由区指挥部向省农担公司专门致函请求支持,以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困难;畅通农资供应,组织农资经营门店和肥料厂开展村委会代购和点对点配送,畅通农资供应渠道;协调员工返岗,由区农业农村局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及时向区指挥部汇报,加强与交通部门沟通协调,并直接与返岗员工居住社区对接,出具证明材料,解决出行问题;加强技术指导,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人员、产业项目带头人和志愿者,深入到田间地头,积极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做好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工作;打通销售渠道,由区农业农村局成立专班,前往各县(市、区)及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等地农业部门,请求协助解决种苗销路、运输等问题。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张湾区上下坚信,只要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千方百计抓好复工复产,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把疫情耽误的时光追回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很快就会到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