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抗“非”英雄再赴火线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在隔离病房奋战的雷怀定

记者 马胜江 李琳婕

17年前,主动请缨加入抗击非典疫情,他被同事亲切地称为“雷神”;17年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和妻子携手再赴抗疫一线。1月24日,作为我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首诊医生,他再次被市民熟知。他,就是市太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三病区主任雷怀定。夫妻携手,24小时临战半刻不松

2月15日,记者拨打雷怀定电话时,他正在参加一场重要的病例讨论会。1小时后,他才回拨记者电话接受采访,可见抗疫工作的繁重。

据了解,2月12日,雷怀定作为抗疫专家组成员,接替此前因连续抗疫23天、体力严重透支的市太和医院感染科常务副主任孟忠吉,正式进驻市太和医院隔离病区。

在隔离病区,作为专家组成员,雷怀定除了每天必须参加病例讨论、查房、会诊等日常工作外,还要通过微信随时解答病区医生提出的各类问题,给出精确指导,有时一天内解答问题数甚至达到28个。“我必须24小时保持临战状态,一刻也不能松懈。”雷怀定回忆,2月14日晚上7点多,雷怀定刚抽空匆匆扒口饭,就接到轻症病区医生发来的信息

“有一位病人病情突然加重,需要立刻转移到重症病区”。雷怀定立即放下碗筷安排病人进行转移,等忙碌完已经非常晚了,饭菜早已凉透,而此时手机再次响起,新的问题又来了……当天,直到凌晨5点多,雷怀定才眯了一会儿。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雷怀定的母亲今年90岁高龄且有恙在身,岳父、岳母均75岁,雷怀定的妻子——市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门急诊部副主任王素梅,目前也坚守在儿科发热门诊,24小时身处抗疫一线。如今,夫妻俩都坚守在抗疫一线,家中老人基本无暇顾及。对此,雷怀定说:“虽然心有愧疚,但抗疫任务艰巨,不论是作为一名党员还是作为一名医生,我们都必须冲在最前面。”据悉,市太和医院目前有大批党员奋战在抗疫一线,仅雷怀定所在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有5名党员在抗疫一线。

采访中,记者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儿。2月12日,当得知雷怀定要上抗疫一线,科室护士长的孩子专门画了一幅“雷神”战胜“瘟神”的画送给雷怀定。“收到画我很感动,我一定会带领大家奋力打败‘瘟神’,早日凯旋。”雷怀定说。坚守家园,抗“非”后再赴一线战“疫”

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医龄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雷怀定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疫情战斗经验。

据悉,早在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时任市太和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的雷怀定主动请缨,奔赴黄龙医院(现今的十堰市西苑医院)参与非典病人救治工作,奋战30多个日夜,最终取得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胜利,并成为我市

“湖北省防治非典突出贡献者”唯一获得者。

正是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抗击非典时练就的敏锐嗅觉,我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就是雷怀定接诊发现的。

1月18日,雷怀定从在武汉担任医生的熟人处了解到,武汉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加上春节期间返回十堰的人流较大,因此他十分警觉,并于第一时间提醒科室医务人员时刻注意有无发热患者。1月19日早上,雷怀定接诊了一位61岁的女患者,发现其有发烧、咳嗽等症状,后又询问得知患者有武汉居住史,凭借20多年临床经验,他怀疑其是武汉出现的那类肺炎患者,随即要求医务人员紧急做好防护,并对患者进行了隔离,安排患者拍摄胸部CT,显示肺部已被感染。雷怀定当机立断,第一时间向院领导汇报,医院组织专家进行会诊,确定这名患者为武汉出现的那类肺炎患者。该院高度重视并及时上报,后经市卫健委批准,前后不到4个小时,这名患者就被转送到市西苑医院。1月24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这名女患者为我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市太和医院因为处置得当,避免了医护人员及患者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

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因有抗“非”工作经历,再加上医院浑厚的医疗实力、训练有素的医护队伍,以及对传染病科学严格规范的管理程序,雷怀定虽身在一线,但信心满满:“在隔离病区,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大家状态都十分不错。”为了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增强信心,雷怀定除了完成每天的工作外,剩余时间都会选择待在病区,与患者和医护人员交流,用行动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在这里,护士不仅要做好专业护理工作,还要照顾好病人日常生活,虽任务繁重,但大家依旧保持着高度的工作热情。”雷怀定说,虽然这次疫情防控的压力大,但只要做好隔离防护,就没什么好怕的。

采访最后,雷怀定呼吁,目前我市正处在抗疫关键时期,作为坚守抗疫一线专家,他更加明白眼下成果来之不易,呼吁大家一定要积极配合,做好防护,共守美丽家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