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伟
特约记者 张春斌 杨洪霞 陈迪祥
春节前,在上海工作的十堰郧西籍医学博士夏进东返乡探亲。遇疫情后,他就地投入战斗。“我是一名医生,在国家、家乡需要的时候就应该挺身而出,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践行入党初心。”夏进东发出铮铮誓言。“我是医生,应该就地投入战斗”
2月5日上午8时,52岁的夏进东准时出现在郧西县人民医院。穿上白大褂后,他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其实,夏进东并不是郧西县人民医院的职工,也不在该院领取一分钱的报酬。但是,他是一名医生,并且来自千里之外的上海。
夏进东是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松江区中心医院影像诊治中心主任,兼放射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他和十堰产生关联是因为他是郧西人。
1月21日,夏进东在十堰的岳母患病,他从上海坐高铁返回十堰,1月23日,在郧西县土门镇上坪村老家过了年。原本,他计划购买1月27日的车票返回上海。但因疫情严峻,行程被改变。疫情发生后,身处郧西的夏进东希望迅速返回上海,第一时间投入到工作中,但因交通受阻,只能作罢。其间,他时刻关注全国形势,曾多次主动请缨到武汉市抗击疫情。不过,由于交通受阻,这一计划并没有实现。
“我是医生,疫情当前,我一定要到抗疫一线。”当得知郧西已经有确诊病人后,夏进东立刻请示单位,并联系郧西县人民医院,打算就地参与抗疫。夏进东的申请很快得到了单位批准。2月1日,他正式进入郧西县人民医院工作。
“影像学是我的专长,抗疫战场读片很重要”
“既然暂时出不去,那就利用我的影像学专长,做一些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影像PPT,帮助家乡的医务工作者。”夏进东介绍,在家期间,他一直在关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并在网上搜集整理了一些传染病防疫方面的论文,制作了与之相关的PPT。到郧西县人民医院上班的第一天,他就把PPT提供给了医院。在PPT里,他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影像学表现形式对该院医护人员进行了讲解。
2月5日,是夏进东在该院放射科值守的第5天。上午11时20分,记者在郧西县人民医院一楼门诊大楼的放射科看到,夏进东正在和科室其他5名医生读CT摄片。“近期拍片子的病人比平时多了几倍,平均每天能遇到十几张疑难片子,
都是夏老师帮我们分析的。5天里,他帮我们分析了60多张疑难CT摄片,极大地提高了我院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率。”该院放射科副主任王毅说。
采访中,夏进东告诉记者,十堰的防疫工作做得很扎实,县、乡、村到处都是严防死守,郧西县的管控也很严格,措施很有效。“我是党员,应该冲锋在前”
据了解,夏进东曾在十堰市太和医院工作过,10年前以人才引进到上海。夏进东还担任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松江区中心医院医技一支部党支部书记。
此次回乡探亲,虽然没有按时赶回上海,但夏进东通过电话每天和单位联系,将单位的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近段时间以来,夏进东同样通过电话,协助松江区中心医院成立了3支突击队,选派了多名医务工作者赶赴武汉,支援当地抗击疫情。“我如果留在上海,一定会和他们一起去支援武汉的。”夏进东遗憾地说。
采访中,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松江区中心医院院长高臻电话里告诉记者,夏进东是该院2010年从十堰引进的人才。在他的带领下,松江区中心医院放射科共发表论文56篇,其中核心期刊55篇,SCI收录14篇,累计影响因子达到62.616,先后获得上海市卫生计生政策研究立项课题1项,松江区科委立项课题6项、松江区卫生局医学领先项目1项、松江区中心医院院级课题4项,成为松江区卫生局“市级重点学科”培育学科、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近年来,夏进东先后获得上海市“十佳医技工作者”称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松江区政府第三届“领军人才”、上海“优秀医务工作者”及上海市松江区政府三、四届”拔尖人才”,上海市松江区卫生系统
“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我是一名党员,更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医生,这时候,我就应该冲锋在前。”这是夏进东的心声。他建议家乡父老乡亲近期尽量宅在家里,不要串门、聚集,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病毒传播,尽早消除病情。
“不求做到最好,但求做得更好。”从事医学影像医教研工作30多年的夏进东始终铭记这一人生格言。目前,夏进东还在郧西抗疫一线,为家乡奉献几十年来的所学,不获全胜不收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