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市人民医院尹义平:把隔离病区当战场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记者 毛以国

如果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市人民医院隔离病区负责人尹义平就是一位英勇无畏的白衣战士。面对疫情,他把隔离病区当战场,义无反顾奋战在一线,誓要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2日是尹义平在该院隔离病区工作的第十天,这天传出的一个消息让包括他在内的无数十堰人为之一振。当日上午11时,经过8天的精心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全某某,达到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成为我市首例治愈患者,从市西苑医院出院。而此前,这名患者正是在市人民医院隔离病区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1月23日凌晨1点,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尹义平接到医院领导电话,由他负责筹建市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隔离病区。制订前期治疗方案、确定疑似病人就诊流程、进行医生护士排班、向院内申请防护物资……接到任务后,尹义平丝毫不敢懈怠,马不停蹄投入到医院隔离病区的筹建之中。1月24日凌晨2点,由尹义平负责的市人民医院隔离病区投入使用,医护团队成员由5名医生、9名护士和1名卫生员组成。

患者全某某是首批转移到该院隔离病区的患者之一。尹义平介绍,全某某是一名38岁的男性,1月13日从武汉出差返回十堰后,出现发热、乏力等不适症状,最高体温达到38.7℃。患者在家自服感冒药效果欠佳后,于1月19日前往市人民医院就诊,经相关检查后被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肺炎。当时我市尚未配备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设备,但考虑到患者不久前从武汉返回十堰,专家高度怀疑他可能患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出于安全考虑,当日将他收至感染性疾病科予以单间隔离治疗。

1月26日,全某某被市人民医院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后,该院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要求,将患者转送至市西苑医院进行集中治疗。“1月24日全某某第一次检测显示为阴性,1月26日第二次检测为阳性。虽第一次检测为阴性,但我们仍然存在怀疑,治疗上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有间隔一天以上两次检测阴性才能排除。”尹义平表示,“转院前,经过市人民医院专家团队的精心治疗,全某某发热完全消退,全身不适等症状明显缓解,这为他后期成功康复出院奠定了基础。”

隔离病区成立后,随着疫情的发展,出现疑似症状的人越来越多,尹义平和他的团队愈发忙碌。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将自己隔离起来,有家不能回。而他们的住处与病房仅一墙之隔,为的就是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病人身边。在隔离病区,由于防护服紧张,尹义平与医生护士们有时一天都不敢吃东西,甚至穿上纸尿裤,因为吃完东西会上厕所,每上一次厕所都需要浪费掉一套宝贵的防护服,而且每次更换防护服需要花大约半个小时。有时因为忙碌过头,他们甚至完全忘记了饥饿。“防护服从头到脚密不透风,在防护服里面,我们只穿一些单薄的秋衣,一天工作下来,身上的衣服会在防护服内汗湿又捂干很多次。”尹义平说,他们的脸上也常常被口罩印出瘀斑,甚至有磨破的情况。

自来到隔离病区,尹义平每天基本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由于作息和饮食的不规律性,加上工作强度高、压力大、精神紧张,尹义平和同事们待了短短几天,体重轻了好几斤,黑眼圈熬了出来。可即便是这样,大家没有叫苦叫累,更没有退缩,而是以高效率完成每日的工作。

尹义平的妻子是市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的一名护士,在疫情发生后,两人虽同处一所医院却见不到面,但他们相互理解并常常通过电话相互鼓励。1月30日,是他们孩子的10岁生日,身为父亲的尹义平不能陪在孩子身旁,而是在隔离病区内继续治疗病人。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从选择这一行之日起,我就明白,不管有何种危险,我都责无旁贷。”面对当前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正如尹义平所言,当踏进隔离病区的那一刻,他便放下所有顾虑,挺身在前,用行动诠释着医者的担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