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毛以国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的重要软实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近期,省政府、市政府相继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专题会议,分别出台了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黄金30条”、十堰市优化营商环境“黄金26条”等举措,打响了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发令枪”。
十堰银保监分局积极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系列举措,下发了
《关于开展辖内持续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调研的通知》,旨在全面摸清辖内金融信贷营商环境,了解辖内银行机构在监管政策落实、产品制度创新、科技融入、部门联动、多方合力提高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满意度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分析研判阻碍金融信贷营商环境的制度因素、环境因素等客观因素,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指导。
与此同时,十堰银保监分局强化工作机制,创新建设“百行进万企”服务平台、延时还本付息平台、“银税互动”平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企业融资信息平台五大平台,共同推动金融业支持复工复产,纾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十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十堰银保监分局正确引领下,辖内各金融机构从加强信用信息应用、建立信贷容错机制、担保增信支持、政银企对接、融资收费规范、信贷流程优化、金融纠纷案件处理、不良资产处置、监管政策落实等方面,全面优化信贷营商环境,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农发行十堰市分行认真落实湖北优化营商环境“黄金30条”
农发行十堰市分行作为本地区唯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围绕中央“六稳”“六保”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黄金30条”、十堰市优化营商环境“黄金26条”,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今年1至6月,该行累计投放贷款35.43亿元,贷款余额达到233.14亿元,比年初增加27.05亿元,增幅达到13.12%,信贷投放增加额和增幅均居全市金融机构首位,为十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农发行力量。
实施信贷优惠政策。单列信贷计划,全额满足普惠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加大利率优惠,对纳入各级重点防疫保障供应名单的企业、扶贫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生猪专项贷款、长江大保护贷款,分别给予不同幅度的利率优惠;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部分资料进行合理适度容缺,提高贷款审批、投放效率,提高企业贷款获得率;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缩短融资链条,简化办贷流程;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给予延期还本付息安排,并免收罚息。今年累计为23家企业27个项目办理延期还本34065万元,累计为11家企业20个项目办理延期付息5984.57万元。
加大有效信贷投入。围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依托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特色资源,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小微企业发展;大力支持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积极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支持生猪全产业链发展;坚持走出去战略,政银企齐上阵,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与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合作,积极推广“农易贷”业务,切实解决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担保难题。
落实减费让利措施。自疫情发生以来,根据上级行的通知,全面取消了人民币结算收费等五大类46项服务收费项目;根据银保监会要求,取消信贷资金受托支付划拨费;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管理,实行名单制管理模式,定期考核评估,对收费不合理、质量不达标的取消合作资格;认真落实
“七不准”“四公开”规定,对应由银行承担的费用,均由银行自身负担;开展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转换工作,进一步降低利率水平;通过续贷、展期等方式,主动下调企业贷款利率水平。
农行十堰分行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
农行十堰分行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对接企业信贷需求,狠抓企业信贷投放,优化金融服务保障,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进一步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
解决融资难。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应用机制作用,利用小微企业纳税信息,对全市纳税A、B级客户精准营销该行纳税e贷产品,将小微企业税务、征信、银行结算等信息共享,线上授信用信,企业自助操作申请提款,极大便利了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截至今年5月底,全行纳税e贷签约客户539户,有贷客户474户,贷款余额2.82亿元。
解决融资贵。优先保障规模供应,足额保障企业金融需求,优先匹配专项信贷资源支持企业渡难关。以LPR机制为基础,充分利用利率优惠政策,为企业控本让利。运用优惠利率政策,目前该行纳税e贷利率低至3.65%,抵押e贷利率低至3.2%。对小微企业严格落实“七不准”“四公开”和“两禁两限”等监管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贷款除利息外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贷款相关费用,有效减轻企业融资成本。
解决融资慢。为企业定制个性化营销方案,一方面结合农行信贷制度要求,做到客户需求与信贷管理要求充分对接;另一方面整合业务办理环节,推进“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优化授信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同时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通过各类线上服务平台,大力推广
“纳税e贷”“抵押e贷”“链捷贷”等线上产品,实现全线上自助办理贷款。截至今年5月底,全行线上贷款签约客户628户,有贷客户492户,贷款余额2.88亿元。
防范融资风险。推进信贷大数据应用,通过该行业务操作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群(C3),对所需查询的客户相关信息的系统进行了整合嵌入。C3系统构建“信用大数据”,该模块已经对接海关、工商、法院以及新闻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舆情信息,以及时掌握客户的相关情况,为该行提供信用评估、风险预警等风控服务。
兴业银行十堰分行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疫情发生后,兴业银行十堰分行积极对接疫情防控企业和复工复产融资需求,加大信贷投放,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支持企业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复市,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加大医疗产业支持助力抗疫。累计为国药控股十堰有限公司、市太和医院、市人民医院、国药东风系列医院、郧阳区人民医院等重点疫情防控企业及医院批复授信敞口9.3亿元,用于满足医疗物资采购需求。
加强授信营销支持复工复产。一是主动对接,分档营销。结合发改委、金融局等单位下发的3批合计68户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人行联合各区推送的五批1438家企业及172个重点项目,根据资金需求分档跟进。二是沙盘营销,缩短流程。上半年已累计上报16户企业授信,拟授信敞口5.265亿元,现已批复10户,授信敞口4.365亿元。三是全面落实首贷培植。今年通过“百行进万企”行长、总监带头拜访等措施推进,已批复东风辉门、东风液压动力、湖北方鼎科技等10户新增授信企业。
全面减费让利降低融资成本。除对国家出台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贷款利息增值税减免等支小政策做好转化落地外,总行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推出了加大FTP补贴力度、确保增值税减免到位、降低风险权重、优化资产负债计量等四项扶持政策。同时提供专项信贷额度,实行差异化定价政策:一是总行设立了300亿元专项信贷支持疫情防控企业;二是对于疫情防控企业及普惠小微企业给予利率优惠,贷款利率可较LPR下浮;三是对于疫情防控核心企业,在办理供应链模式业务时可合理减免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信用证开证费、保理费等相关费用。
延期还本付息助力企业纾困。通过延期还本付息、贷款延期等方式帮助企业缓解经营压力。截至6月末,该行共办理29笔贷款延期付息,涉及贷款本金5.51亿元、贷款利息合计854万元(占当期应付利息的18.8%);办理8笔贷款到期延期,延期贷款金额1.77亿元,办理借新还旧1笔,金额0.6亿元。
工行十堰分行抗疫惠企让营商环境更有温度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工行十堰分行切实履行大行责任担当,通过积极开展业务审批绿色通道,优化服务流程,调增信用额度,降低贷款利率等工作,优化金融信贷环境,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突出重点产品抓营销。依托总行及地方性白名单,大力拓展医药行业新客户,为其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支持;以经营快贷、小微客户票据贴现为重要抓手,有效调动客户经理营销积极性,取得良好效果。截至3月底,已有139家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办理经营快贷9741万元,一季度共有56家小微客户办理票据贴现27129万元。
落实普惠金融优惠政策。对名单内疫情防控普惠重点企业,按照专项再贷款支持政策,按不高于贷款发放时最近一次公布的一年期LPR减100BP进行定价。对新发放的普惠贷款,贷款利率较2019年平均利率水平下降不低于50BP。针对线下小微企业贷款,根据担保方式、信用等级,设立利率下限标准。针对网络融资业务,参照同业水平,依据不同场景风险程度,由省行统一定价。
服务小微企业客户。根据小微企业自身实际和融资需求特点,量身打造金融产品。譬如针对小微企业“短、频、急”的融资需求,大力推广省时省力、方便快捷、随借随还、循环使用、规模有保障的小微企业拳头产品“网贷通”及经营快贷。为解决小微企业抵押物缺乏问题,大力推介普惠金融信用免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纳税信用贷(税务贷)、用工贷等。对小微贷款实行利率优惠,实施差异化管理,以减轻其财务负担。信贷规模重点向小微企业倾斜,保证其正常生产经营所需,优先配置小微企业信贷资源,对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不抽贷、不压贷。
加大项目储备力度。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及省分行下发的重点项目清单,确立了73个重点储备项目,其中已批待投放项目11个,待投放金额35.67亿元;已上报审批项目10个,营销目标34.05亿元;跟踪营销项目56个,涉及文教卫、能源、交通运输、城市基础设施、制造业等板块。一季度在疫情影响工作不便的情况下,项目贷款成功投放7.31亿元。湖北十堰农商行助力企业缓解融资难题
十堰农商行立足支农支小,服务实体经济,持续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积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融资慢”问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金融保障。
开通特别授信渠道。一方面对受疫情影响,有市场需求、有产品订单、具备生产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开展拉网式对接走访,列入清单,给予特别授信,加大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增强互联网营销,通过手机银行APP、农商银行微信公众号等多条线上申贷平台,支持客户在线申请贷款,拓展客户申贷渠道。
发挥担保增信作用。及时与市政信担保公司联合出台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的八条意见,扩大担保范围,放大担保上限,提高贷款额度;对疫情防控和生活保障名单企业,免除反担保措施,对其他小微企业尽量降低反担保措施,提高小微企业首贷率和贷款获得率;实行风险分担,新增担保业务全部纳入比例风险省再担保业务范围,落实“4321”风险比例分担机制等。
降低金融信贷成本。积极推广“荆楚发展贷”等专项金融产品,对受疫情影响、短期流动资金不足,但能复工复产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单户最高贷款额度2000万元,年利率低至4.5%,期限可达3年。截至今年5月底,全行已成功办理“荆楚发展贷”专项产品87笔、金额4.98亿元。积极对接省农担公司,推广“农担信用贷”,累计发放362笔1.45亿元;大力推进“纳税信用贷”等微贷产品,全辖微贷余额72.6亿元,同比增幅67%。
优化金融信贷流程。合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建立具有小微企业特色的风险计量和风险控制数据模型,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提高授信审批效率;积极探索线上审批模式,提高线上审批效率,实现审批自动化、智能化;与政信担保公司建立深度联动机制,共同参与信贷复查,减少工作环节;适度下放审批权限,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审结制”,提高业务审批效率;开辟“绿色通道”,加强贷款投放进度监测,实时督导,实行减程序快投放。截至今年5月底,全行各项贷款较年初净增44.03亿元,余额508.50亿元,总量、增量、市场份额均居全市同业第一。
湖北银行十堰分行不断提高实体经济金融获得感
近年来,湖北银行十堰分行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湖北银行总行的总体部署,积极落实监管部门有关“六稳”“六保”工作要求,着力优化信贷流程,持续推进金融创新,多方化解“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慢”问题,不断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获得感,从服务质效上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
全力助推民营及小微实体经济发展。通过争取信贷额度、调节信贷结构,将信贷资源优先向小微客户倾斜,支持其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截至今年6月底,该行贷款余额52.51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43亿元,
在全部贷款中占比16.05%;民营企业的贷款余额达到21亿元,占总贷款余额的41.44%,有效化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积极运用信贷优惠政策,主动对接,办理“抗疫贷”
“复工贷”。疫情发生以来,累计发放“抗疫贷”8350万元;发放“复工贷”31笔,金额15170万元,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大量低成本融资。积极与国开行等机构合作,积极争取支小再贷款资金,发放贷款利率适用1年期LPR+100BP的标准,为小微企业开拓多样化低成本融资渠道。推行“无还本续贷”,在贷款到期时,客户可根据经营实际,直接续作贷款,无需先行还本,减少客户筹资压力,有效化解了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
主动开展延期还本付息。由于疫情期间部分企业暂停经营,导致难以依约偿还贷款本息。湖北银行十堰分行迅速落实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要求,采用展期、借新还旧和调整还本结息方式等多种措施,帮助客户渡过难关。累计办理展期2笔,合计金额2320万元;办理借新还旧3笔,合计金额2940万元;办理调整还本结息方式33笔,合计金额64415万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