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绿水青山淌金银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核桃满枝头调研竹产业落实公益性岗位助农增收植绿护绿护林员巡山

记者 刘俊

通讯员 程平 孙海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竹山县林业部门坚持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目标,将生态保护修复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兴”的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一方山水养育一方百姓。加强生态保护让百姓吃上“生态饭”

竹山县贫困人口多分布在深山林区,脱贫任务艰巨。结合县域实情,竹山县在安排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任务、退耕还林和精准灭荒等项目资金时,重点向贫困乡镇、山区倾斜,在有效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吸纳更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建设获得收入。2001年以来,竹山县累计退耕37.74万亩,20万农民得到退耕还林资金补贴5.76亿元。精准灭荒工程造林6.37万亩,吸纳3000余名贫困人口就地务工增收。

今年疫情期间,该县又投资2000万元,在全县17个乡镇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及边缘人员为造林绿化员。通过发展竹产业,年人均增收4000元,让贫困人口有稳定的脱贫致富产业。通过“绿满竹山”工程,释放“绿色红利”,完成绿化造林8.82万亩、长防林建设8.7万亩、低产林改造4.3万亩、造林补贴2.37万亩、石漠化治理13万亩,6个村创建为首批国家森林乡村,45个村创建为湖北省绿色示范村。发展绿色产业让绿色成为“致富色”

“去年我光核桃收入都6000多元。”竹山县楼台乡金坪村越来越多的村民跟陈正林一样,正通过种植核桃走上致富道路。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村核桃种植户收入达到35万元左右。

山区贫困户脱贫的关键靠产业。竹山县因地制宜,找准出路,坚持不懈地发展林特产业,推进“短抓食用菌、光伏、中药材,中抓茶叶、核桃等干鲜果,长抓生态文化旅游、林下经济”三线战略,确保贫困户收入有保障可持续。仅核桃产业,2011年以来,该县就先后投入430万余元进行核桃产业奖补,在麻家渡、秦古、楼台等乡镇发展核桃产业6万余亩,全县预计产值可达5000万元。

茶产业发展成效同样显著。2016年以来,竹山县将茶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第一产业,林业部门对茶园建设纳入退耕还林政策应纳尽纳,三年时间新建高标准茶叶基地12万亩。同时提升茶叶加工能力,大力开发红茶和黑茶等产品,借力各种展销会和“一带一路”开拓国内外销售市场。截至目前,全县茶叶基地总面积达到27.9万亩,年产干茶6800多吨,综合产值24亿元,覆盖贫困农户2万多户、6.9万余人,实现茶叶产业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为了助力农特产业科学发展、稳产增收,竹山县还重点注重技术培训,建立了一批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截止目前,全县林特产业基地面积达79.3万亩,2019年实现林业总产值25.3亿元。健全管护机制让生态成为“硬底气”

生态扶贫,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在深入推进生态扶贫工作中,竹山县林业部门实干实为,从健全机制、深化林业产业改革工作等多点发力,让竹山县这张国家级生态名片更加鲜艳。

持续落实健全护林机制,保护生态财富。1999年,竹山县政府先后制定政策,全面禁止天然林采伐,关停所有森工企业,伐木工人转变为国有林场植树人,保护全县300万亩天然林。自2017年以来,每年选聘千余名生态护林员巡山护林,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护管理。此外,堵河源自然保护区还成功创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女峰森林公园创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圣水湖湿地公园创建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深河乡大百川、白玉垭林场创建为省级森林公园,并成为竹山的“生态名片”。

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助推乡村振兴。为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该县还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抵押贷款等措施,着力培养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股份公司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探索出“林地流转+家庭林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林业产业发展模式。麻家渡镇黑虎村众诚核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路明流转土地800多亩建设标准化核桃基地,注册“谭家寨”核桃商标,带动18户贫困户年增收2万元。全县已培育扶持林业专业合作社48家,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93家。落实惠民政策

把温暖送到心坎上

竹山县林业部门切实抓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生态护林员等林业扶贫惠民政策落实落地。2016年以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发放各种林业补贴资金7805.28万元。其中,发放退耕还林补助资金3619.86万元,23111户贫困户受惠;发放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1521.42万元,80023户贫困户受惠;发放生态护林员补偿资金2644万元,7015户贫困户受惠。

在驻村扶贫工作中,县林业局选取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且熟悉林农工作的

“过硬人”驻村入户帮扶,培育食用菌、花椒、核桃、茶叶等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会,提供技术指导服务,每年投入30多万元资金发展产业。今年,该局帮扶的5个村顺利脱贫。

“力争通过5年时间,实现全县竹林总面积55万亩以上、竹产业年综合产值30亿元的目标。”在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过程中,竹山县林业局局长邵斌信心满满。目标在前,一幅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画卷也正在竹山徐徐展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