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多措并举舞龙头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专家传授猕猴桃种植技术康家村的甜蜜扶贫产业发展西瓜产业发展山羊产业发展食用菌产业

记者 王雁博

通讯员 陈韵晗

脱贫致富奔小康,发展产业是良方。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实现“造血”功能的“干细胞”,是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能量源泉。在轰轰烈烈的茅箭区脱贫实践中,产业扶贫开足马力,舞动龙头。

结合山区实际,坚持城乡统筹,探索绿色发展,做好产业文章,茅箭区始终以“精、准、严、实、细”的工作要求,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切实巩固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加强顶层设计

提供政策支持

近年来,为充分调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茅箭区先后制定出台了

《茅箭区精准扶贫指挥部关于印发<茅箭区精准扶贫指挥部脱贫相关配套政策>的通知》、《茅箭区精准扶贫产业发展项目考核细则》等一系列产业项目奖补政策,鼓励引导贫困户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和扶贫加工作坊实现脱贫致富,同时对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给予相应的奖励,有效提高了贫困户和市场主体产业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2016年以来,通过鼓励发展茶叶、中药材、猕猴桃、养蜂、食用菌等产业项目,实现增收致富,截至2019年底,全区共兑现到户产业补贴4331户资金总额1225.2711万元。其中,2016年度上半年兑现贫困户到户产业项目奖补资金927户160.5736万元;2017年度上半年兑现贫困户到户产业项目奖补资金1215户356.3252万元;2018年度上半年兑现贫困户到户产业项目奖补资金1180户414.9465万元;2019年度上半年兑现贫困户到户产业项目奖补资金1009户293.4258万元。

加强产业扶贫金融支持。茅箭区政府筹措2000万元财政资金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基金,与3家金融机构签订小额扶贫贷款合作协议,通过降低贷款门槛、按基准利率贷款、“免抵押、免担保,政府全贴息”、简化贷款程序、上门服务等政策支持,帮助解决贫困户和市场主体在产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为全区产业扶贫提供资金保障。截至2019年底,全区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792户,累计贷款2783.5万元,贷款余额1482.58万元。2018年新增贷款514户1710.7万元。茅箭区还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签订《茅箭区产业扶贫保险合作协议》,确定了种植类(中药材、食用菌、猕猴桃、阳荷、魔芋)、养殖类(猪、鸡、蜂)、价格保险(食用菌、阳荷、魔芋、猪)等三大类保障对象,保费99.8849万元,有效避让了产业风险,确保产业项目切实发挥效益。实施项目统筹

夯实项目支撑

严格统筹项目申报程序。为进一步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区政府严格按照村级申报、乡镇审核、区级审定的程序申报财政统筹项目,确保项目统筹的精准性和科学性。自2016年以来,全区共重点统筹了产业建设、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扶贫搬迁、医疗救助及其他类等精准扶贫项目6大类。2020年全区共统筹安排巩固脱贫成效、实施乡村振兴共四大类34个项目105个子项目,统筹资金1.7895亿元。目前在25个产业及产业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中,已开工实施的项目有15个,其余项目正在进行编制设计方案、公开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

严格项目统筹资金管理。先后印发了《茅箭区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的精准扶贫统筹整合财政资金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统筹资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项目管理原则、申报范围、申报程序、组织实施、检查考评等内容,规范了统筹资金收入支出管理流程,落实了各相关单位统筹工作职责,为更好地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和项目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严格统筹项目落地。为确保财政统筹项目精准实施,2016年以来,区政府每年都印发了《关于做好茅箭区精准扶贫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工作的通知》,并由区政府督查室印发《政府督办通报》,定期督办通报项目进展和资金拨付情况,确保所有统筹的项目能落地、能见效。其中2018年,全区新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的贫困户有1536户,占全区贫困户2440户的62.95%;2019年,全区新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的贫困户有982户,占全区贫困户2423户的40.4%;2020年,全区新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的贫困户有917户,占全区贫困户2402户的38%。截至目前,全区共发展茶叶3500亩、猕猴桃1000亩、食用菌265.4万棒、中药材983亩、蔬菜2000亩、蜜蜂5100箱,涉及16个村。全年预计出栏生猪3900头,出笼家禽250000只,涉及全区各村。培育市场主体

搭建桥梁纽带

近年来,茅箭区对新成立的22家扶贫互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策、资金、管理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各村合作社及时召开民主大会,修改完善了《章程》,合作社与入社成员签订了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完善了合作社与贫困户的利益链接机制,会计公司经常深入各合作社指导财务和经营管理工作,经过为期两年的发展,经营管理逐步走上正轨。2018年,全区贫困村新增合作社22家,贫困户入社1748户4499人,符合条件贫困户入社率达91%;2019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际带动贫困户比率达91%,2020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际带动贫困户比率达91%。

发展集体经济。2017年初,通过多方考察和学习,结合该区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势,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扶贫格局,一方面积极尝试将食用菌、养蜂、中药材等纳入区重点扶持和推广的特色产业。另一方面按照《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由区政府统一出资为20个贫困村购买门面房5500平方米,2017年为7个村建设光伏发电站1050千瓦,于2017年6月23日成功并网发电,2018年5个村150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已完成并网。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为实现贫困对象家门口就业,茅箭区加大与企业对接力度,因地制宜建设厂房式、居家式、基地式、融合式扶贫车间。2019年以来,围绕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支持村集体、龙头企业、合作社实施农产品加工、产供销一体化项目9个,产业扶贫车间作坊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致富。围绕全域旅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茅箭区坚持“把农村当景区来打造,把农业当旅游业来发展,把农民当业主来培育”,科学编制实施《茅箭区南部山区旅游导向型乡村综合发展规划》,将扶贫搬迁与乡村旅游、产业建设一起抓,提升旅游扶贫精准度。建设秦巴生态植物园等旅游景点,发展茅箭区东沟红色游、马赛路健康养生游、义军寨古村落游等一批特色旅游线路,引导农户建成东沟桃源人家、王家躲猫猫等一批民宿示范户,带动了沿线和周边农户脱贫致富,南部山区已经成为城市“后花园”、旅游“大景区”和脱贫“主阵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