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必胜信心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周庆荣核心提要

当前,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是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勇当先锋、敢打头阵,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茅箭区今年以“增强‘四心’、走在前列”为主题,持续开展“抓学习、抓作风、抓项目,苦干实干促升级”活动,奋力抢回耽误的时间、追赶落下的进度、弥补前期的损失、实现全年的目标,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以必胜之心面对

信念与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全国上下闻令而动,团结奋战,展现出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正是在这种重大危机面前坚定昂扬的必胜信念与信心,凝聚着人心、鼓舞着士气、激扬着斗志,才汇聚成众志成城抗疫情、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强大力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很多,任务很重,要想获得成功,第一位的是坚定必胜信心。

胜势和优势,从来都源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茅箭区自建区以来,始终坚定必胜之心、必成之志,勇于在思路、制度、体制、机制、方式上破旧立新、大胆探索,敢于第一个“吃螃蟹”。首开全市山地整理先河,创造山区节约集约用地“工业梯田”模式;建立全市首家民营工业园,开办全市首个现代化超市,建成全市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市第一家上市企业、全市第一家集中上楼安置区等多个“第一”……信心贵比黄金。茅箭区始终保持着炽热的发展豪气、必胜的发展信心,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规律,与时俱进擘画发展蓝图。从农田遍布、茅草丛生,到高楼林立、企业云集;从几万人的城郊小镇,到坐拥45万多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今天的茅箭区,以全市四十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市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实践证明,只要信心足、意愿强、决心大,只要坚定信心、团结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以责任之心担当

以本业为主业,以岗位为本位,是干部的本职之要、岗位之责。每件事情、每份工作,无论大小,折射出的是能力和作风,体现出的是责任和担当。干好没干好、使劲没使劲、发力没发力,都直接体现工作的实际效果,直接体现能力大小、作风虚实,这也是组织识别和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

推进复工复产复市复业,都是具体而实在的事情,都得脚踏实地去干。我们要把工作上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干,把每一件小事都当成大事来做,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当成重要的事来做。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手的山芋,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干就干好的责任意识,沉下心、弯下腰、扑下身实干实为,真正做到“用数字说话、靠项目支撑、凭实绩证明、让人民满意”。以仁爱之心落实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我们要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当前复工复产复市复业中,还有不少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物流不畅、用工不足等各种困难,要借助“双千”活动机遇,带着政策、带着感情,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真正深入企业,与企业一道研究情况、一起解决问题,逐一化解企业复工复产中的“堵点”“断点”,帮助企业增强发展信心,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疫情之后,不少群众,尤其是一些特殊群体,面临着许多生活困难。我们要树牢宗旨意识,站稳群众立场,及时关注关心关爱这些困难群体,及时送去温暖,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提供兜底保障,纾缓化解情绪,多行惠民之举,多解群众之难。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凝聚起干群团结奋进、齐心大抓发展、共建全面小康的磅礴力量。以谨慎之心统筹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前进路上考验多。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越是在困难面前,越要坚持底线思维、忧患意识、问题导向。

当前,自然灾害等风险交织叠加,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在加快复工复产中,一些企业增人手、添设备,开足马力,追赶进度。我们要强化忧患意识,增强谨慎之心,秉持如履薄冰的谨慎、一叶知秋的敏锐,不仅要有防范“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既确保复工复产“红红火火”,又保证企业生产“平平安安”;既统筹兼顾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又积极稳妥加强社会管理社会治理;既打好疫情防控成果保卫战,又统筹打好转危为机的经济发展主动战;既慎终如始抓好防控,又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作者单位:茅箭区委)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