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前进行大喇叭宣传开展入户调查和体温登记为社区分发物资检查夜间卡口值守情况记者 刘俊
通讯员 马侨
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市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迅速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主动担当作为,认真履职尽责,确保疫情防控、人社业务全面落实,为夺取战“疫”全面胜利贡献了重要人社力量。打好援企稳岗“组合拳”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是当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紧迫任务。为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市人社局在主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以援企稳岗服务为突破口,精准施策保工用工,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全面打响经济高质量稳步发展的“主动仗”。
靠前服务,认真落实稳岗返还政策。抗疫期间,市人社局专门印发《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在该政策的推动下,全市首批4976家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费稳岗返还已全部到位。涉及金额2089万元,稳定就业岗位10.5万个。目前,全市第二轮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工作已启动,拟向4035家中小微企业拨付失业保险费稳岗返还1447.59万元。
突出重点,做好重点企业用工服务。印发《关于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的通知》,全市人社系统按要求成立专班,安排专人对所在地的复产复工企业做好用工跟踪服务,并建立疫情期间重点企业用工服务台账。还积极开展“网上春风行动”。多途径、多渠道解决复工复产企业用工问题。截至4月26日,全市共发布各类网络招聘会38场,累计有2035家企业入驻,提供就业岗位14.7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3420人。
精准对接,做好“点对点”返岗复工服务。印发了
《十堰市农民工返岗复工指导意见》,通过秦楚网、微信等平台发布
《十堰市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输送服务须知》,助力农民工返岗复工。开展“点对点、一站式”输送务工人员安全返岗。积极与输入地人社部门对接,实行“专人专管、专车专接”保姆式服务,定人、定点、定运,“点对点”从现居住地精准流向用工单位,实现了
“家门直达厂门”。截至4月26日,已实现就业39.8万人,就业率96.1%。其中,人社部门通过
“点对点、一站式”方式集中输送外出务工人员4.7万人。
履职尽责,用足用好惠企援企政策。编印疫情期间人社政策汇编3期,共60项政策规定,通过十堰政府网、秦楚网、十堰发布、市人社局官网及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宣传,提高人社惠民惠企政策的知晓率和覆盖面。及时发放就业补贴,目前,已发放一次性就业补贴121.8万元。实施阶段性免征社保费政策。认真落实
《关于我省阶段性免征企业社会保险费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指示,自2020年2月至6月,对各类参保企业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三项社保的单位缴费实行免征。经测算,全市2-6月共可为5531家单位减免社保费4.74亿元,受益者达17.31万人。发挥公共服务新效能牵牢便民利民“牛鼻子”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抓住这个社会稳定的“牛鼻子”,在开展防疫工作期间,市人社局同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民生就业等公共服务保障工作,在多个业务领域推出
“不见面”“无接触”等服务举措,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人社服务“不打烊”。
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将招聘活动从线下搬到线上。全市扎实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活动。举办大学生专场招聘2场,累计有281家单位入场,发布岗位12629个,达成就业意向781人。搭建网络供需平台,常态化开展线上招聘,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线上培训。引导用工单位和求职者登录湖北公共招聘网、关注十堰市公共招聘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线上对接。实现“人企对接、人岗匹配”,帮助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足不出户找工作。
强化社保经办服务,变“面对面”办理社保业务为“不见面”。防疫期间,市人社局引导参保单位及人员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十堰社保”APP、“支付宝-社保服务”等渠道办理业务,通过致参保单位和人员的一封信、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QQ群等多种渠道,采取电话咨询、预约办理方式,回应群众关切。一季度共为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18.19万人次发放养老金5.21亿元。
强化安置保障服务,应滞留十堰外地人员所需所呼。印发了
《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滞留在堰外地人员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
(十肺炎防指
〔2020〕59号)文件,成立了市疫情防控期间滞留在堰外地人员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滞留十堰外地人员的服务保障工作。工作专班下设13个工作小组,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省、市、县专班办通过各种方式征集到求助事项18808件,办结率100%。落实关爱一线暖政策凝聚防疫战疫正能量
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开辟工伤认定绿色通道、落实人事人才倾斜政策、给予及时奖励……战
“疫”期间,市人社局出台一系列暖心政策,及时有效地为一线人员解除后顾之忧。
落实待遇保障政策。市人社局会同相关部门指导督促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认真落实临时性工作补助政策,确保临时性工作补助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共为市直医疗卫生人员和广西援堰人员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和一次性慰问补助1053.5万元。向其他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138.2万元。
落实工伤保险政策。对在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中,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冠肺炎的医护和相关工作人员,十堰市人社局开通了工伤认定和工伤待遇支付
“绿色通道”,开展网上办理工伤认定工作,将办结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目前,共收到工伤报案11起,已办结8起。
落实人事人才倾斜政策。对在疫情防控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定点诊疗、疾控、防疫研发等事业单位及专业技术人员,市人社局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
《关于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落实人事人才倾斜政策措施的通知》,从职称评审、岗位设置、岗位聘用、人才项目评选、进入事业单位的绿色通道等5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人事人才政策倾斜措施,以激励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担当作为。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卫健委印发
《关于给予王梅芳等10名同志记功、孟忠吉等20名同志嘉奖的决定》,并发放奖金6万元。站好基层疫情防控岗树立人社干部好形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人社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扎实开展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一线服务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人社力量。
把纪律规矩和责任要求挺在前。为夯实责任,全市人社系统及时传达学习市委组织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关于抓细抓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提示》《关于深化市直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提示》。持续强化纪律教育,督促党员干部引以为戒,强化大局意识和规矩意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认真落实下沉社区参与防疫的工作要求。
把服务社区防控和便民工作干在实处。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下沉社区,加入党员突击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全系统26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请缨、自觉报名,派出了2支党员突击队,当好疫情防控“宣传员”“守门员”等,团结广大群众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还动员组织系统各党组织发动党员自愿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市直人社系统490名党员累计捐款6万余元。
责任在肩上,担当在心间,行动在脚下。疫情之下,十堰人社局干部职工把初心和使命写在了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人社”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良好精神风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