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监测工作人员现场采集商品价格蔬菜“出村进城”
记者 王雁博
通讯员 李江 李家陆 严小辉
根据3月10日收到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全省六类主要生活物资价格调控快报(3月9日)》显示,十堰市价格调控水平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综合排名位于全省第一方阵。自疫情发生以来,市发改委闻令即动,与时间赛跑,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问题导向,推进保供稳价各项工作任务,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在疫情一线,展现了发改作为,把业绩写在保障抗疫的火热战场上。主动跟进监测
掌控价格动态
市发改委自1月23日开始,坚持每天由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抽调16名干部组成4个专班,对城区超市、药店、批发市场开展全覆盖价格监测,实行日监测、日报告制度。专班同志白天深入市场监测价格,晚上集中汇总数据,实时研判市场生活物资供应及价格波动情况。随着防控要求日趋严格,由居民进店购物转变为生活物资线上“无接触配送”服务,专班随即跟进监测,做到商品在哪卖,专班监测人员就跟进到哪里。商品在超市专班人员就跟进超市、在电商专班人员就跟进到电商,物资配送到小区专班人员就跟进到小区,确保价格监测全天候、全覆盖。专班人员迎着疫情,走街串巷,及时摸清市场物资价格动态,发现市场供求及价格的点点滴滴变化,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客观、真实、准确情况。聚焦问题研判
第一时间预警
在日常价格监测中,市发改委做到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参谋、早推动,确保市场生活必需品储备充足、价格平稳。针对市场部分蔬菜、猪肉等主要生活物资价格明显偏高,市发改委根据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发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时建议启动物价补贴联动机制,按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同时启动困难群体每人100元一次性价格补贴,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截至2020年1月已连续启动10个月,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失业人员、重点优抚对象四类人群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15亿元224万人次,惠及困难群众23万人。针对我市蔬菜储备量偏低、猪肉供应偏紧等问题,市发改委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并多次召集相关部门会商,协同发力,促进问题及时解决。启动我市政府储备冻猪肉投放机制,自13日开始投放100吨平价猪肉,平抑市场价格。同时,委主要领导带队多次赴市场、企业及县市区开展调研,及时协调解决外运蔬菜受阻、配送车辆受限、员工无法返岗等一系列问题,打通了购销通道,保障了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截至3月10日,我市成品粮油可供40天以上,肉禽蛋可供10—15天,蔬菜可供5—7天,均超过省定标准。深入一线解困
做好保供文章
市发改委坚持“一线工作法”,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以最快速度化解矛盾和问题,积极做好保供文章。为摸清成品粮油储备情况,市发改委集中组织六个专班,分别由委领导成员带队,深入到县市区库、点、仓、店,现场检查,做到了成品粮储备底数一口清。为摸清猪肉储备情况,市发改委集中力量深入到每一家储备企业,进仓库进猪圈,第一时间摸清了企业增加储备面临的流动资金、人员返岗难题,并逐项推动化解,猪肉储备实现了既定目标。面对城区周边大路菜销售不畅问题,市发改委充分发挥市场信息收集中枢作用,积极推动蔬菜“出村进城”。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欧阳立先后深入张湾区、郧阳区、丹江口市等地专题调研,委保供稳价专班帮助企业先后从丹江口市六里坪镇、郧阳区柳陂镇、郧西县等地购回大路菜,供销双方建立了稳定购销协议。引导企业降价
惠及广大群众
为切实遏制我市大路蔬菜等生活物资价格偏高的问题,市发改委在前期开展价格比较公示的基础上,于3月5日开始,协同市市场监管局组织我市新合作、寿康永乐、万得福、武商超市等4家大型商超企业,对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23种重点生活物资价格联合开展降低价格销售承诺活动,整体降幅达25.6%。次日,我市美菜网、满山红等21家电商一致跟进承诺降价销售,随后承诺降价活动在全市各县市区展开,有力平抑了物价,挤压了不法小商小贩随意涨价的空间,给广大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3月7日新华社、湖北日报对我市商超企业联合降价销售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随州、襄阳、宜昌、孝感、潜江等地借鉴我市做法,开展企业承诺降价活动。多方发力监管
扩大稳价效应
市发改委对巡查中发现的超市蔬菜价格普遍较高的问题,由专班领导及时约谈门店责任人,要求各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不得随意涨价。同时发布《行业自律告知书》《价格倡议书》,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加强自我价格约束,严禁借机哄抬物价。积极拓展“价比三家”有效经验,推出20种粮油、蔬菜、水果、猪肉价格清单,开展电商企业生活物资销售价格比较公示。并由原来每周在十堰晚报公示,转变为每日在十堰广播电视台、秦楚网、十堰发布微信等新媒体公示、十堰市发改委网站公示,信息日点击量达到10万次以上,对各商家随意涨价发挥了强有力舆论监督作用。由第一期蔬菜价格比较公示时的普遍较高,到第二期个别品种价格回落,到第三期价格普遍下调5%至10%,有效约束了企业价格行为。此做法随后在全市各县市区推广。同时,市发改委坚持在市场监测中发挥执法合力,协同市市场监管局加强价格违法处理,从严从快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先后将江苏路每日鲜超市蔬菜价格过高、顾家岗某药店销售口罩乱涨价等10余起案件移交市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并在电视媒体公开曝光,形成了强大震慑合力,有力维护了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25家商超企业降价承诺明细表品名
原价
现价
品名
原价
现价芹菜
3.95
2.45
莲藕
5.28
3.95
大白菜
1.98
1.20
冬瓜
1.98
1.50
黄瓜
5.98
4.98
大蒜
7.93
5.50
白萝卜
1.68
1.30
精瘦肉
42.00
32.80
茄子
6.58
5.38
腿夹肉(前夹后座)
39.00
29.00
西红柿
6.58
4.50
排骨
40.00
36.00
四季豆
7.98
6.20
鸡蛋
4.50
3.70
土豆
3.28
2.65
苹果
7.98
5.50
青椒
4.98
4.20
香蕉
5.08
4.50包菜
1.71
0.99
雪梨
3.90
2.30
中晚籼米
2.38
2.38
草鱼
11.00
6.80
面粉
1.96
1.95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