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俊东
在风景如画的堵河之滨,有这样一所充满魅力的校园——
学校连续多年荣膺全县小学质量监测综合成绩榜首,连续多年获评“全县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单位”。
学生发展全面,品行优良,在市、县综合素质展评及各类才艺大赛中获誉不断,走出去的学生受到初高中教师的广泛认可,同时获得学生家长一致好评。
教师功底扎实、教艺精湛,在每年的省市县各项教育教学技能竞赛中,学校教师总能取得骄人成绩。学校非常注重教师核心素养提升和教师梯队建设,在“青蓝结对”帮扶工程推动下,中、青年教师不断从学习中成长为学校的精英骨干,都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独当一面。
这就是竹山县张振武小学。在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该校打造成了竹山教育阵地中一张办学特色鲜明而响亮的名片,学校的社会公信力也在逐年提升。
近日,记者专访张振武小学校长邹高晓,解开了学校魅力发展的密码。
记者:您提出的“快乐教育”特色品牌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受到广泛认同,请您谈谈具体内容?
邹高晓:学校短期发展靠成绩,长期发展靠文化。教育从来不是急功近利的工程,必须夯实基础、着眼长远,建立好校园核心文化,以文化强基铸魂,以文化引领发展。
从教26年来,我一直奔走在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路上。在张振武小学任职期间,基于“让学校成为学生获得成长,教师获得发展,家长获得希望的乐园”美好教育愿景,秉承学校“共筑梦想、快乐启航”的办学理念,学校建立了“快乐教育”特色品牌,确立了“五快乐”教育模式,提出“快乐管理,让学校管理活起来;快乐德育,让学生核心素养好起来;快乐课堂,让教学效率高起来;快乐活动,让学生实践体验多起来;快乐创造,让办学质量强起来”的教育目标,统领支撑着学校各项工作,助力学校在特色办学及高位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记者:学校是以辛亥首义元勋张振武命名的学校,请问在教育教学中,学校如何依托振武精神强党建、促育人?
邹高晓:以烈士名字命名校名是对人民烈士最好的怀念,也是对烈士精神最好的传承。近年来,张振武小学将振武精神作为学校发展的根和魂,以党建为抓手,以教学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让振武精神深植师生心田,引领师生行稳致远。
学校积极创新红色党建品牌,设立党员示范岗,通过对示范岗的设立、考核、评比,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并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学校落实落细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党史学习等活动,确保活动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以党建引领学校全方位发展。
学校以红色文化浸润童心,组织编印及收藏《红色振武》《星耀振武》《首义元勋张振武》《竹山县革命传统教育读本》等系列校本教材,用鲜活的历史素材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的张振武烈士纪念馆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积极挖掘张振武烈士的丰功伟绩供大家瞻仰学习,并利用培养“小小宣讲员”、国旗下讲话、评选振武好少年等,影响感召一代又一代振武学子成长为振武好少年。
记者:学校“快乐德育”的内涵是什么?
邹高晓:在多年的实践创新中,学校不断丰富“在体验中快乐认知,在思辨中快乐内化,在生活中快乐行知”的快乐德育内涵,形成以“振武精神为魂—快乐德育为形—十星文化为核—五评活动为体—学科渗透为本—实践体验为乐”的“快乐德育”模式,将快乐德育渗透到每一位学生、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以快乐德育助推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结合我县“十星级”精神文明创建特色,学校制定“十星级学生”创评内容及标准。把文明礼仪、安全卫生、尊师敬长、勤奋学习等融入十星评比,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勤奋学习、遵德守礼、团结互助,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长期组织开展养成教育“五评”活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每周评选卫生工作红旗班、每两周评选路队放学示范班、每月评选养成教育示范班、每学期评选十星级学生(班集体)、每年评选振武好少年。通过细化形成目标,制定考评细则,检查督办实施,形成激励机制,颁发荣誉奖励,调动学生争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热情,有力推动学生良好习惯、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学校《“快乐式”德育探索》案例于2021年3月荣获湖北省第一批“一校一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
学校高度关注学生的“幸福指数”。学校积极发挥活动育人功能,将课间操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增加到40分钟,活动内容由单一的广播体操丰富为武术操、自编乒乓球操、校园集体舞、室内操等形式,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找到自信,获得成长。同时,学校精心打造大课间经典诵读、形体社团、手工制作、呼啦圈、乒乓球、篮球、足球、乐器、书法、剪纸等30多项社团活动,学生自主自愿自选,在丰富的课余生活中相互启迪、切磋技艺、增进友谊,塑造健康人格。
记者:学校的“快乐课堂”实行以来,学校教学质量实现了稳步上升,教师执教的课在省市级评比中获得了不凡的成绩,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邹高晓:“快乐课堂”也称为“1345快乐课堂”,分为“一导三学四步五乐”,即课前由教师设置快乐情景或学生自主才艺展示导入新课,通过自学、互学、群学开展学习,遵循导学自悟、合作探究、展示点拨、训练达标四个流程,收获五种快乐的学习模式,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愉悦合作、快乐分享、有效达标。
“1345快乐课堂”教学模式凸显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知识生成的生本理念,形成教师的教学智慧、学生的智慧学习,激发课堂的生机与活力,引领学校教育质量向着优质高效稳步迈进。近年来,学校教师在“一师一优课”“微课大赛”“教科研成果”等比赛中屡创佳绩,教师论文、微课、案例获奖达300多人次,其中国家级、省级23人次;“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获省部级优课10余节,市县级优课60余节;在课题研究方面有4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课题已结题,尚有10个省级课题正在推进中……2021年3月,学校荣获市“十三五”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记者:学校是“省级示范家长学校”、市现代家庭教育实验工作试点学校之一,获得这一殊荣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邹高晓:学校重视家长委员会建设,不断完善《家长学校办学宗旨》《家长委员会章程》等规章制度,有序开展家校共建工作,促进学校工作的顺利推进。学校聘请家庭教育专家来校开展相关公益讲座、定期开展家长会、发放致家长一封信等家庭教育辅导资料,加强对家长家庭教育指导,不断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学校在“养成教育汇报展演”、庆“六一”、开学典礼、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中邀请家长参与,增强了家校教育合力。学校通过校公众号、QQ微信群、校园网等现代化家校合作平台,使家校沟通交流做到了日常化、随时化。
良好的家校关系,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赢得了家长大力支持,学生的养成教育得到跨越发展,学校教育教学实力得到持续攀升,学校先后荣获“湖北省文明校园”“全省中小学党建工作示范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市事业单位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县“十星级平安校园”“十星级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记者:屹立时代潮头,请问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您有哪些期待?
邹高晓:壮志与热情是伟业的辅翼,实干和信念是事业的基石。张振武小学50年的办学历程,是筑基,更积淀了学校独特的人文气韵。如今,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之年,我们将坚守“有颜、有品、有味、有质”的办学目标,紧跟时代步伐,朝着美好办学愿景,在“快乐教育”创新之路上砥砺前行,向特色办学高位发展继续大步迈进。邹高晓校长为学生讲红色故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