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这抹红,映射青春荣光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记者詹妍张潇潇通讯员

靳书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一代代共产党人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为中华民族复兴奋斗不息。

在茅箭区实验学校,有这样一群党员教师。他们牢记使命,秉持初心,聚集在信仰的旗帜下,为同一个梦想凝心聚力,为同一份荣光奋勇向前。赵启迪:“这是对精神富足的真正追求。”

人物档案:2007年入党,茅箭区实验学校校办主任,党员教师。从教15年,担任班主任11年,先后获评“茅箭区优秀教师”、“茅箭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茅箭区骨干教师”。

“为什么要入党?”

茅箭区实验学校校办主任赵启迪毫不犹豫的回答:“因为我的外公、父亲、舅舅、姑父都是党员,受他们影响,我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希望能加入这个光荣的组织。”

2006年,22岁的赵启迪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次年9月,赵启迪进入茅箭区实验学校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从入职的第一天起,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是学生,我会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带着这个问题,赵启迪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耐心地寻找着答案。

“有一次作文课布置的题目是记一件有趣的事,结果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写得十分枯燥无味。”怎样才能让学生把作文写得生动具体且有趣呢?很快,赵启迪有了主意。“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我抽了两节课的时间出来,让学生们在校园里打雪仗。他们开心极了,后来甚至有好几名老师都加入进来。”赵启迪说,相比于枯燥的照本宣科,实践活动更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学生在感受到快乐的同时,也积累了写作素材,就不存在黔驴技穷的情况。

赵启迪的课堂,似乎从来都不受空间的限制。校门口、操场上、草坪上、图书室……随处可见她和孩子们的身影。“我把自己当成班级内的一名学生,甚至是‘学困生’,这样才能真正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用合适的方式引领学生前行,让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是我们作为教师该做的。”赵启迪说。

2020年元月,赵启迪开始接手校办工作。虽然辛苦繁琐,但对她而言却是一种挑战和提升。很快,赵启迪就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教育无小事,一定要做到眼勤、手勤、腿勤、脑勤,不论遇到大事、小事还是突发事件,都要慎重思考,尽力做到周全细致。在工作中要讲究原则,做到率先垂范、任劳任怨、不计得失、不挑轻重。”赵启迪说,身为一名党员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更要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坚定地追求精神上的富足,成就有价值的人生。王雷:“入党,是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人物档案:2009年入党,茅箭区实验学校行政后勤党支部委员、保卫处主任。2019年获评“茅箭区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2019年、2020年获评“茅箭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王雷,人如其名,声音洪亮、雷厉风行。严厉是学生们对王雷的第一印象。

1999年9月,王雷进入茅箭区实验学校成为一名体育教师。在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带领下,王雷渐渐萌生了入党的念头。2009年,他如愿站在了党旗下,庄严宣誓。用王雷的话说,“成为党员就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上要比别人做得更多、更好才行。”

2014年9月,王雷担任学校的保卫处主任,具体负责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保卫处的工作看不出成效,对于我来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王雷告诉记者,安保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压紧压实安全责任,遇到危险更要挺身而出。

为了能随时到校处理突发事件,王雷必须24小时待命。为此,他专门买了一辆电动车,两点一线奔走于学校和家之间,短短三年时间就骑坏了4辆电动车。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以外,王雷还担任调解员的角色。2020年5月复学后不久,王雷就接到了一位班主任的求助。该班学生小东(化名)疫情期间大量接触电子产品,浏览了许多含有暴力因素的网站,导致性情大变,与班上同学的关系急转直下,久而久之,小东被同学们孤立了。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后,也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王雷得知后,第一时间将小东叫到办公室,他找来纸和笔,让小东记录下被同学孤立的原因,并站在小东的角度帮助他一条一条分析,在尊重鼓励的基础上,督促小东慢慢改正。在王雷的悉心教导下,小东终于重新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工作中,每当王雷遇到困难时,他就会回想起站在党旗下宣誓的情景,激励自己:“我可以做到,我是一名党员,绝不能退缩。”

黄玉娟:“党员教师就要倾其所有、尽其所能。”

人物档案:茅箭区实验学校中学党支部委员,茅箭区物理兼职教研员,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19年被授予“茅箭区首届骨干教师”荣誉称号,先后荣获全国基础教育系统比赛一等奖、市级“优课”二等奖、论文先后荣获省级评选三等奖、教学课件荣获省级评选三等奖等荣誉。

“黄老师,我家孩子最近迷游戏迷得可厉害了,谁的话也不听,咋办啊?”“黄老师,孩子总是不爱与同学沟通,我该怎样引导他?”……黄玉娟是学生、家长心中的“明星”教师,学生信赖她,家长认可她。遇到棘手教育难题,家长们总是第一时间咨询他,年轻老师也常常围着她求教家校沟通的“法宝”。

“学生和家长能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只要真心付出,他们也一定会用真心接纳你。”6月18日,谈及自己的家校沟通方法,黄玉娟如数家珍。除了真诚,辛苦付出也是家校沟通的不二法门。每年的9月是黄玉娟最忙的时候,授课之余,她总会对这些刚接手的学生进行挨个家访,每天晚上10点回家是常态。她常常说:“只要孩子们需要帮助,我都会尽我所能,这是一个教师的职责。”

2018年,学生小智(化名)引起了黄玉娟的注意。在课堂上,小智总喜欢跟老师对着干,且每次发生矛盾后就开始大哭大闹、情绪失控,经老师的教育安慰短暂恢复正常,可过不了几天又开始故技重演。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黄玉娟,敏锐地察觉这个孩子的行为,可能反映出他原生家庭的一些问题。几次电话沟通后,黄玉娟便决定进行家访。

多次的沟通解开了小智埋藏了11年的秘密:他的母亲是继母,父亲给餐馆送菜送货,平时两人忙于生计,对孩子疏于照顾,因为长期缺乏关爱,导致小智心理失衡。了解情况后,黄玉娟和小智的父母打起了“配合战”,她先后让小智父亲送孩子礼物、接孩子回家、安排全家一起聚餐、散步等,通过这些小事,让小智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在意和关心。同时,黄玉娟和小智父亲约定,让小智陪着父亲送货。短短四天时间里,小智深切感受到父亲工作的不易和父亲对他深沉的受。从此,小智的失控行为几乎没有再出现,家庭也其乐融融。

从教28年,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学生小魏(化名)因为小时候生病导致智力低下,父母对其全然放弃,极度自卑的他总是低头弯腰走路,时间长了肩膀歪斜严重、背部拱起一个硬包。了解到小魏的情况后,黄玉娟心疼极了。她把小魏叫到办公室,亲自示范,教他挺胸走路。平时,她总会无微不至地关心小魏,给他买早饭、带零食,让他像别的孩子一样享受关爱,同时,黄玉娟积极做小魏父母的思想工作,以心贴心的教育引导让他们转变思想。慢慢地,小魏身边有了朋友,脸上常常挂着灿烂的笑容。

备课、教学、家访、教研、组织党务学习……尽管作量极度饱满,但黄玉娟的脸上总是挂着积极向上的笑容。从教多年,她总是以乐观饱满的精神面对工作,以优异成绩向学校交上满意答卷,她说:“每当帮助一个个无助的孩子,看到一张张舒展的笑脸,我就觉得工作是有价值的,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教书育人的决心和信心!”

罗锐:“用爱心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人物档案:1994年入党,茅箭区实验学校小学党支部委员、小学部教务副主任。在茅箭区第十三届“金烛杯”教学竞赛上获奖,2015年、2017年被评为十堰市、茅箭区优秀班主任,2019年被评为“茅箭区首届骨干教师”,2008、2014、2017、2018、2019年度被评为茅箭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2017、2018、2019连续三年被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会授予“全国中小学教育学术活动组织奖”和“全国百佳教育学术研究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你怎么啦?好像有心事。”“同学们早,吃饭了吗?”“今天天气热,大家注意防暑。”……在茅箭区实验学校三(4)班,常常能听到该班数学老师罗锐对学生们真诚的关心关爱之声。

“当了多年的班主任,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要用爱心、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用真情来育人,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这样学生才会信任你,愿意跟你交流,才能互相理解、实现教学相长。”罗锐说。

从教多年,罗锐始终坚守党员教师的初心,坚持用爱心和诚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她是学生生病后的依靠,是学困生前进的动力,是家长们认可的“罗妈妈”。

“罗老师,感谢您,您给了孩子妈妈般的关爱,孩子如今活泼开朗多了。”今年开学初,学生小微(化名)爸爸的一通电话让罗锐十分欣慰。去年年初,沉默寡言的小微引起了罗锐的注意,小微不仅课上很少回答问题,课下也很少与同学接触,平常总是低着头坐在座位上。不久后,小微在作文中书写了自己的家庭情况:父亲眼睛不好,母亲没有固定工作,还喜欢打麻将,两人经常吵闹着要离婚。

“如果不打开小微的心结,帮他树立阳光活泼的心态,对她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了解情况的罗锐,先试着慢慢接近小微,上课间隙,她总是走到小微身前,问问她是否听懂,下课时,将她叫到办公室与她聊聊天。起初,小微只是默不作声,偶尔笑一笑。时间长了,感受到老师的爱和真诚以后,小微向罗锐敞开了心扉。原来,小微的父母离婚,母亲远走,小微极其渴望幸福的家庭,渴望妈妈回到自己的身边。看着眼前这个缺乏母爱的孩子,罗锐心疼极了,她与小微约定,以后当她的“罗妈妈”,学习上单独辅导小微,生活上给予小微力所能及的帮助。在罗锐的悉心呵护下,小微阳光多了,学习状态和成绩都有了很大改善。

罗锐班上一个叫小浩(化名)的学生,很爱调皮捣蛋,上课时,不是身子扭来扭去,就是嘴巴说个不停,老师说上句,他接下句,跟老师对着干。罗锐第一次找小浩谈话,他很干脆地说,自己也想好好学习,但就是坐不住。罗锐知道要提高他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的思想问题,改变他的坏习惯。于是,罗锐耐着性子多次找小浩谈话,只要他犯了错误,罗锐就找他谈。次数多了,小浩感受到了老师的用心,努力尝试改变坏习惯。后来,小浩基本能做到上课好好听讲了,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我也许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业绩,但教师就是一根蜡烛,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燃烧自己,照亮更多孩子前行的路……”罗锐说。

马佳力:“把个人命运同党的理想捆绑在一起。”

人物档案:2010年入党,茅箭区实验学校党员教师。2018年在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二等奖;2019年在茅箭区“金烛杯”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019年荣获茅箭区教育系统“教坛新秀”称号。

茅箭区实验学校教师马佳力还记得,当得知自己被批准入党,并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时,她的心情多么激动。“那神圣的一刻,是我期待已久的梦想将要实现的时刻,是我将要跨出人生庄严一步的时刻,更是改变我这一生的时刻。”马佳力说。

对党的向往,源于马佳力的党员世家。马佳力的外公是一位老党员,小时候,马佳力经常看到他不管干什么总是走在最前面,冲在最前面,大家还很听他的。那时马佳力就想,党员可能就是一个“官”吧。后来上了小学,成为一名少先队员,她才懵懵懂懂地知道了共产党员的含义。中学时,她加入团组织,对党又多了一分理解;大学时虽然错失良机,没有成为学生党员,但通过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对党的认识更深更全面了。终于,上班后,通过党组织的培养,2010年4月,马佳力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走上工作岗位后,马佳力更是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们班上有一个孩子因为受到外界不良影响,和任课老师发生了冲突。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既不能指责任课老师的教育方式不对,也不能责骂孩子调皮任性。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责任和担当。”马佳力表示,为了做好调解工作,她一边劝慰任课老师心平气和与孩子好好沟通,一边做孩子的思想工作,给他讲尊师重道的小故事,教他正确的师生相处之道。在马佳力的耐心劝导下,问题终于迎刃而解。

“言在该言处,爱在细微中。”马佳力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从入党那一刻起,我将不再仅仅是我自己,我的命运和追求同党的理想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刘长清:“父亲是我入党的领路人。”

人物档案:2015年入党,茅箭区实验学校党员教师,山东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2020年10月在第十一届全国教育技术论文省级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2020年11月在湖北省第33次学术年会论文中荣获一等奖;2021年4月在茅箭区第二届体育教学评优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2015年11月27日。”被问及入党时间,刘长清脱口而出。“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那天是我的第二个生日。”刘长清告诉记者,入党那年他还是一名大三的学生,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他的理想,因为他渴望能够像父亲一样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刘长清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也是郧阳区一名乡村干部,在他的记忆中,父亲总是和村民待在一起,家里鲜少看见父亲的影子。2012年夏天,为了救一名落水儿童,父亲毫不犹豫跳进水里,拼命救起了落水儿童。事后,既担心又害怕的刘长清问父亲为什么要以身冒险,父亲告诉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不计较个人得失。

2018年9月,带着父亲的嘱托,刘长清进入了茅箭区实验学校。作为全校唯一一名担任班主任的体育老师,刘长清面临着诸多质疑。在与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刘长清发现,对学生宽容既是一种有感召力的教育手段,也是教师敞开胸怀接纳学生的一种方式。班上的学生小杰(化名)因为学习成绩、行为习惯较差经常受到批评、指责,渐渐产生逆反心理,变得性格孤僻,行为偏激,自暴自弃。刘长清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找到小杰,通过接触后他发现,小杰在体育方面有极大的天赋。为了帮助小杰重树信心,刘长清带着小杰练起了体育,在取得了小杰的信任后,开始给他设立一些阶段性的目标,慢慢地,小杰的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就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更要通过个人言行带动身边的人。”刘长清说。

陈杰:“我希望做影响学生一生的好老师。”

人物档案:2014年入党,中南民族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经区人才引进计划聘至茅箭区实验学校,现担任九年级班主任、两个班语文教师,从教两年,所带班级教学成绩突出、班风良好。陈杰先后获评校级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名师优课(教育叙事)大赛一等奖、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优秀学员”等荣誉。

他知识渊博,有多学科学习经历,语文、历史、英语知识都能教。

他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善于钻研,总是扎实细致做好每一件小事,关键时刻总能挑起重担。

他品行端正,在教育工作中以身示范教育学生、影响同事,老党员评价他“做到了优秀党员的标准”。

他就是茅箭区实验学校班主任教师、党员教师陈杰。

“如今我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获得的每一分认可,都与我遇到的每一位好老师直接有关,特别是读研期间的导师,她端正的品行、严谨求实的作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孩子们人生中的好老师,给他们播种希望。”2019年9月,硕士毕业后,陈杰便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教育事业,站上了三尺讲台。

刚入职不久的陈杰被推荐去市实验中学挂职锻炼,密密麻麻百余节的听课记录真实反映了他在这段“没人会特别检查”日子里的自律。疫情期间,他充分发挥大学三年校报编辑经历所学,配合学校负责宣传的老师撰写人物通讯、新闻报道20余篇,被湖北教育、秦楚网等多家媒体转载,站在了“同心战疫”宣传工作的最前线。个人作品《以笔为媒,弘扬战“疫”正能量》在区“同心抗疫大爱茅箭”征文活动中获三等奖。

去年8月,他接到学校任务——接任九年级班主任并负责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面对重担,资历不足、缺乏经验的陈杰有过担心,但没有退缩,他说:“每个孩子都很重要,既然学校把他们交给我,我就一定要竭尽全力把他们带好,为他们的成长负责。”

“接手九年级的前三个月,几乎每天都像在‘打仗’。”陈杰回忆,由于对新课不熟悉,备一节课通常要查阅很多资料,还要向老教师请教,几乎每天都要忙碌到凌晨一两点。担子重、任务紧,即使再辛苦,陈杰总是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不敷衍任何一节课。在陈杰的努力下,他所带班级的教学成绩在数次月考中稳居同类班级第一名,另一班级也从接手前的倒数,升至同类班级第三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学生们对于陈老师又敬又爱。”班上其他教师常常这样说。敬于学识——在陈老师的语文课堂上,总会切合时宜地穿插一些历史故事、中外文化故事等,学生们听得兴趣浓厚、印象深刻。爱于人品——在教育教学中,陈杰总是率先垂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学生,同时,他从“不准说脏话为突破口”严格要求,抓实学生行为习惯教育,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奋进扎实等优秀品质。眼泪是最真挚的告白,毕业前最后一节课,学生哭红的双眼让他为之动容,也更加坚定了他在教师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的信心。

“我不能保证自己能完成多少大事,但我能保证将每件经手的小事都踏踏实实、谨慎细致地做好。”陈杰表示,当老师对学生一生影响深远,以后将继续恪守初心、不负使命,完成党和学校对自己的要求。中午时间到了,他又马不停蹄地负责起九年级学生午餐托管工作,这项工作他已经连续干了四个月。

相关阅读

茅箭区实验学校1998年由原市三中和十堰中心小学合并而成,目前有小学、中学、行政后勤3个支部。

小学党支部现有党员26人,其中退休党员4人,预备党员1人。小学党支部一直以加强教育教学指导和师德师风监督为党建工作的第一要求,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作为一贯追求。支部党员教师始终走在教改的前沿,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前进。

中学党支部现有党员37人,分3个党小组。在校党总支的带领下,中学党支部“以团结和谐、追求卓越”为行动理念,以创建“服务型党支部”为载体,在各自工作岗位中党员教师能够身先士卒,埋头苦干,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带领普通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各自年级组建功立业。

行政后勤党支部现有党员43人,其中在职党员11人,退休党员32人。该支部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党组织活动,增强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让党员在活动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先进性教育。积极创建党建工作特色,强化服务意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赵启迪王雷黄玉娟罗锐马佳力刘长清陈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