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胜江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诗和远方魅力无穷。近年来,丹江口市以发展全域旅游为主线,坚持党建引领文旅事业发展,依托该市独特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实现文旅深度融合,谱写出文旅事业发展精彩华章。
依托丰富资源
形成发展优势
近年来,丹江口市在文旅融合发展中,高度重视对区域特色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利用,形成了以武当文化、沧浪文化、汉水文化为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其中,沧浪文化成为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为打造沧浪文化品牌,丹江口市出版《沧浪地源考》,建设成沧浪海旅游港、沧浪洲湿地公园等景区。目前,该市馆藏文物达1.6万余件,不可移动文物达785处,拥有静乐宫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均州古城、龙山宝塔等省级文保单位9处,拥有国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个,十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个,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0余人。其中,吕家河民歌村被誉为“汉民族民歌第一村”,伍家沟故事村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活化石”。拥有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1个、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学校3所、非遗馆3所。
丹江口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水域面积达1050平方公里,长达400公里的湖岸线上分布有丹江口大坝、均州八景、千岛画廊等12个景区(点),依水库而建的环湖公路被誉为“中国9条最美公路”之一。全市共有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区各1处,全国水情教育基地2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名村各2个,十堰市旅游名镇2个,十堰旅游名村3个,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14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优势。
文旅深度融合
谱写发展华章
近年来,丹江口市坚持文旅深夜融合发展,精心谱写出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发展机制不断健全。丹江口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统筹全市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丹江口市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暂行办法》和《丹江口“旅游+”发展意见》,启动编制《丹江口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和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对全域旅游发展目标、方向、空间布局、项目融合提出指导性意见。
文旅项目深度融合。丹江口市成功引进沧浪海旅游港、武当大明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等重点文旅项目7个,在建文旅项目10个,规划总投资约50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近20亿元。通过实施“旅游项目+”工程,总投资11.2亿元的武当大明峰景区成功举办“吕家河民歌大赛”;总投资6.5亿元的南水北调移民纪念园重点打造成移民精神及文化展示厅,总投资4.6亿元的文体中心项目主体已进入装修阶段,总投资1.2亿元的“旅游+体育重点项目”——沧浪海嘉年华水上乐园正式开园;总投资4.8亿元的蔡湾绿道示范区、环库景观廊道基本建成;总投资1.2亿元的“文字605文化产业园”和投资8000万元的均州古镇全国美术写生基地等项目正式签约。
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农业+旅游”是丹江口市文旅融合发展最早、势头最强劲的产业。截至目前,该市举办各类乡村旅游活动100余场,累计带动2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年增收1000元左右。该市争取各项产业政策扶持资金3000余万元,帮助名镇、名村、旅游厕所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通过制定《丹江口市乡村旅游指导意见》和《环武当山旅游圈发展建议》,指导乡村旅游空间布局、发展方向。
发展全域旅游
共享生态红利
围绕发展全域旅游,丹江口市实施“一镇一品”、“一村一韵”差异化、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战略,瞄准全市纯调水区沿线城市和400公里旅游圈市场,高标准编制《丹江口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出台一系列奖励办法,推进文旅、农旅、康旅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全国知名文化康养旅游目的地。
通过深挖历史文化资源,该市将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主题品牌优势,推进南水北调移民纪念园二期、丹江口水库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建设,把境内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南水北调中线控制性工程、三线军工遗址等相结合,打造以爱国主义教育等为一体的现代新兴文化旅游项目。同时,以摩托艇大赛、公开水域游泳大赛、骑行大赛等为平台,全力打造丹江口环库公路体育旅游重点项目。
通过重点建设景区旅游专线,配备观光电动车、观光游船,完善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服务设施等,加快完善旅游景区的配套服务,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充分运用“互联网+”、5G等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打造全域旅游品牌;实施“+旅游”和“旅游+”工程,推进农旅、文旅融合;启动“种田造景”“植树造景”等工程,推进精品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依托牛河天然氧吧、静乐宫道医养生、湿地公园等资源,加快乡村休闲养生与养老健康产业发展;依托丹江口水库、中国最美山水公路,加快推进坝下水上运动基地、赛事培训基地建设;依托清末庄园、浪河老街、军工记忆博物馆、农耕渔耕民俗文化馆等特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移民风情体验、历史文化科普等旅游活动;依托均县镇老集镇、太极峡、官山红色旅游基地等,加快乡村地区研学基地和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建设;围绕武当武术品牌优势,加大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依托贾寨、八亩云舍及民宅等,积极开发民宿、家庭旅馆、营地,打造旅游新业态;依托均州八大碗、特色鱼等品牌资源,开展乡村美食节庆活动,打造以独特文化、绿色餐饮、农家体验为特色的农家乐餐饮品牌……
坚持生态发展理念,汲取红色历史力量。为让库区人民共享生态红利,丹江口市正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抓手,全面实现文旅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武当大明峰景区千岛画廊景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