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体学与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仇波左芳

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均县(今丹江口市)汉江与其支流丹江的汇合口下游800米处。该工程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自行勘测、设计、施工,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五利俱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的大型水利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完工后也成为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工程。

在那个艰苦年代,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经历了大跃进期间土法上马、土洋并举、停工整顿、复工到基本完建的曲折过程。当年,原湖北省省长张体学亲自担任总指挥长,毛泽东称赞张体学是水利建设的行家里手,是“党员干部的一杆旗”。

作为水利大省的省长,张体学坚信只有加快水电建设湖北才能崛起,国家才能富强。为了水电建设他决心“老在丹江,死在长江”。他曾说:修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一是为了减轻汉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二是要解决湖北省电力供应紧缺的矛盾,三是为兴建葛洲坝和三峡练兵,最终实现毛主席提出的南水北调的宏伟理想。这三件事不办好,我死不瞑目。

张体学与十堰有不解之缘。1934年底至次年上半年,他担任红二十五军军部交通队长时,即转战鄂陕交界的十堰市郧西县一带。

十堰和丹江口人民永远铭记他的不朽功绩。

积极争取建设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历史上其中下游经常发生特大洪水灾害,三年两溃、十年九淹。根治汉江,防止洪水灾害是张体学的夙愿,从1953年开始分管湖北的水利工作以后,他多次向毛主席、周总理写信,汇报湖北的洪涝灾害情况,要求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

1958年2月27日,周恩来在视察长江时主持会议听取了三峡工程研究和长江流域规划工作汇报、汉江流域规划和丹江口工程设计的汇报。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在日记中记载:“经过讨论通过了建设丹江口枢纽工程的决定。”周恩来在总结发言中说:“(工程)设计由长办负责,施工由湖北省政府负责,省长张体学亲自挂帅。”1958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成都市召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同时指出:“由于丹江口工程条件比较成熟,应争取在1959年作施工准备或正式开工”。总理在兴建丹江口枢纽的批示中也指出:“丹江口枢纽近期以防洪、发电、航运为主,但不排斥远景引汉济淮济黄。”这说明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当初也是为南水北调而建的。

早在1952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听取关于引江济黄的设想汇报时就指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953年2月19日至21日,毛泽东乘“长江”舰从武汉顺长江去南京,途中同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就南水北调等问题进行交谈,探讨了“南水北调”问题,首次提出从丹江口引水济黄济淮的设想,并确定丹江口为水利枢纽工程大坝选址地点。

积极开展工程组织规划与工程开工筹备工作

中央的决定和领袖的设想,极大地鼓舞了张体学,他积极紧张地筹备。成都会议之后,中共湖北省委积极落实会议精神。6月4日至6日,湖北省委、水电部在武汉召开了丹江口工程鉴定会议,审查丹江口枢纽初步设计要点报告,并将鉴定报告上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报告称:施工进度的安排,对内为1958年10月开工,争取1960年底完工,保证1961年完工(即两年建成,一年扫尾方案);对外为1958年10月开工,争取1961年完工,保证1962年完工。

为了使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尽早动工,6月7日上午,张体学主持召开了修建丹江口水利枢纽第一次预备会。6月12日,汉江丹江口工程委员会和汉江丹江口工程局成立,张体学任委员会主任,任仕舜任工程局局长。8月8日,张体学主持召开了汉江丹江口工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9月1日开工。工程开工后,为适应高速度施工和大兵团作战的要求,做到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10月31日,工程局党委研究决定将汉江丹江口工程局改为汉江丹江口水利工程总指挥部。11月20日,经湖北省委、省人委批准,丹江口水利工程总指挥部及党委会正式成立。张体学任总指挥长,王任重任政治委员。

在6月7日的会上,根据当时的形势和条件,张体学提出了建设丹江口水利枢纽“土法上马,以土为主,土洋结合,先土后洋”的16字方针和“质量第一,速度第一,勤俭第一”的要求。张体学在会上讲:“当前的形势和条件,我们要全力以赴地做好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上马的准备工作。根据目前国家和本省的财力与物力的实际情况,修建丹江口这样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全靠洋办法是上不了马的,因为我们缺少大型的机械设备和物资,所以我们只能采用土洋结合的办法进行施工。”他强调:“治理汉水是全局的一件大事,并与湖北的利益密切相关。湖北省的各个部门必须从全面出发,主动把该办的事尽可能办好一点,办快一点。全省人民对于根治汉水都应给予支持,一般竹木工具,应组织人力和物力在工地生产;当地有的器材,就地解决;有些设备特别是一些通用机械设备,当地没有的,首先由省里考虑解决;必须请国家解决的,要精确计算,经领导审查后上报。”他还提出:“建设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要学习均县官山河水库的干劲,要学习建设荆江分洪工程的速度,要学习建设马鞍山水库少花钱多办事的办法”。他宣布了汉江丹江口工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要求省直各部门和武汉市负责组织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做好支持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工作。

从6月到8月,张体学多次组织人员到外地考察学习,听取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同志的技术汇报,并派人到丹江口实地考察,组织民工整修从光化到丹江口的简易公路。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准备,8月28日至31日,张体学在距丹江口工地30公里的光化县(今老河口市)委招待所主持召开了丹江口工程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会议主要任务是,听取有关工程技术设计报告、检查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宣布工程正式开工。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张体学省长于8月31日上午在会上宣布,丹江口工程于9月1日上午9时开工。

当时参加大坝建设的张友定回忆道:我是1958年8月13日从治淮委员会来到丹江口的,我来时这里刚到了千余人,当时施工方案还没定,只见江右岸石崖上有人在打钢钎,但9月1日开工的时间已定。开工需要放石炮,但那时黑色炸药还没弄到,张体学命令临近的光化县必须马上找到炸药,事后不放心,又亲自去找,结果找到了两三吨炸药,这才放心。打炮眼的六角钢也是从光化找来的。9月1日开工那天,张体学和河南省省长一起挥锤打炮眼。

张体学在指挥部工棚办公室召开到达工地的各县区的领队碰头会。均县团委书记、工地第一民兵师均县民兵师政委费正华参加过官山水库的修建,并担任过官山水库的副指挥长。张体学对费正华说:“修建官山水库时我去过,看到大家修水库那种拼命的干劲和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我很感动。”“希望你们发扬修建官山水库的那种干劲,那种拼命的精神,修建好湖北省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为湖北人民争光。”

深夜检查开工典礼现场准备情况。8月31日晚,张体学在光化县招待所,处理完相关问题,决定亲自到现场检查开工典礼的准备工作。路上汽车出现故障,他到丹江口工地检查完左岸开工典礼会场布置的情况,又过江到右岸黄土岭检查开工典礼炸山炮打炮眼、填装炸药施工情况,再返回到左岸总指挥部已是9月1日凌晨2点了。

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举行开工典礼。1958年9月1日,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举行了开工典礼。12点零5分张体学剪彩并持锄破土。拉开了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序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