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党建凝聚红色力量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文/图记者马胜江通讯员

肖发大柯海涛

23个基层党组织、140余名党员始终坚守在乡村振兴第一线;26个村银党建互联互助结对村联合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88名支行行长、客户经理兼任“金融村官”,参与244个行政村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等工作;10000余人次参与“整村授信”助力乡村振兴行动;25亿元小微企业贷款,40亿元涉农贷款,50亿元信贷资金助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工资代发、粮食直补、低保取现、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普惠金融服务办理百万笔、上百亿元资金、几十万老百姓直接受益……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竹山农商银行党委牢固树立抓党建工作就是抓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理念,切实履行“小微金融店小二”职责,不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全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频共振,政银协作兴产业

竹山县宝丰镇,一座集汽配、卫浴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正在加速崛起,仅半年时间,就实现湖北丰泉铜业、重坤机械、建安消防等30多家企业入驻,60多条生产线全面生产……

据宝丰镇党委书记高明勇介绍,宝丰镇卫浴产业园是竹山县按照“1115”产业规划体系,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样板、卫浴发展的磁场,园区三期全部投产后,可安置4000多人就业。

“竹山最打动我的一点,就是政府对企业不设路障、只设路标、跑步服务,银行了解企业融资需求,上门服务,纾困解难。”在丰泉铜业董事长张陈铸看来,产业园从“无中生有”到“花开满园”,正是政银协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结果。

卫浴产业园建设伊始,竹山农商银行党委班子就带领宝丰支行负责人和客户经理一道来到丰泉铜业,及时提供账户开立、企业网银开户、工资代发等“一条龙”惠企暖企助企服务,组建专班开通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发放贷款490万元,解决了丰泉铜业的资金难题。

近年来,竹山农商银行始终以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为己任,围绕竹山县政府确定的“1115”产业体系建设战略部署,不断加大对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烟叶、竹产业等地方特色项目的资金投放力度,累计向星梦茶业、圣水茶场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发放贷款2.5亿元,向以鑫茂郧阳大鸡繁育、绿谷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为代表的规模种养业发放贷款10多亿元,向以宝源、巴山、竹玉等绿松石矿业公司和绿松石经营商户为主的经营主体发放贷款6.5亿元。其中,发放贷款5亿元用于支持通济沟、鱼岭、宝丰等产业园企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信贷支持竹山新一中、县职教集团新建,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的迁建,堵河廊桥、潘口一级路建设,国际绿松石城、南山五福堂片区开发等资金5亿元。截至6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4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亿元,扶贫小额贷款6.7亿元。

在此基础上,竹山农商银行积极落实央行再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减费让利等金融惠企政策,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2.3亿元、扶贫再贷款7.2亿元,延期本金9.84亿元、延期利息2.15亿元,同比下调贷款利率1.5个百分点,为企业让利超5000万元。

同向发力,信贷服务助振兴

初春的龙井村,漫山遍野一片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茶香。东距竹山宝丰镇5公里的龙井村于2017年整村脱贫出列,村里绿树成荫、村容整洁,是远近闻名的文明乡村、美丽乡村。该村拥有400多岁的鬼柳,是龙井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树上一条条写满祝福的红丝带,记录着往来游客的美好愿景。

今年5月份以来,竹山农商银行大力开展“整村授信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向竹山县委县政府汇报沟通,坚持走访镇、村级“两委”,以“荆楚小康贷”作业平台为主要抓手开展整村建档评级授信,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5月12日,竹山县金融工作领导小组转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竹山农商银行推进整村授信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确定以竹山县宝丰镇龙井村作为试点村组开展工作,并聘请宝丰支行客户经理担任“金融村官”,向龙井村200余农户新增授信1500万元。

龙井村试点成功后,竹山农商银行以点带面,把“整村授信”工作推广至全县,遴选69名党员职工担任“金融村官”,在全县17个乡镇230个村组、12个社区居委会、2个园场,按照“863”标准推动整村授信工作,力争到今年底,实行村组农户建档率达到80%以上、预授信率达到60%以上、签约授信率达到30%以上,微贷净增户数达30000户,净增额达1亿元。

同心携手,村银互助带致富

2019年6月,竹山农商银行与竹山县文峰乡塘湾村党建互联互助结对仪式在塘湾村隆重举行,标志着该行村银结对共建帷幕正式拉开。

村银党建互联互助正式启动后,竹山农商银行与塘湾村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主动服务,将支部联建夯实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开展党员群众结对帮扶上,在塘湾村开设农民金融讲堂,向群众宣传讲解反假币、防范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以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竹山农商银行通过入户宣传等方式,向塘湾村村民宣传农商银行各项金融产品和优惠政策,向满足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农村经营主体、建档立卡脱贫户提供信贷资金支持3000余万元,带动900余人致富。

长期在外地创业的塘湾村村民黄守红,2017年听说农商银行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后,回到家乡塘湾村,利用多年创业积蓄开办了“皇源菌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得到农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230万元支持下,公司规模越做越大,就近解决60余名村民打工就业,带动塘湾村近30人发展养猪和食用菌种植,公司年产值达300余万元、带动农户实现年均增收3万元左右。

“文峰乡塘湾村在精准脱贫、产业发展、信用建设上日新月异的变化,离不开竹山农商行党委的大力支持,开展村银结对共建是服务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保障,是一项一举多得、互惠共赢的创新举措。”文峰乡塘湾村党支部书记徐开祥说。

自开展村银党建互联互助以来,竹山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党建、金融、助贫、文化“四个互联”总体要求,创新金融服务,丰富互联形式,拓展互助内涵,提升互通效果,助力26个互联村20000余名农民增收致富。

同甘共苦,普惠金融美乡村

界岭村位于得胜镇的西北面,辖4个村民小组、农户513户,人口1586人。作为得胜镇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竹山农商银行抢抓机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投放信贷资金超过2000万元,支持该村群众发展香菇产业和养殖产业,帮助60多户脱贫户致富。该村2组90后村民陈裕朗,在竹山农商银行120万“农担贷”支持下,建设现代化蛋鸡养殖场10000余平方米,饲养蛋鸡30000余只,成为远近闻名的特种养殖大户。2020年,陈裕朗仅卖鸡蛋的纯收入就达近20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15户年均增收4万余元。

组织发力,党员带头,携手共建,同甘共苦。竹山农商银行在界岭村开展“整村授信”过程中,注重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群众一起聊产业、谈乡风、话发展,实现党员干部带头引领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业,带动村民一起做大做强产业,确保村民少走弯路,减少经济损失。同时,通过丰富金融服务,组织金融村官入村开展金融夜校,与村党支部联合采取金融知识、党建文化进村组等形式,传播红色文化、宣讲金融政策,提供致富创业信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累计开展各类宣讲、文化下乡活动30余次,受众人数达1000余人。

与此同时,竹山农商银行借助物理网点、自助设备、移动支付、银行卡等智慧金融体系,全面优化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全面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体系。截至目前,全县26个营业网点、61处自助银行、246个普惠金融服务站、1436台

POS机,12万个手机银行、2.1万个二维码支付的全覆盖金融服务网络,打通了乡村振兴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业务办理“最多跑一次”,将惠民补贴发放、残零币兑换等业务直达群众身边,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贴心服务。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助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考卷’,竹山农商银行要以更大作为、更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交出一份合格答卷。”谈起今后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的思路和打算时,该行党委书记肖发大满怀信心地说:“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支持,要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最大限度地把全行干部职工发动起来、组织起来,重点在提升金融服务、强化信贷支持两方面下足功夫,引领全行干部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中彰显党员本色,以务实担当精神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成效,奋力谱写竹山农商银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新篇章。”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积极支持地摊经济信贷支持茶企茶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