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共房县党组织的建立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房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没有建立党的组织。在外地求学的房县籍青年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党组织派遣回房县建立党组织。1926年,在襄阳师范学校读书的杨维祚、许德先、李明铨等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房县最早的共产党员。
杨维祚,又名杨千谷。1893年出生于房县西关。1919年考入襄阳师范学校,1926年入党,毕业后到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到苏联学习,1936年在苏联被当成托派分子而遇害,时年43岁。1979年被追认为烈士。
许德先,又名许光新。1897年出生于房县西关一个贫穷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成绩名列前茅。1919年考入襄阳师范学校,在校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6年3月,许德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派往苏联学习,1936年在苏联被当成托派分子杀害,时年39岁。1979年被追认为烈士。
李明铨,又名李元恒,1906年出生于房县西关一个贫穷的家庭,1920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襄阳师范学校。在校期问,受到肖楚女先生教育,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1926年3月,由李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派往黄埔军校学习,受党中央指示到贺龙部队,后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3月,李明铨回到房县,以教书为掩护,以学校为阵地,发展党员30人,建立中共房县特委,其任书记。
1931年6月18日,贺龙率领红三军攻占房县城,开辟了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李明铨先后担任房县县委副书记,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主席,房县独立团团长,鄂西北独立团政治委员等职,领导房县人民开展土地革命运动,配合红军主力作战,打退敌人多次围攻,保卫了红色政权。
1932年1月,国民党网罗万余匪徒进犯房县苏区。1932年3月,敌人发动进攻,李明铨率领房县独立团向洪湖转移。1932年4月,李明铨被左倾主义者杀害,时年26岁。1979年被追认为烈士。
在“大革命”中兴起的工农群众运动
1924年至1927年,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大革命”,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影响下,房县工农群众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1927年春,湖北省国民党部派杨迪安(房县西街人)回房县筹备县党部。杨迪安邀请房县在汉进步青年许荫民(广楷)、许季民(广锐)等回县筹备,于1927年4月正式成立国民党房县党部,杨迪安、许荫民、许季民、雷声阶、屈子清(女)、贺延宗、任耀仙(女)、龚吉清、杨洁努等为县党部执监委员,杨迪安为主任委员。同时,在西关成立区分部,相继成立工会、农会、妇女协会和后生代表会。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拥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口号。为掀起革命声势,扩大革命影响,县党部组织了几次游行示威,参加者有教师、学生、工人、农民。
蓬勃发展的群众革命运动,震撼着沉睡的山城。但这一大好革命形势,由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很快归于沉寂。
房县根据地创建和苏区政权建立
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根据地的创建
1931年6月18日,贺龙率红军主力攻占房县县城。在保康马良坪战斗中突围到房县九道梁的八师师长许光达得知消息后,率二十二团向房县进发,于6月20日进人房县城与主力会师。至此,红三军主力七、八两师全部进入房县城,开始了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建设。
房县根据地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根据湘鄂西中央分局指示,1931年6月,成立鄂西临时分特委。在临时分特委领导下,成立中共房县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通过了政治任务、党的组织任务、工人运动和妇女运动等决议案。
1931年6月至1932年2月,根据地共发展党员300多人。这些党员大部分在县、区、乡苏维埃政府任职,后随军转移,党的活动转入地下。
苏区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运动。1931年6月底,房县苏维埃政府成立。7月上旬至9月中旬,红军先后派出300多名干部走向基层,宣传发动群众,深入体察民情,严密群众组织。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先后在全县建立14个区、105个乡苏维埃政权。同时,成立县总工会、劳动妇女协会、贫农协会、少年先锋队等群众组织,还成立了童子团、赤卫队、红色补充军等群众武装组织。随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到1931年9月,东至谷城石花街,西至房县门古寺,南至神农架洋水,北至均县草店,先后分得土地的有30万人。凡是分配到土地的农民,都由县苏维埃政府发《土地分配证》。贫苦农民第一次有了土地,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苏区经济建设。为统一币制,开办了鄂北农民银行,发行银元和纸币,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活跃了苏区市场,消除了货币混乱状况,改变了部分地区以物换物的习惯。
苏区文教事业发展。一是开办红色军干校,共办了两期,每期3个月,学员有红军干部、地方干部和新党员,学习政治、军事、经济三门课。除鄂西北苏区外,还培训了巴(东)、兴(山)、(秭)归苏区干部。二是房县苏维埃政府举办干部短训班,选派100多名区、乡干部参加短期培训,共办五期,每期一周或半个月。三是开办列宁小学,吸收适龄儿童入学,实行免费教育。四是区、乡苏维埃政府在农村举办农民夜校、识字班等,开展成人教育。
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鄂西北苏区的建立像一把尖刀刺入敌人心脏,国民党反动派先后派大部队围攻房县。在地方武装力量配合下,红军主力英勇战斗,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
激战连山坡。1931年7月下旬,蒋介石下令国民党五十一师9个团的兵力,从东、北两面夹攻房县。8月1日,北路之敌攻占房县大木厂,直逼县城北连山坡地带,准备袭击房县城。连山坡是九道梁子七条沟的总称。占据连山坡有利地形,守住山口,就能扼住通往房县城的通道。红军迅速到达连山坡阵地,准备阻击来犯之敌。
在后方,鄂西分特委组织群众搞好后勤工作,千方百计把战备物资送往前线,保证了前方战斗需要。
当敌人到达连山坡时,制高点早已被红军控制,连续发动五次进攻均被红军打退。战斗进行到第六天时,增援部队红三军八师二十三团从寺坪赶来,抄了敌人后路。红军南北夹攻,使敌人腹背受敌。经过七天七夜激战,打死打伤敌人3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收复青峰镇。8月14日,红军撤出寺坪,退至房县榔口、玉堤一带。16日退至青峰镇,后又退至陡口。此处山高路狭,当国民党先头部队追到陡口时,埋伏在两侧山上的红军一阵猛打,不到两小时,击溃了敌人一个团。国民党残兵败将退到青峰镇,等待援兵。8月22日,贺龙率八师二十二团、二十三团直逼青峰镇。敌人得知红军从两面包围而来,仓皇逃往保康,红军未动一枪一弹便收复了青峰镇。
红二十五师坚持斗争
正当鄂西北根据地斗争不断取得胜利之际,1931年9月上旬,红三军接到中共中央《关于军事路线问题给红三军全体同志信》,要求红三军必须立即回湘鄂西原有苏区。同时,又获悉红九师已沿襄河北上接应,于是红三军前委在房县青峰镇召开扩大会议,决定成立后方工作委员会,并将红三军军部教导团、政治保卫队、军部特务营和分散在各地指导工作的各级机关、政工人员,合编为红九军第二十五师,下辖七十三、七十四两个团,共计1400余人。将均县、房县、谷城三县的游击队改编成8个游击队,平时主要负责附近地区治安保卫工作,战时配合红二十五师作战。
消灭陈茂炳。1931年9月13日,红军主力离开青峰后,国民党房县保安团团总陈茂炳勾结大刀会、圣坛会土匪头子,率匪徒3000人侵房县城,逮捕了200多名干部群众。红二十五师连夜向县城进发,在城外高枧消灭了大刀会李治成部,后红军冲人县城,击溃国民党保安团及匪徒,救出了受难乡亲。
9月17日至18日,青峰区游击队先后消灭土匪300多人、缴获土炮7门、100多支枪和百余把大刀、长矛,并成功阻击侵犯青峰区政府的敌人。
活捉刘正增。1931年12月下旬,敌兴安警备旅旅长刘正增率两个团兵力,准备进攻房县城。老奸巨滑的刘正增将两个团分别驻扎在离县城50华里的上当河和三教堂。红二十五师得知敌人行动情报后,决定主动奔袭上当河,将现有部队分成三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敌人,活捉刘正增等,共歼俘敌1000多人,缴获长枪900余支、手枪百余支、机枪12挺以及大批弹药。
房县苏区沦陷
1932年元月上旬,敌五十一师三
O四团和余希珍匪部3000多人从谷城向房县进攻。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鄂西临时分特委决定将苏区武装力量集中起来对付敌人。同时,各级政府机关人员准备转移。
元月14日,敌人向县城进攻,红二十五师和地方游击队英勇阻击,在凤凰山与敌交战。15日,县城失守,苏维埃政府全体人员在红二十五师和地方游击队掩护下转移。18日,全体人员转移到上龛麻前坪,并建立县政府。各路游击队分散活动,打击敌人。
2月,红二十五师接到湘鄂西省委指示,要红三军教导团返回洪湖苏区。
3月,均房游击队组成房县独立团,到达兴山新六区,与巴(东)、兴(山)、(秭)归教二师会合。至此,鄂西北苏区被破坏,党组织和游击队转入地下斗争。
红军和地方游击队撤离鄂西北苏区后,国民党对苏区人民进行血腥镇压,仅房县被害干部群众就达2000余人,失踪3000多人。
房县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房县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冬,在上海、武汉等地的部分房县爱国青年学生先后组织“抗日救亡宣传团”“房县学生救国团”,他们陆续回到房县,开展抗日宣传,激发民众抗日热情。
1938年5月,中共湖北省委派庞俊、邹则民、吉维学、曾陶坤(女)、鲍瑞琴(女)五位同志以湖北省建设厅房县农村合作办事处主任指导员、指导员的身份来到房县,开展党的地下工作。他们到房县以后,广泛深入进行抗战宣传,利用发放贷款的机会接近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动员一切力量参加抗日战争。
当时,房县城里一部分青年抗日热情非常高。在这批青年中,表现最突出的是雷盈鉴(雷天明)。他积极投入抗战救亡运动,团结了许多进步青年,做了大量工作。庞俊一到房县,就与他取得联系,并对他进行全面了解考察。雷盈鉴对房县上层人物比较熟悉,在青年中有很高威望,工作上注重方法、讲求实效,在动员农民加入合作社、动员群众募捐支援抗日前线、组织抗日救亡宣传、创办抗日刊物等工作中,作出了很大贡献。
1938年7月,雷盈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庞俊和雷盈鉴共同介绍李道润、卢广生二人入党。这时,房县地下党成员发展到6人,便新成立一个党支部,由雷盈鉴任党支部负责人。
1938年9月底,鄂北各县农村合作办事处工作人员被怀疑,庞俊入狱。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庞俊出狱后离开房县,雷天明调襄樊工作,房县党组织转入秘密活动。1939年1月,党指派雷天明、江津回房县恢复党组织。他们回县后,以城关民众教育馆为阵地,以教员的合法身份开展工作,创办抗日刊物,组织宣传队,排演抗日剧目,在青年学生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动员了一批青年到延安学习。9月,江津被捕,被营救出狱后离开房县到达西安,雷天明留下坚持斗争。
1940年2月,雷天明离开房县到鄂豫边区工作。
中原突围在房县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大肆调兵遣将,不断向解放军发动进攻,把中国重新推向黑暗。1946年1月至6月,蒋介石调集22万兵力,妄图一举歼灭李先念领导的中原部队。中原部队遵照毛泽东关于“立即突围,愈快愈好,生存第一,胜利第一”的决策,于6月26日从大悟县宣化店兵分三路,杀出敌军重重包围,开始了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转移。这就是中原突围,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序幕。
1946年6月26日,由王树声率领的南路突围部队一纵队二旅、三旅及二纵队十五旅四十三团、四十四团,罗厚福率领的江汉军区部队,在孝感以北王家站附近与敌激战,经过平汉铁路在襄河北岸摆脱敌军追堵,进至鄂西北地区,就地开展游击战争。
根据中央关于“创建鄂西北根据地”的指示,8月27日在房县上龛范家垭正式成立鄂西北区党委和鄂西北军区,下辖五个地委和分区,统一领导鄂西北地区党的建设和武装斗争。
房县解放
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全面反攻阶段,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正在进行,长江以北大部分地方已经解放,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反动政府摇摇欲坠,敌五十九师、八军一二七师进驻陕西安康一带并推进到竹山竹溪地区;敌一五八师驻竹溪、一九九师东调沙市途中留驻房县。
为牵制敌军,配合我军正面战场作战,陕南军区党委决定立即发动房竹战役,迅速解放房县、竹山、竹溪,进一步巩固郧阳、郧西,打通西进道路。
1949年1月9日夜,人民解放军陕南军区部队开始攻城。1月10日,房县解放,在陕南党委工作团帮助下,成立房县各界人民委员会。1月30日,国民党返扑县城,杀害各界人民委员会副主任杨远芳。2月1日,人民解放军西进部队回援房县,消灭敌人,房县人民民主政府正式成立。
由此,房县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在中共房县县委领导下,房县人民迅速掀起建立新政权、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邹清斌王琼)贺龙在房县指挥连山坡战斗1949年1月人民群众欢呼房县解放房县红色教育基地李明铨雷天明青峰保卫战战场素描中原突围部队经过的地方陡口战斗示意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