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量身打造学生腾飞的翅膀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快乐的社团时光课堂上学生踊跃回答问题震撼人心的大课间跑操学生午饭时间收听午间新闻文/记者宋雅璐通讯员严媛媛图/记者罗环课间,楼层值班教师时刻巡逻保障学生安全,作为“爱心妈妈”的党员教师与结对学生亲切交谈;午间,老师陪着学生午餐、自习;晚间,合唱团、棋艺社、篮球队等各种社团活动有序进行……在十堰市第五中学,只要学生需要,老师们无处不在。

十堰市第五中学位于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近90%的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了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充分考虑家长需求、办学条件和教育规律,坚持“不放弃、不抛弃、不厌弃”的要求,推行“蹲下来教学生”和“小步慢跑”的教育策略,努力找准位子,力争办出样子,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认可。细化校园管理

助力学生成长午餐时间,在市五中各教室内,学生课前边吃饭边看电视新闻。饭后,学生接受老师的作业辅导后就开始午休……这是市五中扎实落实“三不进(学生不带书包者、携带零食者、仪表不端正者均不得进入校园)、四必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去放物品轻)、五不做(不爬跃护栏、不串班、不乱涂乱画、不追逐打闹、不进网吧游戏厅)、六禁止

(禁止迟到早退旷课、禁止吸烟酗酒、禁止化妆、禁止携带管制刀具和手机、禁止打架斗殴、禁止与社会闲杂人员勾结)”和“师生一日常规管理要求”(扎实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和管理)出现的转变。

该校教师一致认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首先要让学生们静下来,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更好地学习,才能有更多收获。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能一蹴而就,背后离不开老师们辛勤的付出。

市五中校长郝清儒介绍,为实现环境干净和心境平静的目标,学校坚持教育和管理

“两手抓”,争取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

“两不误”。学校修订了班级量化考核办法,落实学生星级评价实施方案和班级流动红旗评比制,每天坚持正面激励引导,坚持严格、严肃、严谨的管理工作原则。

学校划分出

“轻声慢步区”、“健康运动区”、“休闲娱乐区”,并安排楼层巡逻教师、学生志愿者课间巡逻,学校值班教师校园巡查,实现安全监管“网格化”,全方位无死角,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为加强对特殊学生的教育管理,学校建立学生心理辅导室,开通心理辅导热线,聘请党员教师担任“爱心妈妈”和“知心姐姐”,班主任为“代管家长”,与特殊学生“结对子”,从心理和学业上一对一精准帮扶,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开展学生日常星级评价和学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建立学业补考机制,引导学生规范自我,向善向美。学校定期开展专项治理教育活动,从校领导到中层干部,从班主任到任课教师,多管齐下,有效遏制不良现象,树立良好的校园风气。

“这几年来,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越来越好,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学生家长李某说,把孩子送到五中很放心,孩子转变很明显。

时时陪伴学生,全天守护学生……所有教师的高速“运转”,保障了学生健康成长。优化教学活动

提升育人质量每天早上,市五中的学生们都会端正站立,大声诵读,快速记忆,这是该校一直推行的“激情早读”。市五中将竞争机制引入学校管理,激发全员工作积极性。同时,学校从整体出发,建立目标管理体系,制定学校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借助目标的导向作用,使各部门、各年级、各教研组、各班级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力求事事有人管、层层有目标,从而有效发挥目标管理机制的驱动效能。

在加强学生管理的基础上,学校先后出台校级领导蹲点制、教学目标驱动制、教学常规考核制、班级量化考核制、安全管理网格制等系列制度,抓常规,抓细节,“倒逼”教师从“上好每节课,改好每本作业,教育好每个学生”做起,从而有效地提高学校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长期以来,市五中教师队伍管理既强调素质,也追求个性;既强调规范,也追求创新。该校始终把培养一支肯吃苦、能钻研、善创新、业务精的教师队伍放在首位。

推行“一备二导三主四环节”的新型课堂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一备”即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组织教学。“二导”即课后辅导(结合学情重点辅导)、课前督导(全面检测或听写上节课内容,确保知识得到巩固强化)。“三主”即教师为主导(引导点拨)、学生为主体(主动探究)、问题为主线(精心设计)。“四环节”,即教师践行目标导学、点拨释疑、整合建构、检测纠偏,目标是惜时高效,轻负优质;学生坚持自主学习、质疑释疑、合作交流、练习提升,目标是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

同时,学校抓课堂教学,形成严谨高效的课堂;抓作业辅导,让课堂内外都能出现教师的身影,让教育无处不在;抓常规考试,让自主命题、科学分析的检测模式逐步形成;抓集体备课,让群体智慧闪光,让教师形成合力;抓教师评价,让激励发挥功效,让教学优胜者名利双收;学校还充分满足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通过专家引领、校本研修、案例讨论、实践反思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执教能力,让教师成为有理想、有思想的耕耘者。加强阵地建设

优化育人环境市五中经常邀请家教专家作专题报告,传授家庭教育方法,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监护和关注程度明显提高,对学校工作更加理解和支持。

学校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了德育处、校团委工作人员定期谈心交心机制,要求他们在管理上敢于担当,在方法上做到恰当,在效果上呈现精当。

加强团员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主要通过上团课、志愿者工作周点评制、团员发展公示制、日常表现星级评议制、带班老师督导制等,增强组织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其在学习、服务和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队作用。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每周坚持规范组织升旗仪式和主题班会,每月坚持围绕德育主题办好墙报、黑板报、手抄报等,组织了以“文明伴我行”、“创文我行动”等主题宣传专刊,充分发挥阵地教育功能,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良好思想品德形成是一个实践性问题,仅仅靠宣讲规章制度和管控是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的。只有把思想教育与健康向上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学校始终围绕“面向全体,内涵发展、质量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以精细管理规范学生、以高尚师德熏陶学生、以优良校风教化学生、以崇高典范激励学生、以优质课堂提高学生、以丰富活动发展学生,努力培养“行己有耻”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通过开展一月“感恩敬老月”、二月“传统文化撷英”、三月“文明礼貌月”、四月“大排查、大走访、大教育月”、五月“青春合唱节”,六月“师生成果展示月”、七月“向党旗献礼”、八月“社会实践月”、九月“行为规范教育月、十月“爱国主义教育月”、十一月“阳光体育节,十二月“校园艺术节”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在相处中学会做人,在展示中重拾自信,逐步感悟“勤读书、常健体、会合作、能创新、行善事、做真人”的真谛。

增设特长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每年新生入学后,班主任就进行调查摸排,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并增设特长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类开设的有足球班、羽毛球班、篮球班、乒乓球班;艺术类开设的有舞蹈班、书法班、绘画班、手工剪纸班、音乐班;技艺类开设的有象棋班、编程班;能力提升类开设的有演讲与口才班、英语口语交际班、数学思维班等。这些特长班每周固定两节课,不仅有学校专业教师授课,有些兴趣班还外聘专业人员为学生上课。

对于有特长的学生来说,学校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锻炼提高的好机会,他们能亲自体验,学会分析、把握、理解,有了这样的切身体会,可能会终身难忘。学生在学校玩得开心,学得愉悦。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奋斗无穷期,追求无止境。有这样优越的条件,我们更要加倍努力,乘势而上。”校长郝清儒说,市五中将努力为每一名学生量身打造适合的“翅膀”,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知识的引领下遇见更好的自己,走上成人成才的腾飞之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