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湾区阳光小学教师李秀丽的精彩课堂十堰外国语学校教师任辉主讲《食物的旅行》一课时指导学生做“消化食物”实验大赛前三个月,张湾区阳光小学团队选手们积极进行粉笔字培训丹江口市张家营小学科学教师侯勇在课堂上启发学生东风48小学教师漆文娟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获得大赛一等奖的茅箭区三堰小学团队的武当路小学教师刘飞在进行毛笔书法展示获得大赛一等奖的竹溪县团队的向坝乡中心小学教师陈彬彬正在进行命题比赛获得大赛一等奖的市人民小学团队的茅箭区京中实验学校教师陈兆芳在进行数学课的重构教学获得大赛一等奖的市实验小学团队的赵琼老师正在进行英语说课比赛文/图记者宋雅璐通讯员胡贤均
近日,十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全市第一届“联校协作教研杯”小学学科教师教学素养展评活动圆满落幕。各县市区的1000余位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五个学科的教研员、领队和参赛选手参加了展评活动,全市各个小学的相关教师通过线上直播观摩了此次大赛。现场抽签比赛考验综合能力
自10月21日开始,市教科院连续五周举行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教学素养展评活动。
据了解,全市首届“联校协作教研杯”小学教师教学素养大赛分别在市五堰小学、东风61小学、张湾区阳光小学、市柳林小学和市东风第一小学,依次举办小学数学、英语、语文、科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素养展评活动,每场活动均有网络直播,直播点击量累计突破40万人次,让不在现场的教师也能观摩比赛,拓展了“互联网+”教研新模式。
今年的“联校协作教研杯”教师教学素养展评活动采用团体组队形式参赛,每个团队的五名选手分别来自五所不同学校,有邻近学校组合,也有跨区学校组合。采用抽签方式决定参赛选手参赛项目,参赛项目分固定项目和学科特色项目。说课和讲课由参赛团队根据教学进度自行选择;重构、命题及学科特色展示由现场抽签决定。每位选手结合学科特点进行10分钟说课、40分钟讲课、10分钟课堂重构、150分钟命题、60分钟学科特色展示。每一学科派出15位县市区教研员及市级骨干教师担任评委。
11月6日上午,张湾区阳光小学李秀丽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课程《父爱之舟》。李秀丽对部编教材教学目标的把握十分精准,紧紧抓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要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对“单元整体”的把握上,李秀丽的课程中贯彻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编排理念,让学生体会场景及细节描写的方法,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奠定基础。
在课堂上,李秀丽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采取分镜头的新颖形式,让学生在品读中想象,在想象中体味,使学生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整节课程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教学韵味无穷。
通过说课、讲课、重构、命题及学科特色展示,李秀丽所在团队获得了全市语文教师教学素养展评活动一等奖。
此次活动不仅实现了校级教学大融合,关注了教师教学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而且在赛事全程还突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创新比赛形式落实核心素养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参赛选手在固定项目和学科特色项目中都有不凡表现,尤其在特色项目上充分展示了学科教师的教学素养。
市实验小学牵头的英语课团队选手,创编了一个侦探SuperDetective英文故事,巧妙地串起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着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和要求,用全英文说课,各个环节清晰流畅,达到了
“未见其课,先闻其道”的说课效果;市五堰小学牵头的道德与法治课团队选手在上
《美丽文字,民族瑰宝》时,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实际,充分挖掘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向往的
“博物馆”情境,激发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市人民小学牵头的数学课团队选手从创新出发,打破固有思维,从教学环节、教学模式、教学行为等方面对十分钟前上的课《掷一掷》进行“解”和“构”,重构后的教学指向性更明确、创造性鲜明、操作性更强、可借鉴性明显提升;东风52小学牵头的科学课团队选手,在限时两个半小时、只允许用教材和教师用书的情况下,按单元命制(手写)一套100分的试卷,从基础性、题量、难易度、题型等方面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对错审判厅”、“选择大乐园”、“开心连连看”等题型的表述给学生以轻松愉悦之感;茅箭区三堰小学牵头的语文课团队选手在特色赛项目书法的展示中,做到了书写姿势正确,笔画规范,字体端正美观,掌握了软、硬笔与执笔要领,为培养学生汉字书写的实用能力、渗透美感,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了示范。
市教科院小学室主任刘耀说,随着课改的深入,全市的
“联校协作教研”在促进各区相互学习、交流了解、协同教研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今年的教师教学素养展评在组队和项目设置上都进行了模式创新。此次展评活动本着
“聚焦协作教研,落实核心素养,力促质量均衡”的主题理念,进一步形成了各学科教师对现行教材的认知共识,促进了各区各校对教材使用层面的研究;以联校教研模式,通过各区各校的努力,彰显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教师良好的个人素质,加强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打破了校际、城乡、区际壁垒,形成了全市各学科以强带弱、整体提升的教研深度融合目标,促进了全市教育教学均衡发展。聚焦协作教研力促质量均衡
丹江口市代表队获得了小学语文组三个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上班第三年的丹江口市凉水河镇小学教师王雅秋说:
“开始备赛的时候我还不够自信,通过跟名师不断磨合、讲课,我的课堂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我会把这次的收获带到我今后的教学中,让每节课都成为精品课,真正让学生受益。”
“这次比赛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比赛规则跨越了学校和县市区的界限,加强了学校间的交流。”张湾区教育局副局长黄明俭说,比赛环节上的创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课堂
“诊断”能力,提升了全市小学教师的教学素养。
“这是一次全市小学学科教学的盛会。在本次大赛中,市人民小学为牵头单位组建的团队获得了小学数学展评活动一等奖。我校参赛选手在比赛中既发挥了自己长处,又从兄弟学校的优秀选手中学到了不少新的、符合当前教学实际的方法。我们要求本团队的每位老师,对自己不熟练的比赛项目都要精心准备。在参赛过程中,不断吸纳优质学校优秀选手在说课、讲课等环节中好的做法。经过一个多月的参赛与学习,本团队的选手对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市人民小学副校长李兆峰介绍,该校将借鉴此次大赛的模式,进行校内教学大比武,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此次展评活动中,市东风一小所在的五号团队获得道德与法治学科一等奖。该校副校长张洁说:
“前几年,我校与全市许多学校一样,道德与法治都是语文老师的‘搭头课’,教学效果差,不能使道德与法治成为学生思想引领的指南。去年秋季开学时,我校花大力气调整师资力量,各年级均安排了专职教师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经过一年多的教学练兵,我校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全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每位教师的神圣使命。下一步,市教科院将完善院校协作、联校协作工作机制,创新教研工作内容与形式,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主题教研以及教学展示、现场指导、项目研究、专题研究等多种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同时,继续组织各类优课展评与岗位练兵活动,搭建交流展示平台,服务教师成长。”市教科院副院长丁海燕说,市教科院将本着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的宗旨,继续加大教研转型力度,提升教研工作的专业支撑力,推动和实现我市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