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校园深处读书声北京十堰商会向郧阳中学捐赠助学金毕业班学生为自己点赞教师节颁奖活动现场

记者 党立杰

通讯员 左琴 徐建兵

核心提要

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多年来,郧阳中学教师始终肩负“对学生负责,为民族担当”的办学使命,始终坚守“责任、奉献、超越”的郧中精神,争做“四有”好教师,处处严于律己、公正处事、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当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9月7日上午10时整,郧阳中学4500余名师生齐聚校园中心广场,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升旗仪式暨教师节庆祝大会。来自北京十堰企业商会、湖北麒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华中师范大学圣兵爱心社的爱心人士及部分郧阳中学毕业校友怀着浓浓尊师之情参加了活动。

现场,北京十堰商会等向郧阳中学捐赠助学金。大会结束后,郧阳中学全体教师齐聚该校学术报告厅,参加第36个教师节庆祝活动。学校表彰了一批校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模范班主任”。郧阳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黎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郧阳中学优秀毕业生王静为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现场,黎明一句“老师们,你们辛苦了”,让所有教师感受到浓浓关爱之情。现摘录黎明部分讲话内容,以飨读者。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在学校教师身上发生了许多感人事迹:

高三年级需要调整班主任,教师徐磊说服爱人放弃到武汉工作的机会,留在十堰照顾小孩,自己则接手高三(9)班班主任工作;教师李莲克服手术后的不适,接任高三(7)班班主任;教师阳敏怀有身孕,仍坚持上网课直至孩子出生,今年高考前,她抱着满月不久的孩子回到教室,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送上祝福……

疫情期间,郧阳中学是我市最早开设“空中课堂”的学校。为上好网课,原高三(2)班6位教师多次召开网上视频会议,商讨解决网上教学中的难题,其经验做法在全年级推广。

班主任屈光耀,周一至周六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任务一项不落。其妻子王琴带高三毕业班,孩子正处于小升初关键阶段,年迈的母亲又卧病在床。在同事眼中,他是专业过硬、勤奋敬业、风趣幽默的好伙伴;在学生心里,他是细致耐心、以身作则、宽严相济的好老师;在家人面前,他是恪尽孝道、体贴顾家、和善可亲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他的言行和担当是“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付出和奉献”最好的注脚。

教师吴高利每天不论有没有晚自习,都会在办公室工作到晚上10时以后,或认真备课,或整理考题,或做学生工作,日复一日,默默付出,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和对教育的初心坚守。

教师余荣平生病住院期间,还坚持每天晚上回校给学生上晚自习。术后身体未痊愈,他就投入到化学竞赛培训中。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郧阳中学300余名教师的敬业精神。

疫情期间,副校长左自红、教师彭军白天抓好网课教学,晚上深入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政教处副主任校宏波不仅负责学校部分防疫工作任务,还担任所在社区楼栋长,每天负责购买、领取、发放防疫物资、进行校园公共区域消杀,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郧中家园疫情防控工作任务重,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非党员干部也不甘落后,从早晨7点到晚上10点轮流值守。教师李正甫主任克服种种困难,将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副校长王佑璋在社区值守期间,因受凉发烧被隔离3天,经检查确认未感染新冠肺炎后,坚持返回志愿者岗位。

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是学校办学的重要任务。好老师的心中,不仅要有学生,还要有家国情怀。

如果说医者仁心,可以救治一个人,但教师仁心,却能影响一群人。《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班主任能以身作则,班风、学风优秀,带出来的学生品行和能力都是优秀的。教学相长,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提高,还会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好老师,要有丰富的学识。有拿得出手的绝活,才能让人心悦诚服。

要成为好老师,仁爱之心是基础。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地看待他们,无论寒门学子还是富家子弟,无论漂亮还是丑陋,都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