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十堰城区义务教育迈向高位均衡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记者宋雅璐通讯员郑全喜刘鹏李建恒“孩子在家门口可以享受到人民小学的教育资源,希望他在这里好好学习、快乐成长。”9月1日上午,市天津路第二小学学生小宇的爸爸对记者说。

又是一年开学季。7月中旬,我市城区42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划转至区级政府

(管委会)管理,全市秋季学位情况如何?城区教育体制改革将为各校带来怎样的发展契机?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十堰城区新增7600余学位

日前,记者在新建成的天津路第二小学校园内看到,标准化运动场、设施齐备的多功能教室、教室内的中央空调配备,让学生及家长拍手称快。

天津路第二小学是市人民小学天津路校区,办学规模为36个教学班,可容纳1620名学生。据市人民小学德育处主任、天津路校区负责人杨志江介绍,学校秉承人民小学办学思想,按照“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紧扣“彰显大美教育”的学校文化主题,践行“大美教育”,以“修美善之品,成美慧之人”为育人目标,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育人水平,努力打造特色学校。

今年秋季投入使用的还有汉江实验学校。该校占地面积75亩,总投资2.6亿元,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寄宿制民办学校。

汉江实验学校校长朱仕竹说,学校确立了“崇文尚武——做具有世界交往能力的中国人”的办学理念,目标是办一所家长倾心、社会放心的受人尊敬向往的学校。

“这两所新建学校的投入使用,为十堰城区新增4000余个优质学位,将大大缓解十堰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办学压力。”市教育局发展规划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新建学校,还有一些学校通过改扩建、迁建增加学位,如张湾区柏林小学通过改扩建新增500个学位,张湾区实验中学招生政策调整新增600个学位,张湾小学迁入原市十三中校址新增800个学位,市十三中迁入原车城高中校址新增1200个学位,张湾区实验小学新增250个学位,茅箭区致远学校一年级新增300个学位。据统计,今年秋季开学,市城区中小学共新增7600余个学位。属地管理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为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政府发展教育的职责,压实区级政府举办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加快我市教育现代化进程,7月中旬起,我市城区42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划转至区级政府

(管委会)管理,民办学校各学段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区级政府管理。

据了解,本次划转茅箭区属地管理的市属义务教育学校共有16所。其中,公办学校14所,民办学校2所。目前,茅箭区属地管理的义务教育学校共计35所,其中公办学校31所、民办学校4所。

茅箭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教育强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利于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有利于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和融合发展,推进茅箭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共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本次划转张湾区的20所市直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良的办学经验、雄厚的教育资源、卓越的管理团队、优秀的师资力量,在十堰教育发展史上创造了众多辉煌,是不可多得的、巨大的、宝贵的财富。”张湾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将认真落实教育行政管理职责,在办学环境、经费保障、教师待遇、队伍建设上竭诚做好服务,促进学校之间深度融合、良性交流,共同推动张湾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张湾区将以此次体制调整为契机,充分发扬和融合各自的优势,对全区义务教育资源进行科学整合、统筹融合,加快推进片区化、集团化办学改革,进行强强联合或以强带弱结对发展。

“名校+新校”集团化办学推进教育管理改革

8月中旬,从市北京路中学传出喜讯,在市实验中学的鼎力帮助下,该校建校以来的首次中考成绩喜人。“记得建校之初第一次月考成绩让人担忧,没想到,在市实验中学教学联动下,北京路中学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茅箭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余世洪介绍。

2016年以来,市教育局先后在市柳林小学与张湾区浙江路小学之间探索“强校带弱校”,在市实验中学和茅箭区北京路中学之间探索“名校办分校”的办学模式,委派优秀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到区属学校任职任教,带动弱校、新校的发展。

为破解学校发展难题,实现区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区两级教育局经过充分调研,决定打破机制和体制的限制,创新管理,由市柳林小学整体接收浙江路小学,将浙江路小学纳入市柳林小学管理体系,成立市柳林小学浙江路校区,这是我市首次打破市区体制进行办学的一次尝试。在新办学模式的带动下,浙江路小学办学声誉不断提升,如今在校生增加了近一倍,中庚香山新城小区业主子女全部到浙江路小学报名上学。

据了解,天津路第二小学在办学模式上,同样与市人民小学建立一体化的教育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干部任免、统一师资配置、统一教学管理、统一考核奖惩”的管理模式。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城区42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划转至区级政府

(管委会)管理,优质校长、老师在区域内的流动也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学生可以就近享受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