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激活基层教育“一池春水”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记者 詹妍

通讯员 刘鹏孟 梁一珠

“很多山里娃从小就喜欢音乐,可没有专业老师来教,现在感觉我的一技之长有了用武之地。”近日,从张湾区实验小学交流到柏林镇中心小学的教师杨广宏告诉记者,他现在除了带音乐课,还通过乡村少年宫教孩子们合唱和乐器。看着孩子们的音乐素养逐步得到提升,他浑身充满了干劲。

杨广宏的激情和干劲源于张湾区“区管校聘”改革。这场动真碰硬的改革将教师从过去的

“学校人”变为

“系统人”,盘活了教师资源,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发了教育活力,张湾区义务教育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理思路,治理亟待破解的难题

“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重要岗位没人愿意干,能够只带一节课的绝对不会带两节课,学校也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2018年起,市十三中的高中部逐步取消,该校办学体制从完全中学转型为初级中学,除20名原高中教师分流到市直学校外,剩下的全部转入现初级中学,部分学科教师人数过多、教师结构老化等成为困扰校长张启平的难题。

张启平说,部分学科教师过多导致大家不愿意多承担工作,积极性没法调动;教师结构老化则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校长不好当啊!”同样感到苦恼的还有市十八中校长余新山。

市十八中在编教师73人,教职工平均年龄47.5岁。临近退休教师希望

“照顾照顾”,年老多病教师要求“体恤体恤”,后勤服务岗趋之若鹜,一线教学岗“敬而远之”,教师结构老化导致学校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学校没有教师愿意当班主任,特别是初三毕业班,每年学校领导都会因班主任人选问题头痛,校委会成员只能凭私人感情反复做工作,动员教师担任班主任。”余新山说。

其实,发愁的又何止校长,主管人事工作的张湾区教育局副局长张红萍同样不轻松。

“全区中学教师超员较多,而小学教师相对不足;有些学校某些学科的教师人员过多,有些学校恰恰缺少该学科的教师,比如区实验中学英语学科教师超员,市四中的英语学科教师却十分紧缺。”张红萍说,这样的局面造成有的学校人浮于事,因人设岗;有的学校人才短缺,有岗无人,出现“有事没有人做,有人没有事做”的现象。

那么,将多余的教师调到需要的学校不就可以了吗?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施起来却特别艰难,一是教育行政部门没有编制调配权,二是教师大多不愿意去偏远乡镇任教,区教育局也没办法。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教育发展。“张湾区教育系统亟需一场由内而外的改革,实现教师的合理流动,以谋求新的转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张红萍说。定方案,打破教师“一岗终身制”

4月底,张湾区教育局组织召开直属中学校长座谈会,集中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交流在湖北宜昌夷陵区参观学习“县管校聘”实施经验,研究讨论张湾区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

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各相关部门同心协力,共同推进改革顺利实施。7月,区委、区政府召开市直义务教育学校划转工作动员会,制订《张湾区市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转工作方案》,成立学校划转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级领导包联学校制度,“区管校聘”改革开始酝酿实施。

全员竞聘上岗是改革的核心环节。首先是校长竞聘。8月初,全区中小学校长由区教育局聘任上岗。校长确定后,由校长根据各校岗位设置情况聘任校委会成员。在新组建的校委会统一组织下,各校开展教师竞聘工作。

“学校制订了

《十堰市第十三中学‘区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将相关文件挂在学校内网并组织召开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使政策知晓率达100%。同时,学校成立竞聘工作领导小组和人事争议仲裁小组。”张启平介绍,按照校长聘任中层干部、中层干部聘年级组长、年级组长聘班主任、班主任聘科任老师的流程,层层实施,圆满完成了教师竞聘工作。

“改革的目的是盘活教师资源,而不是让教师下岗。”张红萍说,在本校未能竞聘上岗的教师,可参加其他学校竞聘,或由区里统一调剂到其他师资缺乏的学校。

通过校内竞聘、跨校竞聘和跨乡镇竞聘等环节,全区20所中小学1235名教师全部参加竞聘上岗,其中首轮落聘73人,第二、三轮原校聘用42人,跨校交流聘用27人,最终落聘4人,落聘人员正在进行待岗培训。至此,教师“一岗终身制”成为历史。谋发展,激活基层教育“一池春水”

“想都不敢想,现在大伙儿都主动申请多代课,多分配辅助工作,积极性高得很!”

“我喜欢现在的状态,感觉干得有价值,有意义!”

……

走进市十八中,大伙儿津津乐道的正是“区管校聘”这件事。主动承担工作量、主动申请当班主任,这些好势头如同燎原之火,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在这次‘区管校聘’打分中我的分值靠后,在第一轮校聘中落聘。对于这种结果,我感到很郁闷,也有一些不甘。虽然我还有5年就要退休,但我不能就这样碌碌无为度过剩下的教学时光。”在第二轮竞聘后上岗的55岁的梅光勇老师表示,为了能在教学工作中搞出成绩,今年他向学校要求带两个班的化学课,同时还兼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希望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增添动力。

尽管有部分教师曾对“区管校聘”表示怀疑,但改革成效毋庸置疑,一些过去无法破解的顽疾正在悄然消解,学校重燃活力,教师的工作热情也被激发。

“以前班主任工作不好安排,可这学期考虑到有了危机,很多老师主动竞聘班主任岗位,我校递交班主任申请的老师多达40人;部分老师意识到自己有可能落聘,在工作态度、积极性和工作效果方面比上学期都有了明显变化。”张启平说。

“校长的用人自主权加强了,学校管理工作顺畅了,有了更多精力抓教学质量。”余新山表示,改革激发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激发了教育活力。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区管校聘’改革的推进,激活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池春水’,有效解决了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推动了师德师风建设,为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为加快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市打下了坚实基础。”张红萍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