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强模范成江:为残疾人打开希望之门
成江现任湖北省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十堰市肢残人协会主席,十堰铸成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因儿时身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但他自强不息,于1989年和2001年先后发起成立十堰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创办十堰铸成工贸有限公司,解决一批残疾人就业问题。2014年,他出资20万元帮扶农村特困残疾人发展种植养殖业,带动100多名残疾人脱贫致富。近年来,市肢协创建十堰市肢残人扶贫创业基地,带动200多名肢残人脱贫致富。2019年成江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十堰市自强模范何家坤:身残志坚的“多面手”
何家坤现为市肢残人协会秘书长、国药东风茅箭医院副主任医师。1岁时因脊髓灰质炎导致下肢二级残疾,在医院从事高压氧诊疗、感染性疾病诊疗等工作之余,他还热心教育,近10年间创办中小学生“动态教育”课外辅导班,培训学生数百名。同时,他积极参与市肢残人协会的日常管理和各种活动,协助市肢残人协会在市人民医院开办“十堰市脊髓损伤者创面修复中心”的工作,参与对数十名重度压疮残疾人的救治。十堰市自强模范黄治滔:矢志残疾人职业培训
黄治滔因儿时被毒蛇咬伤治疗失误留下残疾,2011年创办房县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并担任负责人。目前培训中心有2个校区,长年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社会青少年技能培训和学生文化特长培训,其中多次开设“下岗职工免费培训班”“残疾人免费培训班”等。目前累计培训各类技能人才4000余人,其中残疾人917人。培训中心先后荣获“湖北省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全省助残先进集体”。十堰市自强模范王莉莉:轮椅天使热衷公益事业
王莉莉现为北京轮椅模特队队员,北京轮椅舞蹈队队员,参加每年北京福祉展开幕式演出,并组建3人轮椅歌唱组合
“菲比”组合,多次开展全国公益慰问演出,并将演出筹集的捐款和物资全部赠予四川汶川震后在校学生、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2013年至2017年,作为轮椅天使多次被推荐参与明星线下公益宣传活动。十堰市自强模范刘先国:瘫痪在床坚持辅导留守儿童
刘先国是竹溪县桃源乡羊角洞村村民,1997年被落石砸中腰部致高位截瘫,卧床已23年。由于羊角洞村地处大山深处,留守儿童较多,从2012年开始,他在床头办起小课堂,为留守儿童进行课外辅导。刘先国躺在床上,床沿一个小方桌,他一手支撑身体,一手拿笔讲解。撑得时间长了,左胳膊又肿又红,但他还是坚持拿笔演算。近8年来,刘先国累计辅导了40多名留守儿童,没收家长一分钱。十堰市自强模范陆龙武:致富不忘回报桑梓
陆龙武是竹山县城关镇二道坊村村民,幼年时因患病致残。19岁时陆龙武拄着拐杖开始创业,先后从事过粮食加工、酿酒、养猪和开办煤矿等。2007年发展茶叶产业,成立了竹山县怡神生态有机茶有限公司,带动全村发展茶叶700余亩。凭借自己的勤劳摆脱贫困后,17年来陆龙武先后赡养11名孤寡老人,主动承担40户贫困户和20户残疾户精准脱贫帮扶任务,还成立了残疾人托养中心和残疾人技能培训中心。十堰市自强模范吕东亮:倾力打造残疾人就业创业品牌基地
吕东亮自幼因患小儿麻痹症致右下肢残疾。2012年在张湾区花果街办小岭村三组开办养鸡场,2015年成立十堰市富达康养殖有限公司,目前已形成年产12万只肉鸡的自动化养殖企业。多年来,公司在招工时优先考虑招收残疾人,其中多人利用所学养殖技术回乡自主创业,办起家庭养鸡场,收到较好效益。公司先后被评为
“湖北省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品牌基地”,十堰市“菜蓝子工程”先进单位。十堰市自强模范唐明辉:盲人按摩师“推”出光明未来
唐明辉是郧阳区胡家营镇木瓜村人,18岁时在建筑工地打工因伤导致双目失明。1997年赴陕西省西安市学习按摩,学成后在安康市从事盲人按摩工作。期间通过学习获得高级按摩师职称。2002年在安康市创办盲人按摩培训中心,培训的50多名徒弟个个都能自食其力。2005年回十堰创办了明辉盲人按摩中心,现为十堰市盲人协会会员。十堰市自强模范汪礼根:用粮食“画”出精彩人生
汪礼根是郧西县上津镇人,听力二级残疾。2014年在上津成立了“礼根粮食画工作室”,2015年被评为中国首届粮食画协会会员,成为中国粮食画艺术大师。2018年参加世界首届粮食画大赛,作品分别荣获三等奖和优秀奖。2018年在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湖北省级选拔赛中,荣获专项赛“优胜奖”。2019年参加上海27届金玉兰奖艺术大赛,夺得金奖。十堰市自强模范张德超:身残老兵退伍不褪色
张德超1966年出生于丹江口市土关垭镇汤湾村,1984年10月入伍,后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失去双腿,荣获二等功,1992年退伍回到家乡。现在丹江口市退役军人优抚服务中心工作,他始终保持在部队上养成的优良作风,总是把退伍军人活动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备好茶水,为战友们搞好服务。同时他还是金岗山烈士陵园的一名义务管理员,主要负责为前来祭扫的人安排祭拜流程,维持秩序等工作。十堰市自强模范祝定勍:自强不息实现自我价值
祝定勍现为东风汽车动力零部件有限公司的一名主任工程师。自2003年到该公司工作以来,他克服先天肢体残疾的困难,刻苦钻研数控理论知识和数控操作水平,不断实现自我价值。他负责开发的新产品多次荣获该公司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曾先后荣获湖北省总工会授予的“技术创新能手”、东风特种商用车公司授予的“技术(质量)标兵”“青年标兵”等称号,还被授予湖北省数控车床工“行业技术能手”称号。十堰市助残先进个人肖华:履职尽责真情服务残疾人
自2010年担任十堰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肢残人联合工会副主席以来,肖华以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创新务实的工作作风,干净利索的办事风格,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积极组织开展协会各项活动。他密切联系残疾人,为残疾人排忧解难,促进残疾人培训就业,协调工会、教育等部门解决残疾人子女上学等问题,并积极参加社会各项助残公益活动、扶贫助残活动,为全市残疾人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十堰市助残先进个人陈世维: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助残服务
陈世维现为丹江口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在完成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他积极配合残联做好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他担任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类别鉴定工作,先后到丹江口市盐池河镇、均县镇、龙山镇、蒿坪镇、石鼓镇等地入户为残疾人进行残疾鉴定办证。并充分利用专业特长,为言语残疾人指导康复;为智力残疾患者家属辅导家庭照料和康复技巧,并关注残疾人心理健康,给予免费心理咨询与辅导。十堰市助残先进个人李青松:开办企业助残友实现就业梦
李青松是房县白鹤镇天池庙村2组人,3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致肢体四级残疾。18岁随哥哥到温州一家鞋厂当学徒。2013年,他筹资30余万元在房县城关镇花宝村成立青松鞋业,专业生产休闲鞋帮,安置就业岗位56个,其中残疾人职工6名,月均收入达3000元以上。2018年,青松鞋业深入房县化龙堰镇高川村建立了房县残疾人阳光创业扶贫车间,为当地4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和15名残疾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十堰市助残先进个人陆龙勇:爱心企业家热衷扶残济困
陆龙勇现为竹山县仁勇渣土运输公司负责人。1994年开始,他先后带领2000余名竹山籍农民工外出务工创收。创业成功后,他继续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公司先后吸纳2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累计帮扶20个贫困家庭和10余名残疾人实现创业脱贫。2019年他出资4万多元帮扶和资助自强创业残疾人,用扶残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了一名爱心企业家的良好的社会形象。十堰市助残先进个人阮书珍:倾力服务残疾群众
阮书珍现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浪街办光明社区居委会社区委员。她心系辖区260余名残疾人,长期开展入户走访,搜集残疾人的困难和需求,并进行分类汇总,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对于瘫痪在床、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她主动入户开展代办工作,为残疾人提供零距离服务。同时,她还对残疾人“两补对象”每季度按时实行定期复核,确保“两补”资金准确、及时地发放到残疾对象手中。十堰市助残先进个人万小琴:创办“残疾人之家”
万小琴曾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后因角膜严重受损错过最佳治疗期而几近失明。但自强不息的她先后于2014年和2017年创办了十堰康宁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和十堰惠爱残疾人康复医院,累计收住各类残疾人214人。其中收治中重度精神病人100余人次,除收取每天12元的生活费外,大量的医药费均由康复医院垫付。创办企业以来,共计解决就业50余人,其中残疾人8人。十堰市助残先进个人王顺:多方发力扶残助残
王顺现为十堰市永丰华工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在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做强做大的同时,他积极开展扶残助残活动。5年来企业累计培训残疾人110人次,招收残疾人80人。同时他还带领企业积极参加茅箭区贫困残疾人助学活动;参与茅箭区精准扶贫活动,动员城区爱心人士捐赠水泥等物资近30万元,用于深度贫困村村级道路建设。2016年被省残工委授予
“全省助残先进个人”。十堰市助残先进个人魏云:用爱为残疾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魏云是竹溪县特殊教育学校校办主任、教师。从教11年来,她像母亲一样对这群特殊的学生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不仅言传身授教聋哑儿童发声原理,对他们进行一遍一遍的语言康复训练,更教育残疾儿童用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帮助残疾孩子打破心灵桎梏。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耕耘,撑住信念,守住清贫,尽职尽责,用爱为残疾儿童撑起一片蓝天。十堰市助残先进个人吴文飞:躬身教坛育桃李
作为郧阳区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教师,从教8年来,吴文飞始终把追求“教师的职责与幸福”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南。曾经有几名五年级的学生由于成绩落后,对学习和前途一度失去信心,吴文飞便动员他们学习劳技专业,其作品荣获2013年“武当杯·七巧绣娘十字绣大赛”一等奖。2019年,吴文飞带领学生参加十堰市第六届运动会,在全民健身类残疾人组获得21枚奖牌。程鹏:企业四成岗位提供给残疾人
程鹏原本是一名听力残疾职工,企业改制后作为留守人员,他组建了丹江口市方圆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积极为下岗职工和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2005年他把企业申报为福利企业,接收安置的残疾人占企业职工总数40%,使他们在培训、上岗、养老、医疗、生活等方面都有了保障。虽然公司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多劳多得,但对于残疾职工的最低工资和基本保障却不计入计件工资范畴内。记者毛以国
通讯员罗超群2020年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今年5月17日是第三十个全国助残日,中国残联将主题确定为“助残脱贫决胜小康”,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加快推进残疾人脱贫攻坚、实现残疾人共奔小康目标。
我市目前有28.6万名残疾人。长期以来,市残联高度重视残疾人脱贫工作,多措并举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实现自力更生、脱贫致富,扶残助残也形成社会风尚。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残疾人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个人、先进集体,本报今日特对其事迹进行刊发,敬请关注。十
堰
市
助
残
先
进
集
体湖北鹿鼎种鹿科技有限公司:发展产业带动残疾人就业脱贫
多年来,湖北鹿鼎种鹿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产业带动周边贫困群体发展种植牧草农户366户1022人。其中贫困户202户666人,残疾人78户,贫困户和残疾职工占用工总数的85%以上。公司有长期固定工人26人,其中残疾职工22人(19人属贫困户)。2018年,公司被省残联授予“湖北省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称号,被原市畜牧兽医局评为“全市畜牧产业示范企业”。湖北嘉麟杰服饰有限公司:给予残疾员工额外生产补贴
湖北嘉麟杰服饰有限公司积极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促进残疾人精准脱贫,增收致富。近年来,公司坚持优先录用残疾人员工,累计录用残疾人45人,并为残疾员工提供免费住宿和工作餐,统一购买了社会保险,还对残疾员工每月多提供100元的生产补贴,奖励他们身残志坚、勤奋工作的精神,为扶残助残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房县永祥康复专科医院:把扶残助残列为医院重要工作
房县永祥康复专科医院充分发挥康复专科特色职能,把扶残助残工作纳入到医院发展工作规划之中,通过专门建立为残疾人服务“绿色通道”,为残疾病人开通无障碍通道,积极参与省、市、县残联组织的助残扶残活动等,大力支持残疾人事业。医院先后被县残联认定为残疾人康复训练指导培训服务中心,被省残联批准为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中心,被省、县残联批准为房县残疾评定定点医疗机构。十堰恒融实业有限公司:贴心安排残疾人工作岗位
十堰恒融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目前单位职工人数230人,其中残疾人员78人,占单位总人数的34%,多年来一直保持福利企业资格。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残疾人自身情况,尊重残疾人意见,安排的岗位既有操作简单、体力消耗小、安全可靠的特点,又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长处和优势;公司内部道路及建筑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内部管理规范,制定《集中安置残疾人管理规定》,保障残疾员工的合法权益,落实残疾人待遇。湖北省爱心助学志愿者协会丹江口市工作站:大力开展残疾人爱心助学
湖北省爱心助学志愿者协会丹江口市工作站的爱心助学活动始于2006年,最早的组织机构叫做“丹江口水都爱心团”,是一个民间公益慈善组织。工作站于2015年正式注册,志愿者们累计走访核实贫困生家庭380余人次,对全市130余名贫困生进行了一对一长期性资助,其中残疾家庭的孩子资助每年达4万余元;直接发放助学款61万余元;对260多名乡村贫困学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援助;募集发放物资总价值68万余元。湖北诺御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多举措保障残疾人就业
湖北诺御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现有在职残疾人职工65名。多年来通过对残疾人开展生活救助、技能培训、就业救助等,帮助残疾人职工增强了生活信心,保障了残疾人职工的生活权益。当有残疾的职工因各种原因造成工资低于十堰市最低基本工资时,公司按最低基本工资发放,确保残疾人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残疾人职工生病住院,公司按治疗时间,每日发放医疗补助,据实核销医疗费。武当山特区太极湖办事处石家庄村:克服困难强化残疾人服务工作
石家庄村是武当山特区残疾人数最多的村,将近120人,但整个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只有五六个,关爱服务残疾人工作任务繁重。长期以来,村委会干部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将其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并加强学习,提升干部业务素质。他们一直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切实保障了残疾人的权益,用辛勤付出获得了辖区残疾人的一致好评。郧西县恒达扫帚专业合作社:以人为本为残疾人解困郧西县恒达扫帚专业合作社现拥有成员171人,其中贫困群众165人。合作社从
“以人为本,为残疾人解困”的企业宗旨出发,以努力打造残疾人培训就业基地为目标,先后开展了
“四个一”帮扶残疾人工作:免费培训一批残疾人,帮助其自信自立,实现自主就业;扶持一批残疾人种植扫帚,帮其增加收入;安置一批残疾人到合作社就业;培养一批残疾致富创业能人,从事扫帚加工经营活动。十堰市城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全面实行残疾人免费乘车政策
十堰市城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公益性服务企业,不断扩大爱心(残疾人)卡发放范围,全面实行残疾人免费乘车政策,每年为残疾人提供免费乘车服务600万人次;大力优化乘车环境,增设爱心专座,累计费用400多万元;围绕乘客上、下车及乘车的全流程,在公交站台及车辆上探索设置无障碍出行设施;充分利用车载电视媒体影响力,广泛宣传帮残助残的优良传统。十堰联通:专项服务助残扶残
近年来,十堰联通积极配合市残联开展各项助残工作,积极帮助残疾人广泛参与到公共活动和社会交流中。十堰联通各大型网点已设立残疾人绿色服务专席;积极向省联通公司申请专项优惠政策,针对残疾人、残疾人家庭制定低于市场价的专属套餐和个性化产品;邀约市残联共同开展“信息助残、同心圆梦”公益活动,并拿出500万元专属话费进行捐赠,切实让十堰残疾人朋友们能够畅享联通的高速通信网络服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