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疾控女“卫士”防疫排头兵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市疾控中心检验员正在开展核酸病毒检测在各值守点向志愿者宣传防疫知识实施采样后的消毒监测到各重点点位督导防疫工作记者毛以国不忘初心,是她们的职业品格;坚守使命,是她们的无悔选择;紧张忙碌,是她们的真实写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十堰市疾控中心的一群女“卫士”勇敢投身抗疫第一线,承担起病毒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排查、疫情监测分析、健康宣教、公共卫生热线咨询、应急物资储备等重要工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贡献巾帼力量。雷霆出击组建抗疫“战斗队”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认清职责使命。疫情爆发后,作为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程时秀毅然挑起该中心疫情防控总指挥的职责,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先后多次召开中心党委会议、会商会议、专业培训会议,集中会商、研讨、制订各项防控方案、防控措施与防控预案,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责任与担当。

在程时秀的带领下,1月20日,市疾控中心研究出台了该中心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并成立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管理组、防控专家组、疫情处置组、检验检测组、健康教育组、宣传组等多个小组,其中5名组长均为女性,全单位参与一线抗疫的女职工30多名,主动参与社区防控工作的女职工6名。查找“元凶”

勇当病毒

“缉捕员”市疾控中心承担除城区3家三甲医院之外所有县市区送检的疑似病例、出院病例及密切接触者标本检测工作,这是与新冠病毒“零距离”接触的战场,而这个战场的战士们60%为女性。她们身着三级防护服,全程在湿度很大的负压实验室工作,防护装备仅穿戴就需要两人互助、20分钟完成,一批样本检测需经历十几道程序、至少四个小时。为节省防护服,且出于安全考虑,她们做实验前两个小时内不敢喝水、吃东西,每次脱下防护服时都浑身汗湿、精疲力尽。她们深知尽早确诊病情就能赢得疫情防控的先机,所以她们不断优化工作环节,每天三班倒,实现样品从收样到出具报告从最开始的24小时缩短到现在的6个小时。

市疾控中心质管室根据全市检测单位增加到10家的防控情况,她们组织所有实验室开展室间质控,负责全市所有检测单位数据上报、检测报告审核签发、质量控制、生物安全管理及全市新冠病毒样本采集、保存、运输的技术指导,提高阳性检测率,锁定传染源。她们24小时值守,检测报告随到随审、随审随签、随签随发、随发随传,成为病例订正、病例治疗效果判断、确诊病例是否达到出院标准、无症状感染者及时发现的

“金标准”。

在团队的通力协作下,严格执行应检尽检、随收随检、日检日清,现已完成样本检测5852份,单日最大检测量447份;审核上报全市实验室检测数据24703个,审核签发中心检测报告459份。从首例病人确诊到现在,实验室就是她们的家。她们每天只能通过电话向家人报平安;有的女同志孩子还小,因长时间不见,孩子在视频中看到妈妈时都不愿意叫了;有的女同志与孩子视频聊天时,聊着聊着就泪流满面;还有的女同志,每天从实验室出来后,就静静地远眺着家的方向……追踪溯源

争当抗疫

“侦察兵”

为了追踪溯源,第一时间摸清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踪迹和规律,为全市抗疫工作提供最有力的决策依据,市疾控中心的巾帼志愿者们又纷纷化身为

“病毒侦探兵”,与

“看不见的敌人”展开激烈的较量。

覆盖全市所有医院乃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监测系统是市疾控中心整个信息监测的前哨。她们需要2个小时内完成辖区内200多家医院诊断上报病例的审核、中午12点和深夜12点各汇总上报一次报表。防控专家组组长宋晓佳与爱人同在抗疫一线,她所在的组承办协查函355份。当凌晨所有数据出来后,还要和同事们一起连夜开展信息分析、研判,让数据为决策服务。综合组组长辜伟伟带领组员们全力以赴担负起中心内部的综合协调,及时督办落实各级文件、通知近400件(个),印制公文200余件,12320公共卫生公益热线接听社会各界咨询近800件

(次)。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是疫情防控的关键。通过流调,可还原调查对象的生活轨迹,掌握密切接触者的线索和范围,减少潜在的高危风险。但这也是一项风险大、难度高的工作。女职工南玮秋毅然和男同事一道驻守武当山片区,哪里有警报就第一时间到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每一次,尽管防护服因为湿透而变得沉重,护目镜因为起雾而变得模糊,但她始终不疏漏每一个环节,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不惧辛劳

甘当防控工作

“先遣兵”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健康宣教犹如白衣战士的防护服,以无形之力顶千斤,又如最好的疫苗,强壮着人民的体质。健康教育组组长陈清荣带领组员们,紧急研制专业方案2份、媒体发布健康提示193篇,面向大众开出健康教育

“大处方”,奔赴四区开展健康教育督导,推进个人

“小习惯”的形成;紧急印制、发放防疫知识材料4种9万余份,设计1期宣传栏、44种科普宣传模版、9种宣传画,拍摄影像素材43次、制作小视频112条,分类指导、分众施策,惠及350万市民。

宣传组组长黄卉和宣传队员们一起深入一线、以笔战

“疫”、用镜头记录,让无声的文字和感人的照片,化作安抚公众克服新冠病毒未知恐惧、鼓舞疾控防控一线战士士气、推动健康十堰平安建设的涓涓暖流。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们对外联系媒体,不畏风险打头阵,对内挖掘身边典型,省市主流媒体报道80余篇(次),由其负责的健康十堰微信公众号推出原创文章100余篇,关注量与阅读量持续增加,成为市民了解疾控知识、疾控动态的亮丽窗口。

后勤保障组组长江芸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她克服身体不适,在物资短缺、物流停运、工厂停工的紧急状态下,与组员们争分夺秒,寻找防疫物资,全力筹措、保障物资供应;按特事特办的原则,紧急采购各类必须物资60多种,组织做好仓储管理、物资供应、环境卫生等工作。

截至目前,巾帼卫士们按照中心集中住宿、24小时待岗的统一要求,克服家庭困难,坚守一线40余天。她们之中,有的即将退休;有的家里还有生病的老人需要照顾;有的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不到1岁……然而,不管她们平时在家里的身份是女儿、妻子、母亲,也无论她们是柔弱还是娇贵,疫情面前她们纷纷化身斗士和卫士,哪里有疫情就奔赴哪里。曾经最温馨的家如今成为她们想回而不能回的地方。

“疫情不结束,我们就不回家,大家要一起并肩作战,共抗疫情!”这铮铮宣言正是她们抗击疫情的坚定决心和壮志豪情。

(图片由市疾控中心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