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军带领市太和医院第二批医疗队支援市第二定点医院刘先军(右)正在查房
记者 毛以国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中,市第二定点医院有一支由市太和医院3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支援团队,他们不畏艰险,坚守一线,在抗击凶猛疫情、保卫百姓健康中践行着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刘先军正是这支队伍的领队。召之必至——“我早已准备好随时奔赴前线”
48岁的刘先军是市太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兼二病区主任。2月4日下午5时许,在房县为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会诊完返回十堰城区的路上,他接到医院组织第二批医护人员支援市第二定点医院的指令,二话没说便答应了。回忆起当时的心情,刘先军说:“有些激动,还有些兴奋。自从疫情发生后,我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发展,作为一名党员,我早已准备好随时奔赴抗疫前线。”
2月5日上午9时许,市太和医院第二批由3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支援队伍集结在该院医务处门口整装待发。这支队伍共有医生6名(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肾病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风湿免疫科)、护士24名、后勤人员2名,由刘先军担任领队。简单的出征仪式后,他们正式奔赴市第二定点医院开展抗疫工作。而出征前,这32名医护人员已专门进行个人防护及防治新冠肺炎相关培训。温暖守护——“患者平安健康我才不辱使命”
2月5日上午到达市第二定点医院后,刘先军带领的团队进驻第二隔离病区。他不仅全面负责该病区的工作,还要负责制订全院的治疗方案。从首批收治14名患者开始,截至2月18日,第二隔离病区共收治38名确诊患者。他始终坚守一线,在紧张、忙碌中度过14天的抗疫时光。
刘先军介绍,第二隔离病区先后收治一家四口确诊患者,分别是一对老年夫妻、儿子以及儿子的岳母。家里这么多人确诊,患者心理几乎都要崩溃了,刚开始各个都是泪流满面。尤其是这对老年夫妻,病情比较严重,CT检查双肺均出现病变,但他们却更担心儿子的安全,一直询问儿子的情况,说他们老了,请医生一定要救救他们的儿子。刘先军既深深感动于他们间的亲情,又充分理解他们的心理。他悉心同患者交流,为他们讲解病情和治疗技术,帮助其建立信心,最终患者病情和心理全部稳定。
在第二隔离病区有一位75岁的男性确诊患者,起初病情并不严重,但由于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入院后病情一度迅速恶化,出现缺氧、呼吸困难等紧急危重情况,CT复查显示肺部大面积发白。刘先军按照新冠肺炎治疗指南,结合病人实际,优化治疗方案,成功稳定住患者病情,并使其心肺功能逐渐好转。目前,患者已可下地自由活动。
14天里,刘先军最欣慰的时刻就是看着患者病情好转。他说:“只有患者平安健康,我才不辱使命。”医者责任——“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无畏前行”
在第二隔离病区,一个个让人刻骨铭心甚至惊心动魄的病例背后,是医护人员不畏艰险、执着坚守的付出。
在2月5日到达市第二定点医院的第一天,面对刚刚建立的第二隔离病区,从对医护人员进行排班,到确定患者就诊流程……刘先军带领团队马不停蹄投入到各项准备工作之中。在2月6日首批收治14名确诊患者后,从收集患者病史信息、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到完善医疗文书、制订治疗方案……刘先军带领医护人员有条不紊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都说万事开头难,在进入病区的前3天他每天都是7点多到病区,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多才下班,连续3天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
面对风险与辛劳并存的抗疫工作,刘先军却说:“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无畏前行,那就是身为医者,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实际上,在刘先军身边有一群和他一样坚守的同事。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冲锋在前。”28岁的护师章艳是市太和医院医疗支援团队的一员,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医院动员医护人员奔赴抗疫一线后,她当即报名,这是她在请战书里写下的一句话。她说,在报名那一刻,内心激动不已,因为终于有机会能在抗疫斗争中贡献力量了。团队中还有一名主管护师,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出征前其父亲病危,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关键时刻,她毅然含泪选择出征。在市第二定点医院工作期间,这名护师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领导体恤她批假让她回家,但考虑到当前疫情的严峻形势和自己工作的特殊性
(属于密切接触者),她又一次选择坚守一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