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化”联动强战力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十堰市直机关干部下沉社区担任代购员突击队员背老人就医张湾区公安分局成立驻新冠肺炎治疗点临时党支部

通讯员 王忠 李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英勇战“疫”党旗高高飘扬。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如何提升基层组织力,激活“红色细胞”,强壮“党建肌体”,让党建工作植根于基层,成为凝聚党员群众、推进发展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市委组织部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群众优势转化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工作优势,最大程度细化战斗单元、最大力度强化战斗堡垒、最大强度优化战斗力量、最大限度深化战斗服务,充分组织和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站在最前线、冲在最前沿、担在最难处,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打好打赢疫情防控十堰保卫战,彰显“红色”战“疫”力量。

细化战斗单元,实现联防联控全覆盖。充分发挥基层支部网格管理治理功能,把村(社区)细化为疫情防控的战斗单元,整合村民小组、社区网格、物业公司、楼栋、中心户等力量和资源,构建由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村落)、楼栋(院落)、家庭、出入关卡、风险管控点“五级微防控”战斗网格,明确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疫情防控战斗单元

“司令官”,发挥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作用,把社区直管党员、社区网格员、向社区报到的机关党员、村(居)组长、楼(院)长、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队员等科学分配、编组设队、投身抗疫,由(村)社区战斗单元“统一调配人员,统一安排工作,统一调度资源”,全市形成1906个村(社区)抗击疫情战斗单元,构筑联防联控无缝对接、全面覆盖的“铜墙铁壁”。

强化战斗堡垒,推动群防群治见质效,全市8.9万名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党建工作说到底是做好人的工作,人在哪里、党员在哪里,党建工作的重点就在哪里;人的需求在哪里,党员的需求在哪里,党建工作推进的方向就在哪里。为此,市委组织部首先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作用,第一时间制发通知、印发公开信、下发重点工作提示,广泛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参与抗击疫情阻击战。全市6400多个基层党组织及时组建“党员先锋岗”“志愿服务队”“党员责任区”“红色代购点”“流动超市”,成立临时党组织、党员突击队等疫情防控战斗堡垒。广泛开展“防控疫情、党员先行”活动,组织带领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全力以赴奋战在疫情防控人员排查、知识宣传、物资分发、交通关卡、病毒消杀、帮扶群众等防控阻击战“一线”,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优化战斗力量,确保包保包联无遗漏,4581名驻村工作队员返村抗疫。深化党员干部与村(社区)包联活动,组织引导各级驻村工作队员就地变身

“疫情防控突击队”、机关干部就地变身“村(居)干部”、异地返乡人员就地变身抗疫人员,充实加强和优化村

(社区)防控疫情工作力量。1799支驻村帮扶工作队全部回村工作,8300余名市直机关干部、2000余名返乡人员挺身而出、冲在“疫”线,广播宣传、设点劝导。市县乡包户干部“点对点”与包联贫困户全覆盖对接服务,确保疫情防控、不漏一人。春节回到郧西老家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松江医院影像诊治中心主任、知名专家夏东进教授,主动请缨、“火线”增援郧西家乡抗疫,他说“医护人员人在哪里,哪里就是战场”。

深化战斗服务,发挥职责职能不缺位,16家企业业主捐款捐物总价值302万元。充分发挥组织部门职能作用,健全落实抗击疫情激励担当、保障服务措施。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实时跟踪掌握领导班子和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履行职责情况,开展分析研判,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任用干部重要依据。激励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启动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时奖励工作,掌握发现疫情防控先进典型,激励党员干部挺身而出、扎实工作。发挥企业人才和对口协作作用,组织企业家和北京对口挂职干部开展募捐。协调对口协作的北京市社会各界向十堰捐赠防疫物资、资金20批次,总价值达到1400余万元。关心关爱抗击疫情一线工作者,筹集划拨党费900万元,组织县、市、区配套党费资金292.65万元,用于慰问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关心他们家庭生活和实际困难,帮助解除后顾之忧,强化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服务保障,为抗击疫情构筑起坚强的堡垒。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