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攻坚克难,奏响育人最强音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副校长王晓红(右二)在岩岭社区当志愿者副校长王晓红在卡点值守副校长龚文革远在广西南宁进行网上直播教学综治办主任王国宏对校园角落进行消毒杨光平老师参加义务献血活动郭艳荣老师疫情期间网上教学八年级学生在家上地理课八年级学生参加作文竞赛学生向国旗敬礼徐正华老师在张湾区车城路街办田沟社区服务站消毒记者宋雅璐通讯员汤晓丹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十堰市第十三中学(简称市十三中)始终将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停课不停学”,把抗疫当成教材,种好“责任田”,强信心、暖人心、筑同心,形成了全员齐抗疫、全力促教学的工作格局和浓厚氛围。以智育求真,创新学习方式

2019年秋季,市十三中在张湾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张湾区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迅速调整思路,抓住新的发展契机,走上学校全面转型之路,打造了我市城区第一所公立全寄宿制特色初中。一学期以来,学校改革创新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

疫情发生后,市十三中积极应对,推动

“停课不停学”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校长张启平多方协调、统筹安排,全校上下分工明确、团结一心。

作为人民教师,市十三中人勇担当、顾大局。今年1月31日,市十三中九年级、高三年级教师利用QQ群进行网上答疑。如何保证线上教学顺利进行?2月2日至2月8日,学校教务处针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希沃白板5软件培训、QQ平台网络培训、钉钉平台网络培训。2月9日,信息中心闫珊珊对教师进行了第二次培训。

如何保证线上教学效果?学校采取领导巡课、年级组检查等多种方式保证网络授课顺利进行。年级组每天通报线上教学、作业批改、问题答疑情况,并通过《教学简报》总结工作得失,不断提升教师网络教学水平。

该校教师坚持跟学生们一起看直播,并认真做好笔记,课后及时答疑、布置批改作业。教师李青青、向德明分别用积木、矿泉水瓶制作直播架……疫情期间,很多老师困在外地,他们积极想办法,采用自制、借用等多种手段解决教学器材不足问题。

该校部分学生远离城市,无手机、无网络、无电视,缺少学习用品,但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学习。九年级学生彭雪佳,因封路受困农村,练习本用完了,仍坚持在废纸上完成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他们从

“逆行者”身上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性,学会了努力学习。

随着高考日益临近,市十三中高三年级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迅速制订抗疫期间网络教学工作方案,精心准备各项备考工作。为保证授课质量,各学科备课组提前一周开展网上集体备课,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提出教学建议,精选课后练习和单元、章节测试题。学校教务处建立巡课制度,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年级组落实授课日报告制度,加强师生沟通,了解学生网络学习情况,督促每一名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以德育扬善,传递育人正能量

“我了解了广西的旅游风景、经济生活、民俗风情、特色饮食等知识。感谢广西人民。”市十三中八年级学生尚玉生在“感恩广西”地理知识手抄报活动获奖感言中如是说。近日,市十三中组织开展“感恩广西”地理知识手抄报比赛,全校500多名学生在地理老师指导下利用电视、网络、书刊等了解广西,制作了一张张精美的手抄报。

这是市十三中

“停课不停学”的一个缩影。为充分发挥线上教学优势,该校组织开展了各种课外竞赛活动,丰富了学生疫情防控期间的业余生活。

“以往,许多概念在学生脑海中是很抽象的,如爱国情怀、公民责任、家乡意识、生命意义等。全民参与疫情防控的过程,将这一切变得具体形象,这就是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最好的素材。”张启平说。

市十三中先后举行了

“抗疫情,我参与”作文大赛、年级英语朗诵比赛、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700多名中学生用手中的笔讲述身边抗疫感人故事。七年级学生通过线上分享平台,参与口语串烧、课文朗诵等趣味竞赛,提高学习英语的热情,调节了疫情期间紧张情绪。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老师们通过线上平台推送心理健康自助建议和心理辅导资源,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疫情。

该校还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上好“抗疫思政课”,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疫情、科学防范疫病、守法支持防控,引导学生在疫情防控中厚植爱国情怀。副校长高斌和政教主任王姣姣积极协调组织各班班主任,通过腾讯视频会议、钉钉网络会议、QQ电话等方式,召开

“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线上主题班会。老师和学生线上

“见面”,分享假期心得、生活安排、学习体验等,交流家庭防疫经验,倡导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好个人防护,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做好居家学习、体育锻炼、读书练字、家务劳动等,教育学生树立与国家共克时艰的决心。

疫情面前,市十三中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坚决保障师生健康安全,始终牢记育人使命,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教育学生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塑造学生面对疫情的理性心态。争做志愿者,筑牢抗疫防线

防疫阻击战是一场人民战争。全市战疫重要关头,市十三中教师积极开展“停课不停学”各项工作的同时,挺身而出奋战在社区、村组防控第一线,成为抗疫最美“志愿者”。

“把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在使命面前,‘害怕’这个词必须放下,我们必须扛起自己肩上的责任,根据社区需要,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协助社区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实做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贡献。”这是市十三中抗疫志愿者共同的承诺。该校兼职督学杨泽金在茅箭区武当路街办文家沟社区值守;副校长王晓红巾帼不让须眉,在做好八年级(1)班物理教学工作的同时,下沉到张湾区车城路街办岩岭社区值守;高三毕业班教师韩萍和八年级政治教师张学萍在完成各自教学任务的同时,活跃在志愿抗疫一线;教师徐正华、任勃主动为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乐当居民“代购员”“配送员”;教师杨艳也主动协助社区志愿者贴封条,守住疫情防控“最后一米”安全线。

“我知道我所发出的光非常微弱,但我坚信无数微光的汇集,定会照亮苍穹!”疫情期间,市十三中教师张玉玺用手中的画笔和十堰市教育战线的画家们并肩作画,以艺术作品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留下了抗疫一线

“逆行者”的精彩瞬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市十三中各班班主任尽职尽责,手里一刻不能放下的是手机。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查看学生体温上报情况;晚上睡前最后一件事也是打开手机,查看当天上报信息是否有遗漏、是否全部上报。每天坚持上报信息,报的不仅仅是体温,而是一份平安,是学校对全体师生健康负责的担当,更是老师对学生的关心。

市十三中党总支和工会牵头发起防疫抗疫捐款倡议,全校教师积极响应,通过现场捐款、网络转账等方式参与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以满腔热情彰显责任担当。

市十三中新校园周边有居民186户,封闭式管理难度大,学校值班领导每天到岗耐心规劝、宣传政策,和社区志愿者一道做好居民生活后勤保障工作,让居民安心在家做好疫情防控。校综治办主任王国宏负责校园安全、消毒等工作,在战时管制期间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在学校值守。学校后勤工作人员王佩克服困难,积极帮助其他教师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为切实关爱学校女教工,该校开展了庆三八“五好”女教工评选活动,对25名“五好”女教工进行表彰,进一步激发了女教工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工作热情,为文明校园、和谐家庭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在疫情防控中,市十三中每一位教师都责无旁贷,每一位“逆行者”都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奏响了攻坚克难教书育人最强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