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胜江
“小河村成为无疫村来之不易,我代表郧西县委、县政府向你们在这里忘我工作、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3月4日上午,郧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师文明在慰问驻郧西县城关镇小河村扶贫工作队时说。疫情发生以来,市委统战部驻小河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民并肩作战,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守护群众健康安全,使小河村成为无“疫”村。目前,在扶贫工作队指导下,小河村正逐步恢复生产。快速响应及时返村
小河村扶贫工作队是由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市工商联、市党派办组成。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扶贫工作队队长熊友明放弃休假,第一时间通知工作队员、对口帮扶干部电话联系各自包联的贫困户,叮嘱他们减少外出,不串门、不聚会、不聚餐、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服从指挥,做好个人防护。
疫情就是命令。2月4日,接到工作队返村组织抗疫通知后,熊友明步行2个小时赶到市委统战部办理进村手续,并筹集一壶酒精、8瓶84消毒液和80只口罩等防疫物资,做好了返村准备。队员陈胜军患有高血压,妻子也患有多种基础性疾病需要人照顾。熊友明在给陈胜军打电话时劝说他在家照顾妻子,陈胜军却说:“谁家没有困难,谢谢关心,我可以返村。”原来,陈胜军在群里看到返村通知后就已经做通了妻子的思想工作。2月5日一大早,熊友明就和工作队员们驱车返回小河村,投入到网格包联、普查体温、防疫宣传等疫情防控工作中,实现了“扶贫工作队”向“防疫工作队”的快速转化。严防死守
筑牢防线
小河村地处郧西县城关镇东北角,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3处进村道口。返村后,驻村扶贫工作队主动加入村疫情防控突击队,积极参与防疫知识宣传、进村道口布控等工作。值守期间,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指导完善值守制度,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做到非公务用车和没有合法通行证的车辆和人员,一律不得出村。对手续齐全的出入车辆和人员,必须经过测量体温、信息登记等程序后方能出入。自疫情发生以来,驻村工作队协助劝返车辆60余辆次,劝返人员70余人次。严密排查
做好疏导
“您好,请量一下体温。”“这是给你家的体温计,全家人每天都要测量体温,体温超过37.3℃要立即向村里报告。”……疫情期间,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们坚持每天入户排查,确保村民体温排查全覆盖、无遗漏。
在排查过程中,队员们还利用宣传车、喇叭等,向群众宣传防疫知识,张贴标语通告,普及防疫政策。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员们还配合村抗疫突击队用心做好村民的心理疏导工作,鼓励村民坚定战“疫”信心。通过细致的工作,目前全村外返人员和密切接触人员健康情况良好。上门服务
倾注关爱
在上门排查过程中,驻村工作队员们发现村里的五保户和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早上起床较晚,有时敲门十几分钟才开门。
针对这一现象,工作队建议在各网格开展“敲门行动”,对特殊群体每天坚持两次上门,除了测量体温、询问身体健康状况、生活困难情况外,还要对其家里提供消毒、开窗通风等服务,并建立专门的服务管理台账。自2月初以来,工作队帮助该村特殊人群代购生活物资30余人次600余公斤,为有基础性疾病的独居老人代购药品15人次。
除了帮助特殊群体外,为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群众生活问题,工作队和村“两委”安排专人利用“小河村疫情防控宣传群”,收集每家每户所需要的生活物资以及慢性病药物等信息,并安排专人联系配送到村部进行发放。解决困难
帮助复产
疫情期间,市委统战部为小河村送来了25公斤酒精、50瓶84消毒液、150只口罩,市工商联动员十堰市泉州商会向小河村捐助8箱消毒液、150套防护服、5000只口罩……在积极争取防疫物资、引导群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扶贫工作队还积极指导群众有序开展春耕备耕。
3月3日,扶贫工作队联系郧西县城关镇农业服务中心,为村里送来了种子、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目前,小河村村民有的居家加工葛根粉,有的到自家承包的地里翻挖土地,有的进行田间除草,做到了疫情防控与农业生产两不误。
其中,全村200余户村民居家加工葛根粉达2000余公斤,预计增收超40万元,有效弥补了疫情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