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市人民医院党员医生张立波:用生命护佑生命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记者 毛以国

在抗击新冠肺炎这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医务人员义无反顾站在最前线,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大众的生命。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党员张立波就是其中一位。面对疫情,他主动请缨,支援市西苑医院抗击疫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风范。疫情面前显担当主动请缨到一线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在医院工作20余年的老医务工作者,我申请加入医疗支援队奔赴抗疫前线。”1月24日,农历除夕当天,张立波向所在的呼吸内科党支部递交请战书。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市人民医院党委要求全院重点科室干部职工回到岗位正常上班,并向全院发出医疗支援抗疫一线的倡议:急难险重的岗位,党员先上、干部先上。短短几天,全院主动报名的党员超过300名。

这一份份请战书,无不彰显着白衣战士的无畏。其实,武汉医护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的消息正备受关注,48岁的张立波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他要去的市西苑医院是十堰城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是这次疫情防控、救治的主战场。面对严峻的疫情和未知的风险,张立波坦言:“要说完全不紧张、不担心,这是假话。实际上,作为一名医生本来处处都是战场。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党员,关键时刻就应该冲锋在前,坚守一线。”

1月28日上午,由市人民医院牵头成立的十堰抗击新冠肺炎第二支援团队出征,到市西苑医院开展对口医疗支援。这支队伍共由来自市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东院区、市中医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14名医护人员组成,张立波担任队长。出征仪式上,张立波说:“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带领队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和重症病人救治之中,发扬大爱无疆、医者仁心的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争取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负责隔离三病区

连续奋战18小时

1月28日,张立波全面负责隔离三病区工作。该病区是市西苑医院为应对疫情由原来旧病房临时紧急扩建而成,基础条件一般。病区只有14名医护人员(5名医生和9名护士),人手相对紧张。面对一系列困难,张立波和同事制订工作方案后,便投身到战斗中。

第一天,隔离三病区就接收20名确诊患者,值班医护人员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各项工作虽紧张但有序,患者全部得到妥善安置。作为病区负责人,张立波不仅负责诊治患者,包括收集患者病史信息、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完善医疗文书、制订治疗方案,还要负责人员和物资的协调。尽管在20多年的医疗生涯中经历过无数次紧张繁忙的时刻,张立波也直言这次的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新冠肺炎,因为新冠肺炎是一种全新的传染病,存在诸多未知和不确定因素。在隔离三病区,张立波接诊过一名74岁的男性重症患者,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患者一度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情况十分危急。张立波按照最新的操作规范采取无创呼吸机等治疗手段,最终使患者病情趋于稳定。那一天,张立波从早上8点开始上班,一直忙到次日凌晨2点才下班,工作时间长达18个小时。对他来说,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已经成为常态。

已治愈出院5例

坚信定能战胜疫情

2月8日是农历元宵节,也是张立波在市西苑医院隔离病区度过的第12天。截至2月8日,隔离三病区累计收治37位确诊患者,其中治愈出院5例。对于张立波来说,这12天无疑是忙碌、紧张而又艰苦的12天。每一天,都有他身穿厚重防护服坚守的身影,而坚守的背后是他连续数小时的不吃不喝,是护目镜中的汗水、脸上深深的压痕、干裂的嘴唇以及反复汗湿又捂干的衣服……

12天里,最让张立波欣慰的无疑是一例又一例患者治愈出院。他说,新冠肺炎在全国出现了不少死亡病例,其中很多是身患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截至2月8日,十堰未出现一例死亡病例,这对于疫情防控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肯定和激励,也给予大家充分的信心。尤其是越来越多的患者康复出院,告诉大家这个疾病完全可以治好。

张立波介绍,有一位老年患者情绪十分不稳定,经常闹脾气,不吃饭或者晚上不睡觉,经常大喊大叫。每次得知这名患者情绪不稳定,张立波就耐心跟他讲解病情并安抚他的情绪。有一次,患者竟闹着要吃麦片,无奈之下,张立波四处询问,最后在一位同事那儿找来麦片喂给老人吃。

“我们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当客观认识疫情、冷静应对疫情、科学预防疫情,本着对自己和别人生命负责的态度,尊重科学,尊重生命。”张立波说,全社会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