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忘初心,凝心聚力奋楫扬帆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十堰工业新区一景东风轻型发动机有限公司新厂区DT1420变速箱生产线M9T发动机生产线东风商用车动力总成工厂

特约记者 徐春晓

赵尹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张湾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抓好六方面重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一极四区”建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合工业集群。全力支持服务东风板块发展,扶持地方工业壮大。以提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快推进东科克诺尔、东风M9T发动机等项目建设,推动东风辉门发动机部件、东风新能源减速器等项目投产,支持东风富奥、东风林泓等项目技能改造。以集聚新兴产业发展动能为主线,加快东风装备公司4个专业厂搬迁、道达3D打印、元富智能等装备制造项目建设。以争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为载体,全力服务东风越野车、东风商用车发展,加快推进亨兴二期、铁鹰改装、天铭科技等军工配套项目建设,确保新增规模企业20家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家以上、行业隐形冠军3家以上。

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谋划建设高铁经济圈,启动华中(十堰)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快培育数字产业、总部经济、智能网联产业等新业态,推进物流产业发展,引导特色商业街区提档升级,支持社区生活服务业集聚发展,激发创新发展“强引擎”。力争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6家以上。

农旅文特色融合。用品牌做精农林产品,用创意做旺乡村旅游,用项目做强农村经济,着力打造特色品牌、特色村镇、特色景区。加快农产品培育提升、文化资源包装推介与景点提档升级,打造“幸福十堰从张湾出发”系列旅游活动品牌,力争全年旅游接待1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精准发力

聚焦重点谋划项目。抢抓“十四五”规划编制机遇,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积极谋划编制项目,力争总投资2000亿元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35个以上,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力争全年争取国家专项债券资金、中央和省级预算内资金10亿元以上。

提高效率建项目。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创新服务手段,切实破解项目用地难、用工难、融资难等实际问题,力争全年在建项目达到200个以上、新开工项目120个以上。完成区创新创业中心、食品加工产业园、快速通道张湾段等项目建设,启动涵碧楼七星级酒店、百二河六堰片区生态修复、东风装备产业园、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扩建等项目建设。

精准发力招项目。围绕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新经济等“八大产业”资源,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经济圈,瞄准“高大上”旗舰型项目,定向跟踪,精准招商,高效服务。力争全年新引进注册项目40个以上、亿元以上入库项目20个以上。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互联网+政务”“互联网+监管”两张网建设,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推行“证照分离”,实现“持照即可经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实现“拿地即可开工”。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完善民营企业诉求收集办理“直通车”机制,帮助民营企业排忧解难。

创新体制增活力。深化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强化绩效监管,提高预算科学性、约束性。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分类改革。深化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加快区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确保成功发行企业债券。完成78个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新模式。

“产学研”搭平台。完善激励政策,强化要素供给,健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院校支持、市场驱动的产学研机制,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创新链、人才链,确保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各类科技创新中心5家以上、发明专利授权30件以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精准脱贫。坚持产业强农、产业富农,推进产业基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收入。完善“公司+农户”“股金+租金+薪金”利益联结机制,新建电商示范点5个,创建农业市场主体10家以上、规范化合作社60家以上,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100名以上,带动贫困群众长期增收。强化思想教育引导,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打造美丽乡村。着力打造15个美丽乡村示范点、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组组通公路、具备条件村公交全覆盖。启动犟河水环境提升、岩洞沟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实施黄龙、方滩、柏林集镇自来水管网改造项目,提升居民安全饮水保障水平。强化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净化、绿化、美化村庄环境。

培育文明乡风。全面提升村民自治水平,探索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推进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完善村规民约,强化文明创建,持续“扫黑除恶”,遏制大操大办、打牌赌博、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弘扬传统美德。推进城市建设管理

拓展城市功能。推进高铁东站片区与十堰生态滨江新区融合发展,加快七里沟、马家沟、清潭沟等片区综合开发,谋划多区域连片开发,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拆迁安置工作。支持三峡路、快速通道、京东路延长线、江苏路延长线加快建设,着力构建区域交通“微循环”。完成国企“三供一业”物业维修改造,实施9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加快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

保护城市生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加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和破损管网修复,严格落实河长制,持续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扎实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全面掌握污染地块分布及环境风险情况,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执行好长江经济带“三线一单”,坚决保护好堵河张湾段生态环境。

提升城市文明。持续推进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星级创建,扎实落实“路长制”“门前三包”等精细化管理措施,实现创文实测点位任务全落实、问题全整改、指标全达标。积极打造“志愿之城”,持续开展“足印社区·户户走到”行动,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市民对创文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强化民生保障。全面落实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和返乡人员就业创业政策,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抓好社会救助,开展城镇困难职工精准解困脱困,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和帮助。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建成3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

强化公共服务。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规模,推行教师“区管校聘”,严格规范民办教育机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医疗集团建设,巩固提升分级诊疗成效,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持续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新增规上文化企业3家。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持续推进殡葬改革。扎实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启动乡镇、村界限勘界工作。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强化社会治理。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法治张湾建设,完成“七五”普法,深化“长安杯”创建,提升治理现代化、智能化水平。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化解年度存量债务;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消除非法集资隐患;加强社会风险防控,实现重大社会风险100%化解稳控、预警预防。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