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熊应标 王勇 徐金龙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信访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职责使命,闻令而动,勇于担当,实现疫情防控与信访维稳“两手抓、两手硬”,为打赢全市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尽锐出战担使命
党旗所指,行之所向。1月23日全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后,以沈守意同志为“班长”的市信访局领导班子第一时间响应,采取视频会议等形式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省委、市委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全市启动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该局迅速行动,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市委督查专员、市直单位派驻市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干部30余人下沉社区(村),按照市委“帮工不监工、干活不派活、战斗不指挥、帮忙不添乱”的工作要求,迅速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其中,三名县级干部被市委统一安排担任党员突击队队长到社区(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按要求到扶贫联系点郧西县三官洞林区三官洞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其余党员干部职工按所属社区(村)安排,共同做好人员劝导、卡口值守、物资分发等疫情防控及便民服务工作,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充分发挥局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全局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全局在职和退休党员干部及其他非党员干部累计捐款10000余元支持全市抗疫工作,其中孙永梅同志捐款2200元。迎难而上践初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沈守意同志担任茅箭区二堰街办十堰桥村党员突击队队长后,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针对群众反映的辖区防控力量薄弱问题,及时协调增派10余名党员突击队员到岗工作。针对辖区冠城美立方小区少数居民经常走动、借故出入等问题,党员突击队迅速研究落实楼栋封闭、药品及生活物资云配送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小区疫情扩散风险。针对冠城美立方小区防控力量分散、管控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党员突击队积极探索小网格建设,将小区12栋24个单元划分为12个小网格,实行“楼栋长+志愿者+突击队员”模式,将突击队员、下沉干部、栋楼长、志愿者等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管控合力,小区住户流动大幅下降,管控秩序明显好转。针对小区封闭管理后,广大居民特别是独居老人购药、买菜不便等问题,安排专人代购。在沈守意同志的示范带动下,全局党员干部尽心尽力、主动作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民服务解难题,确保党旗始终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党徽始终在战“疫”一线熠熠生辉。冲锋在前显本色
关键时刻,方显担当。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全局党员干部不讲价钱、不谈困难、不分昼夜奋战在一线,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他们以担当作为为党旗增辉添彩。副局长王剑波同志跨区域担任茅箭区武当路街办顾家岗社区党员突击队长,克服种种困难,每天坚持走访重点对象、参与卡口值守、帮扶困难群众。副局长陈劲松和二级调研员江兮冬同志带头示范,配合所在社区抓实疫情防控工作,查对象、测体温、购物资。市政府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办主任李攀同志顾不上才出生、尚在医院留观的孩子,主动承担茅箭区武当路街办铁三处社区党员突击队长重任,24小时坚守在岗。四级调研员、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武豪同志正月初五就踏着冰雪进村入户,访遍全村326户1006人。干部黄晋和在医院上班的妻子正月初三毅然告别家里病重的老人,辗转三百多公里返回十堰,夫妻双双投入战“疫”。其他党员干部主动请缨,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们以铁一般的担当,诠释着信访干部关键时期舍小为大、舍家为国的家国情怀,体现了信访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坚守阵地保稳定
大局稳,人心定,战“疫”胜。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市信访局不忘聚焦主业、坚守阵地,确保特殊时期信访工作正常运转、社会大局平安稳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暂时关闭接访场所、停止接待群众的部署,在局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接待场所发布《致广大信访群众的倡议书》,倡议信访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引导信访群众通过网络、写信、电话等非接触方式表达诉求,畅通诉求渠道。充分发挥信访部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广泛了解、收集疫情期间社情民意,并启动一级研判机制。局督查科甘新明、局办信科孙永梅、局网信中心王军、局综合指导科王公文等业务科室负责人坚持在参与社区防控工作的同时,抽空到单位梳理研判疫情期间各类社会矛盾,并对疫情过后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隐患提出对策,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同时,要求全市广大信访干部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应急备勤、重大事项报告等各项制度,加大对各类网上信访、来信、来电的转送、交办、督办力度,上下一条线,系统一盘棋,确保群众反映的诉求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