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广西医疗队支援郧阳区北京东城区向郧阳区捐赠医疗物资电商工作人员为市民配送生活用品疫情防控志愿者为社区居民代购生活物资

文/通讯员 王

“快,再快一点,多快一分,就少一分感染的机率。”“为了郧阳早日康复,我们吃再多的泡面都不怕,我们值再多的夜班都不要紧。”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疫情发生以来,郧阳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领导运筹帷幄、白衣战士无惧风险、人民警察奋不顾身、社区干部日夜守护,人民群众守望相助,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全区展现出万众一心、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谱写了众志成城、捍卫家园的英雄壮歌!争分夺秒排兵布阵

抗疫就是作战,部署犹如用兵。

兵贵神速。1月21日下午,郧阳区卫健局长赵华报告武汉疫情形势的时候,区委书记孙道军就立当机立断,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迅速成立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下设综合协调、物资保障、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等11个组,连夜制订工作方案。

备战充分,才能临阵不慌——

隔离病室短缺?调!

三天之内,区人民医院改造外科楼一至三楼,将隔离病室从31间增加至117间。在感染科大楼和外科门诊大楼之间架起了一道空中走廊作为医务人员通道。

三天之内,将城郊的柳陂卫生院腾空,征用柳陂客运站、区卫校,作为全区集中医学留观病区,整合床位823张。征用2个酒店134个房间、1个民办医院26个房间,征用区卫校宿舍310间、科技学校宿舍110间、乡镇483间房屋作为备用隔离点。

检测设备短缺?买!

紧急筹集资金730万元,寻求绿色通道购回新CT一台,其他医疗设备,第一时间购回。

口罩、酒精紧缺?造!

区长胡先平协调,紧急引进康荣口罩生产企业,从项目落地到试生产只用了2天时间,24小时不间断,4条口罩生产线全线生产,每天有30万只口罩和5000件防护服从这里下线。区内兵兵药业、长江医药、宏康医药三家药企,开足马力生产防护口罩、医用酒精、84消毒液和中医药用品。

正值春节休假?党员干部带头上!

正月初一,所有干部职工取消假期,走上岗位,等待命令。把创文指挥部转化为城市社区防疫指挥部,精准扶贫指挥部转化为农村防疫指挥部,区委书记孙道军在抓好全面工作的同时,牵头城区疫情防控,其他乡镇由区长胡先平侧重指导。区人大主任坐镇城关镇,区政法委书记主抓城关镇社会面管控。区委副书记坐镇农村防疫组指挥,副区长、公安局长主抓农村社会面管控。区政协主席坐镇毗邻十堰城区、返乡人员多的柳陂镇指导督导,区纪委书记和组织部长分别负责执纪问责督查和抗疫一线优秀干部挖掘,其他区四大家领导到联系乡镇坐镇指挥。

区人民医院是疫情防控定点救治医院,第一时间成立应急指挥小组、专家小组,集结全区感染科医生开展预检分诊、启动发热门诊、开设隔离病房……

全区各级党员干部闻令即动,全员上岗,348个村、社区立即封闭,1063处路口交通管控,构建起区、镇、村、组四级联防联控指挥作战体系。

1月26日(农历初二),早上6:30,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群”里,常务副区长蓝劲松转发中央、省、市各级关于疫情防控的文件精神。上午8:30,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会议室里,区委书记孙道军主持召开疫情形势研判视频会。半小时后,区四大家领导带着指挥部的任务,到各自工作片区调研督导。

“按照14天一个周期,1月24日至2月7日为战略防御期,主要任务是查找武汉返乡人员,查找有发热症状人员;2月8日至21日为战略相持期,主要任务是确诊、疑似病例的密接人员检测清零,疑似病例清零;2月22日至3月7日为战略进攻期,主要任务是社区干净,社会面干净。”抓住关键攻坚拔寨

“救治和阻隔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环节!”

强将手下多精兵,胜战历来从实来。再好的蓝图,再好的部署,都需要抓紧抓实抓细,都离不开落实二字。

“您好,请问你们家有没有人发热咳嗽?有没有近期从武汉回来的人员?有没有与武汉返乡人员有所接触?”城北社区的“楼栋长”燕学勇正在挨家挨户走访。

“一个不漏抓排查”。在城区,依托城市管理指挥部,选派99个包联单位1322名党员干部在82个网格担任楼栋长,与社区干部、网格员组成“城区疫情防控工作队”。在农村,依托精准扶贫指挥部组织体系,实行镇长、卫生院长、派出所长、村长、驻村工作队长、组长“六长合一”工作机制,340支驻村工作队就地转岗,与村两委干部、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村医联合组成“农村疫情防控工作队”。

除夕之夜,民警胡伟没有回家吃团圆饭,值守在汉江大桥头。大年初一,白桑关镇淘沟河村第一书记潘世国顶风冒雪翻山越岭,步行90多公里,通过6道卡口,赶到村里组织抗疫。

“通行的车辆要登记司乘人员信息并做好体温检测!”2月3日一大早,区纪委常委、区疫情防控工作督查组组长李亚东就来到城关镇交通卡口,督导检查交通管制情况。

追根求源,才能斩断病源。仙桃居民刘某从武汉到安阳镇探亲,最先确定为疑似病例,4次核酸检测为阴性,但是与其接触的袁某、尹某先后被确诊,一度陷入病源查找僵局。最后由公安介入,多部位采样核酸检测,及时找到了源头。

这种多部门联合“流调”是郧阳追根溯源的有力“武器”。医疗、纪委、公安、镇村干部组成的25支流调队,第一时间开展流调,24小时内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确保密接人员应查尽查、应隔尽隔。

总结经验,关口前移,把确诊病人的亲密接触者当疑似患者看,把疑似病人当确诊患者看,直接作核酸检测。所有的确诊、疑似、发热病人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信息闭环,这样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第一例病例确诊了!各病室按预案行动!”区人民医院快速反应,感染科主任李胜军,一边按照预案行动,一边给病人扣上面罩。安置病房、吸氧、心率检测、雾化处理,医生护士紧张而又有序地忙碌着。

区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李治玲,年近50岁,带领护士姐妹们战斗在一线。经常接触病人,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作为医护人员,她更知道疫情的危险。“我有经验,我必须上!”穿上严密的防护服,一天下来,衣服都湿透了,脸上是深深的勒痕。“防护服有限,价格也不便宜,如果出来喝水上厕所一套衣服就报废了,我不能浪费……”疫情不退决不收兵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

热血作书,“红心”为印。“生命所系,健康所托,救死扶伤,义不容辞!”区人民医院46名党员把请战书写在纸笺上,也写在病房里。

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胜保及时召开全面分析研判会,研究救治方案,身先士卒每天到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感染科病区等重点部位巡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现场协调解决问题。

王波是普外科业务骨干、住院总医师,这次请战科主任把他安排在预备队。“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王波毅然要求加入第一批支援队。

叶大乡党委书记卢贵昌,大年三十“逆行”去叶大,42天没回过家。研判疫情、走访调研、设置卡点、调集物资、慰问群众……42天来全乡所有村组他都跑遍,所有返乡人员他都清楚,可他不清楚母亲的腿伤究竟怎么样了。

五峰乡双庙村党支部书记王太靓不仅要排查疫情,给村民代办生活物资,每天还要对村里的28户留守老人和13户五保老人进行走访。

“身边的共产党员令我非常钦佩,我渴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请党组织在这场防疫战中对我进行考验……”白桑关镇中心卫生院90后护士王苗,郑重向院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一个党员一面旗,危难之际见初心。疫情期间郧阳区成立临时党支部58个,组建党员突击队415支,1322名干部在网格担任楼栋长,931名驻村工作队员战斗在农村,成为“红色”的疫情“侦查员”、细致的“宣传员”、贴心的“服务员”、快捷的“采购员”,他们用实际行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心中。群策群力决战决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月31日,水利部,北京东城区第一时间电话慰问,捐赠物资。

在疫情最吃劲的时候,广西医疗队来了。“请把我们调到急危重症隔离病区,那里的患者可能更需要我们!”2月13日,千里驰援郧阳区的广西医生放下行李就主动请战。

2月27日,经过24小时行程1370公里,满载着南国之爱的4辆重型货车,将广西昭平县捐赠的70多吨大头菜、沃柑等优质蔬菜和水果送达郧阳区。

不曾谋面,远隔千里,广西省柳州市柳南区捐来100万元……

郧阳内外,踊跃捐款,梨花村酒厂50万元、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20万元、民族建设集团20万元……

90岁高龄的离休干部陈玉锦捐献爱心款2000元。一位不愿意留名的老奶奶,请志愿者代替自己捐款500元,被婉拒后她哭了:

“国家有难,就让我也尽点力吧!”

“若有战,召必回。”疫情当前,400多名民兵重燃战斗激情,第一时间集结,在长沙路、郧阳南互通、红岩新村,为人民筑起了一道外防输入的

“钢铁长城”。

青曲镇曲远河村王勇、权静夫妇看到值守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吃泡面喝冷水,主动为他们免费送餐。

村医叶发国一家,上至82岁老父亲,下至刚刚结婚不久的小儿子,全家六口“兵分三处”战疫情。

区一中老师变身网络直播给学生们远程教学,实验中学老师鲁剑开通心理咨询热线,90后辅警朱成祥为战疫情推迟婚期,区作协为战

“疫”深情歌咏……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春耕生产关乎生计。4月20日,春风和煦,柳陂镇沙洲村民郝良玉正在田间忙着栽种辣椒和番茄苗。“农时不等人呀,我现在地膜栽种,要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全区农民在

“三员三长”的指导监督下,一刻不停、一天不误、一丝不松,开展春耕生产,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

截至目前,全区255家企业全面复工复产,重现

“满负荷”状态,生产有序开展。2月17日以来,郧阳区已连续两个多月无新增确诊、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全部清零,万人感染率居全市最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