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用系统化思维打好疫情防控竹山保卫战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

竹山县委、县政府领导深入一线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为居民代购生活物资。茶农抢抓农时栽植无性系茶苗。每日测量福利院等单位老人的体温,实现集中供养管理人群无一人感染。嘉麟杰服饰公司转产防护衣竹山县毗邻陕渝,总人口46万,常年外出务工近10万人,去冬今春从武汉返乡15470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紧盯阻隔和救治两大关键环节,推进筛查甄别、小区(村)封闭管理、公共区域管控三个全覆盖,系统化落实落细各项防控举措,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3月4日下午17时,全县连续20天无新增病例,35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在十堰率先实现“三清两无”目标,即确诊病例“清零”、疑似病例“清零”、密切接触者“清零”,确诊病例“无死亡”、医护人员“无感染”,并被评估为低风险地区。

闻令而动,尽锐出战,织密扎牢责任网。坚持用系统化思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健全闭环运行的作战体系。建立协同高效的指挥体系。成立县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设一办十三组,完善主要领导负总责、其他县级领导分片督导和领导乡镇疫情防控、各部门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坚持每天一碰头、两天一调度,先后召开5次县委常委会会议、25次县疫情防控指挥部会议,及时传达贯彻上级最新文件和会议精神,部署推动防控工作。坚持全县一盘棋、上下一条线,发布32个指挥部令,通过视频调度形式第一时间将指令落实到作战一线。建立一贯到底的行动体系。健全县委统一领导、指挥部牵头抓总、乡镇组织实施、部门各负其责、村级狠抓落实的组织体系,从1月23日起全县所有党员干部取消休假,统筹运用县直单位干部、镇和村(社区)干部、疫情防控工作队、“两代表一委员”、无职党员力量,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下沉到村(社区),在基层党组织统一领导下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把责任压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点位、每一个人头,把每一天作为战斗打响的第一天,把每一刻作为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全力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建立跟进督导的问责激励体系。按照“一区四组”督导方式,狠抓工作落实,把全县17个乡镇划分为城区和四个片区,由5名县级领导牵头分片督导,发现问题,及时交办,当天整改。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牵头成立9个督导检查组,对作风不实的按照“十个一律”严肃追责问责,对表现突出的及时表扬激励。

外防输出,内防扩散,坚决阻断传染源。坚持把排查、预警、监测作为关键措施,守住村(社区)第一道防线,全力阻断传染源和疫情传播。严封控。1月24日起全面“封城”,全县规范设置276个交通卡点,其中出界卡口19个,均由乡镇干部、民警、医生和值班人员24小时值守,落实体温监测、环境消毒、登记劝返,保障6类车辆、6类人员通行,坚决守住离竹离鄂通道。1月31日起实行小区封闭管理,2月20日起落实最严格的24小时管控,全面推行生活物资集中代购、统一配送,做到干部多跑腿、群众不出门。同时,加大滞留在竹山的外地人员服务保障,加强福利院、养老院、精神病院等特殊场所管理,对特殊困难群体开展

“敲门”行动,安排专人每天探视,及时提供必要帮助。全排查。从1月23日起,全域筛查武汉返乡

(经停)人员,对有发热、咳嗽症状人员进行隔离观察治疗。在此基础上,从2月8日起,城区、农村分别按照创文和扶贫工作机制,把创文志愿服务队、精准扶贫工作队就地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队,以小区、村为作战单元,网格化、地毯式开展全民体温监测,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断一天。强预警。公开发布三批

“疫情高风险预警社区”名单,把出现疫情的村

(社区)划为

“疑似病例管控区”和

“确诊病例管制区”,实行分区分类管理,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专人专班落实24小时封闭管理,起到了

“发现一例、警示一片”的效果。积极开展无疫区创建,目前全县创建无疫乡镇16个、无疫村(社区)218个、无疫单位284家。

关口前移,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救治率。按照“四集中”要求,做到“四类人员”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检尽检、应治尽治。备足收治场所。确定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预备救治孕产妇及0-6岁儿童患者)2家定点救治医院,将县人民医院西沟院区作为确诊病人隔离治疗点、县中医医院新院区作为备用救治院区。全县准备确诊病例救治床位146个、疑似病例治疗病室70间,床位比1:6.2,高于全省1:1.5要求;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场所15个、房间876间,床位比1:25,高于全省1:5要求。用好医疗资源。投入医务人员2054人(其中承担发热预检、分诊、化验等1374人,承担流调消毒680人),组建15人医疗救治专家组、5支50人医疗专家队和2支8人乡村医疗巡回指导组。用好广西对口支援医疗队、国药东风总医院资源,通过专家指导、技术下沉、远程会诊等方式,对无法排除的发热病人实施核酸检测,实施中药治疗,提高诊疗水平,增强救治效果。扩大流调范围。按照100%溯源要求,抽调公安、卫健、疾控等部门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对所有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回头看”,同时将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纳入重点人员管控范围,每天体温监测、中药预防,确保发现异常、及时收治。加强跟踪管理。压实村(社区)干部、医务人员、体温监测人员责任,对武汉返乡(经停)人员严格落实每天2次体温监测,对所有治愈出院、留观解除、疑似和发热排除人员均落实再留观14天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留观14天回家后,密切监测至全省疫情解除。

应急谋远,综合施策,切实增强保障力。统筹“两个战场”,在打好一线阻击战的同时,坚决打好后勤保障战。强化宣传保障。坚持把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舆论宣传主基调,通过电视、广播、村村响等,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防疫知识和一线典型,凝聚了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正能量。强化物资保障。通过多方采购、争取支持等,全力保障物资供应。依托“云菜通”、京东、天猫等,实行线上点单、线下配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严格采购、捐赠物资“专业管理、保障急需、专物专用”,优先保障一线医护人员防护需求。按照“三个一批”要求,仅用3天办齐各类手续,支持嘉麟杰公司转产,2月8日开始生产防护衣,目前已有350名员工复工,日生产防护衣1.2万件,有效缓解防护物资紧缺,并向兄弟县市区捐赠防护衣1万件,为全市战“疫”贡献竹山力量。强化法治保障。坚持依法防疫,鼓励群众举报涉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线索,严厉查处疫情防控期间十类违法犯罪行为。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积极防范疫情防控期间各领域风险,健全完善预案体系,及时化解矛盾、消除隐患、遏制苗头,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强化发展保障。按照党中央部署和省市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全县四类

“必需”企业复工复产24家。根据疫情程度,分片区、分村组、分产业制定防控规范,稳妥有序组织春季农业生产。全面摸清农民工数量、技能和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用工对接,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撰稿:竹山县委政研室竹山县委宣传部 摄影:张华魁杨守保朱本双袁明赵文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