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米高个竟和垂体瘤有关
日前,记者在太和医院神经肿瘤中心病房见到了26岁的赵俊,身高2.07米的他将病床占得满满的。
赵俊是竹山人,目前在惠州工作,最近因在岗位上突然晕倒,送医查出其颅脑内长有一个垂体巨腺瘤。更让他想不到的是,目前2.07米的身高也和这个肿瘤有关。此前,他一直认为个子高是受母亲遗传影响。
在父亲的陪伴下,赵俊从惠州赶回十堰,专程找到太和医院神经肿瘤中心秦军主任就诊。经复查,赵俊颅脑鞍区长了一个直径4厘米的垂体巨腺瘤,且已经压迫到视神经,周围血管也受压移位。据赵俊自述,其左眼视力明显下降,但未在意。
赵俊的大个子为何与垂体巨腺瘤相关?秦军介绍,长在鞍区的垂体巨腺瘤造成生长激素异常增高,因此,赵俊身高异于常人。同时,其肥大的脚趾、耳朵、鼻子也是垂体巨腺瘤的表现。别看他个子高大,但心肺功能、包括射血分数等指标却低于同龄健康人群,如果不及时手术,随着瘤体越长越大,最终会过早死于心肺衰竭。
医生经鼻腔精准取出肿瘤
明确诊断后,秦军为赵俊制订了科学缜密的手术方案。
“垂体瘤长在脑部核心区垂体窝,旁边密布颈内动脉、视神经及重要神经血管,且患者肿瘤已经压迫到视神经和颈内动脉。”秦军说,利用人体天然通道鼻腔入路手术,可以有效避开颈内动脉和神经密集区,创伤相对较小,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月14日上午,秦军带领团队为赵俊实施手术,该院麻醉科主任王贤裕教授亲自实施麻醉。手术室里,秦军经赵俊的鼻腔入路后,持手术器械依次打开鞍底骨质、鞍底硬脑膜、肿瘤包膜等,最终将肿瘤击碎取出,整个过程不到一个小时。手术干净利落,在全切肿瘤的同时,未伤及病人神经、血管,鞍膈也未出现破损,未出现一丝脑脊液渗出。
术后第二天,记者在病房看到,赵俊神志清醒,视力恢复良好,无不适症状,能正常和人交流,对医生的精湛手术深表感谢。
术后3天复查磁共振显示,赵俊颅脑内的垂体巨腺瘤得到全切,再康复休养几天便可出院。
身体出现异常及早检查治疗
秦军介绍,脑垂体长在大脑底部,能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泌乳素、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各类激素,来调控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各种生理活动。脑垂体腺瘤则是发生在垂体的肿瘤,它会造成激素的异常分泌,导致身体生理变化。
垂体腺瘤发病率在颅内肿瘤中排第二位,其不仅会压迫视神经造成视力下降,还因分泌的过量生长激素造成患者全身多系统损害,尤其对患者心血管及骨关节系统影响明显。若垂体腺瘤继续长大,轻则导致视力下降、眼睛失明,重则引起头痛、呕吐、昏迷乃至死亡。
秦军表示,肢端肥大是垂体巨腺瘤的一个显著症状,如发现脚越来越大、颧骨变凸、额头变宽、声音越来越低、手指变粗、皮肤变糙,特别是年轻女性有不明原因停经、分泌乳汁,男性莫名性功能下降,要警惕是否是垂体腺瘤导致,应及早进行磁共振检查,确诊后需尽快手术。
据悉,太和医院神经肿瘤中心自2019年4月成立以来,每年开展垂体腺瘤手术超过150例,和省级医院相当,已成为一项常规开展的颅底外科手术,取出的肿瘤中,直径最大的达到6厘米。该中心垂体巨腺瘤全切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复发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手术效果深得省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赵俊术后恢复较好,向医生秦军表示感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